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鐵血丹心第2小節

鐵血丹心

第2小節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續鐵血丹心上一小節]一詞以及詞中之義逼得無地自容的人。

  不過,這一次點醒他的是另一個大仁大勇的人——洪七公。

  洪七公是當時與東邪、西毒、南帝齊名的北丐,他們武功超群,在江湖上名堂響當當。但東邪黃葯師行爲怪僻,雖然出自憤世嫉俗,心中實有難言之痛,但自行其是,從來不爲人著想,人所不取。西毒歐陽鋒作惡多端,邪魔外道,那是人神共厭。南帝段皇爺慈和寬厚,若是君臨一方,原可造福百姓,但他爲了一己小小恩怨,就此遁世隱居,亦算不得大仁大勇之人。只有北丐洪七公帶領丐幫行俠仗義,扶危濟困,才是當今武林的第一人。

  是以當這位武林第一人去訓斥裘千仞,裘千仞才會如醍醐灌頂,羞愧莫名,恨不得一死了之。

  洪七公又道:“裘千仞,你鐵掌幫上任幫主上官劍南何等英雄,一生盡忠報guo,死而後已。你師父又何嘗不是一條鐵铮铮的好漢子?你接你師父當了幫主,卻去與金人勾結,通敵賣guo,死了有何面目去見上官幫主和你師父?你上得華山來,妄想爭那武功天下第一的榮號,莫說你武功未必能獨魁群雄,縱然是當世無敵,天下英雄能服你這賣guojian徒麼?”

  這番話只把裘千仞聽得如癡如呆,數十年來往事,一一湧上心頭。想起師父素日的教誨,後來接任鐵掌幫幫主,師父在病榻上傳授幫規遺訓,諄諄告誡該當如何愛guo愛民,哪知自己年歲漸長,武功漸強,越來越與本幫當日忠義報guo,殺敵禦侮的宗旨相違。陷溺漸深,幫衆流品日濫,忠義之輩潔身引去,jian惡之徒蠡聚群集,竟把大好一個鐵掌幫變成了藏汙納垢,爲非作歹的盜窟邪薮。一擡頭,只見明月在天,低下頭來,見洪七公一對眸子凜然生威的盯住自己,猛然間天良發現,但覺一生行事,無一而非傷天害理,不禁全身冷汗如雨,歎道:“洪七公,你教訓得是。”轉過身來,縱身便往崖下跳去。

  真正的英雄不是那麼容易當的,威武骁勇如成吉思汗,依然爲人诟病;武功高強如裘千仞,甚至連革心洗面的機會都難尋。

  真正的英雄又是不那麼難當的,只要你有一顆愛guo愛民之心,一生行俠仗義,勉力爲之,即使暫時正不壓邪,人們也會給你豎起大拇指,謂:真大英雄也。

  這看似矛盾而悖理的結論,正是金庸在《射雕英雄傳》裏給人最大的啓思。

  《射雕英雄傳》的整個故事架構根本就是“華山論劍更論英雄”。

  大漠只不過是虛寫,華山才是實寫。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老頑童,全真七子,江南七怪,黑風雙煞,以及東邪門人,漁樵耕讀,還有這個幫,那個幫,一幹人等,或正或邪,或善或惡,或癡或怪,等而下之,全是爲了華山論劍而聚到一起。不是冤家不聚頭也好,英雄惜英雄也好,最後的歌與歎笑與哭都凝結在華山之巅。

  華山在五嶽中稱爲西嶽。天下名山之中,數它最爲奇險無比,也數它最多激動人心的故事。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

  話說一位陳抟老祖,生于唐末,中曆梁唐晉漢周五代,每聞換朝改姓,總是愀然不樂,閉門高臥。世間傳他一睡經年,其實只是他憂心天下紛擾,百姓受苦,不願出門,及聞宋太祖登基,卻哈哈大笑,歡喜得從驢背上掉下來,說道天下從此太平了。宋太祖果然仁厚愛民,天下百姓確實休養生息了一陣子。

  華山就是在這時候,成爲陳抟老祖與宋太祖兩人的賭注。他們兩人在賭棋亭上奔棋,宋太祖賭輸了,從此華山上的土地就不須繳納錢糧。本來就是一座名山,現在更爲聲名大噪,竟成了心憂天下者之所居。

  但金庸不大喜歡這個故事,他借書中人物之口,批評了陳抟老祖雖是高人,但爲憂世而袖手高臥,卻並非仁人俠士的行徑。

  所以,他自己另辟躁徑,重構了一個充滿著俠義之氣、豪邁之情的華山故事。

  這裏面,有著高大完美的理想人格的典範:他們是以guo家、民族等大義的利益爲本位的,他們的事業、目標,正是爲了guo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他們不一定是當世第一高手,但他們的人品氣度及言行舉止,一定會爲天下人欽佩。

  華山論劍論的不僅是劍,論的還是人品。

  華山在此其時也,就如一座大熔爐,多少豪傑都從中瀝煉。

  孰優孰劣,孰高孰低,孰先優後劣,孰先低後高,華山之巅一一數分明。

  始是華山論劍,終還是華山論劍,兩回華山論劍,都造就了一批英雄豪傑。但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lang推前lang,後一回的華山論劍,才是《射雕英雄傳》的主要題旨。

  雖然上一次華山論劍的俠烈肝膽,遺風不絕于縷,但畢竟是“俱往矣,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

  爲guo爲民,俠之大者,始自華山論劍第二回合。

  自古名山出英雄,華山與俠士,在金庸的筆下可謂是相得益彰,相互輝映。

……

《鐵血丹心》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中國現代人物傳記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