[續大師之作上一小節]作爲形式上的武俠小說,金大俠對武功招式,武打過程也有精湛獨到的描寫。他將每一招武功都安上了美妙動聽,充滿詩情畫意的名稱,而且將各種稀奇古怪招數的動作細節介紹得一清二楚。就像電影的蒙太奇效果,精彩的鏡頭層出不窮,一個套一個,一環扣一環,讀來津津有味。
在金庸的每一部作品中,都穿衆多武打場面,真是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而且無一雷同。每一回的場景、人物、動作、表情均交代得細致入微,充滿了現場感。再加上慢鏡頭的捕捉和讀者想象力的再創造,絕對要比
眼目睹還要精確,當然也更具美感。這也許與金庸曾拍過電影,當過編劇導演有關。
更絕的是,金庸不僅寫出了動作,還能在描繪“打”的同時,刻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絕妙的武術和武打者的情緒格盡顯其中。這樣的鏡頭在書中不勝枚舉,信手翻開,無不如此,真看得人興趣盎然,有美不勝收之感。這種寫作手法,對于傳統的武俠小說,確是一個大大的突破。
金庸描述武功時,還喜歡將武術的演示技巧與武打人物的內功修爲寫得層次分明。尤其是高手過招的情節,那種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見一山高的意境,讓金庸表達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
尤爲難得的是,金庸常常將佛法、道教原理,以及中傳統哲學溶入武功中去。寫出了那種大地萬物溶爲一
高妙境界,那種凝神靜慮,心如上
,頭腦豁然開朗,眼前一片空明時的神奇力量,將東方理想中的天人合一的神韻抒發到了極點,教人爲之心動。
更令人折服的是,金庸還深通音樂和舞蹈。小說中,瑤琴古筝,長蕭鐵笛無不成爲武器,音樂之聲也可發出武功,釋放出能量,或致敵死命,或治病救人。比劍試刀,拳掌相交中,無不蘊含著優美的舞姿造型。充分現了靜中有動,柔中帶剛的中
民族舞蹈和音樂的神髓,美倫美奂,實在高明。
然而,金庸作品中的武功之所以那麼吸引人,也許最根本的還在于他把握住了生命的律動,悟到了自然的節奏。他將這些以及中
人對人生的理解,對生活的熱望全都傾注于那一招一式,一縱一躍之中。因而他筆下的武功才充滿了靈氣,充滿了詩意,充滿了象征。金庸自己就承認,他的武功名堂,許多都源于四書五經,唐詩宋詞,靈感均來自博大精深的中
傳統文化。
變幻莫測,神奇曲折,懾人心魄,引人入勝。
金庸小說的情節布局,也是非常值得稱道的。有人評價說是“合乎情理,出乎意料”,可謂一針見血。
金庸小說的開頭,大抵都神秘懸疑,將讀者的好奇心大大激起。例如《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等等,一開場,奇怪的事件一樁接一樁,令讀者如置身雲裏霧中,方向難辨。一直追下去,才一層又一層地揭開事實真相。讀進去之後,故事不斷發展演繹推進,情節更加複雜離奇,矛盾疊起,懸念重生,沖突加劇,一波三折,更看得讀者仿如置身其間,心不由己,慾罷不能。最終或真相大白,或懸而不決,或不了了之……看完了不是讓人擊掌叫絕,大呼痛快,就是教人意猶未盡,遺憾不已,總之只恨書太短。
金庸極能渲染詭谲神秘的氣氛,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都能從容寫來,直看得人毛骨悚然,拍案稱奇,只道天下竟有這等怪事。如《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夜過浙閩交界廿八鋪和誤入西湖底深身陷地牢;《連城訣》中土豪萬震山午夜夢遊砌牆;《飛狐外傳》中程靈素帶胡斐人師兄姜鐵山薛鵲的鐵鑄圓屋,見到他用大鐵鍋蒸兒子姜小鐵;《射雕英雄傳》中江南七怪和郭靖,在塞北高
上遇見黑風雙煞和骷髅頭陣;還有令金毛獅王謝遜發瘋的冰火島,布滿八卦迷魂陣的桃花島,黑木崖上東方不敗的花園小屋等,情節景物的描繪,無不怪異突兀,鬼氣森森,使人不寒而栗,讓讀者産生出一種恐怖的快感,好奇心頓增。
金庸還特別善于描寫秘境絕景,使情節的發展更加不可思議,奇突起。如大漠風沙、巨雕惡狼、冰雪連天、茹毛飲血的戈壁荒山,柳暗花明、蓮葉輕舟的江南
鄉,佛法莊嚴的廟宇道觀,枯藤老樹的深山古刹,與世隔絕的桃源仙境,精悍蠻荒的異族部落,人迹罕至的雪
冰仞,……還有那些虛無缥缈的仙山瓊島,神秘深幽的山谷地洞,再加上離奇古怪的邪教活動,以及驚人刺激的怒海群鲨,等等,等等,簡直是匪夷所思,神來之筆。金庸的想象力之豐富,無人能出其右,所以總令人讀得陶醉其中,歎爲觀止,眼界大開,非常過瘾。
二十世紀的中小說,讀來讀去,還是金庸。
《大師之作》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中國現代人物傳記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