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之大全
集情之大成
《神雕俠侶》之中,美女如雲。首先不能不談談小龍女。
金庸寫小龍女,寫了一種理想,一種夢幻。她曾經活在我們年少的心中,也隱隱地也活在我們年老的心裏。她永遠那樣年輕,時間與空間不能規範她。她像雲一樣飄逸,像風一樣輕盈,像一樣柔和,永遠是一個女孩子。
金庸寫小龍女,奉獻給讀者的只是一種詩的意境,她是超越于現實塵世的尤物。她獨來獨往,她玄靜透澈,她幽深安詳。如同《莊子》中說的:藐菇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倬約若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邀遊于四海之外……”
歸根到底,金庸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位“永恒的精神戀人”形象。這樣的形象,在中文學中,除了小龍女,暫時還想象不出第二位。
馬克·吐溫的一篇散文《我的精神戀人》,可能是關于小龍女這個形象最好的注腳:
我第一次遇見她時,我十七歲,她十五歲。是在夢中。不,不是相遇而是從後面趕上她的。那是密蘇裏的一個小村子,我從前沒有去過,除了做夢之外在當時也沒去過。我走過一座有木欄杆的木橋,橋上到扔著一捆一捆的幹草,十分雜亂。她在橋上,在我前面四五步左右;片刻之前,我和她都不在這橋上。……
我記得這一切,也記得那個女孩,她走路的樣子,她一身穿著。剛開始,我在她後面五六步遠,頃刻間我就到了她身旁——我既沒有走動也沒有滑行,就這樣到了她身旁,移動是不顧空間的。我注意到了這一點,卻不驚奇,看來這是一種自然的過程。
我在她身旁。我摟著她的腰,把她拉攏一點,因爲我愛她。我雖然不認識她,但覺得我的行爲是自然而正當的,我毫不疑惑。她不驚訝,不爲難,也沒有生氣,而是摟著我的腰,擡頭望著我,臉上露出愉快的歡迎表情。
十年之後,我在另一個夢中找到了她。我又是十七歲,她依然是十五歲。……
十年前,她很美麗,現在依然美麗,那少女的活潑、溫柔和天真,仍然如舊。以前,一雙藍眼睛,一頭柔軟的金發;現在是黑頭發,深褐的眼睛。這種不同,我注意到了,但這並不說明變化。對我來說,她確實依然是從前的她。我沒有問一問那座木橋是怎麼回事,也未必去想過吧。我們生活在一個單純、自然、美麗的世界裏。這裏發生的一切事都是自然的,適當的,不受意外的事的幹擾,也不受任何驚奇的幹擾,所以不必作解釋,對解釋之類也不感興趣。
在我認識我的夢鄉戀人的這四十四年當中,一般兩年夢見她一次,多是幾瞥。盡管她非常喜歡打扮,頭發和眼睛變得叫人不敢認,但我一眼就能認出來。她總是十五歲,樣子像是十五歲,動作也像是十五歲;我總是十七歲,連一天也沒有長大過。在我眼裏,她是個真人而不是虛構的,溫柔而天真,跟她交往是我一生最美好最令人舒暢的經曆之一。
小龍女遭到尹志平汙的情節,引起一些讀者的不滿,這樣冰清玉潔的女孩,怎能有如此遭遇。這個情節引起的心靈震撼有點像《紅樓夢》中妙玉的結局。妙玉在小說的前半部,潔身自好,連一般人喝過的茶杯都要扔掉,像一朵高潔的蓮花,像深谷的幽蘭。但是,在小說後半部,她卻爲強人所汙,不知所終。
讀者讀到此,作者寫到此,大約都是懷著無可名狀的悲哀的。美在生活中無法持久,脆弱如嫩枝,大風一吹就折斷。美麗的一切都如鏡中花,如中月,如夢如幻。
也有讀者認爲後來小龍女不該複出。其實,小龍女複出與不複出又有何妨,不論怎樣,她只能是我們心中的小小秘密,永遠藏在我們心中的最深,像深藏著一個夢,一段最珍貴的往事一樣。
郭襄也代表著一個夢,一個帶著人間煙火氣息的夢。
郭襄也是一身仙氣,卻是人間仙氣,而非仙女下凡。
她在書中的最後幾章才出現,似乎可有可無,但如果少了她,全書將大爲減。
她無疑是《神雕俠侶》中最爲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之一。
小龍女令人傾倒,但她清淡絕俗,幾慾透明,只可遠觀,不可近摩;但郭襄卻小小年紀,已是明麗俊美,頗具超逸不群之氣,令人觸之可,可愛非常。
她和楊過幾成隔代之人,卻有相同的神韻。她外號叫“小東邪”,和黃葯師、楊過等同爲“邪派人物”。楊過古怪孤僻、出人意表的格,與我行我素的小東邪的氣質正好相合。
我們正爲郭靖和黃蓉傷感呢,生了一個郭芙,千萬寵,寵出一個“大頭佛”。郭芙空有黃蓉的美貌,卻沒有郭靖的質樸、堅忍與敦厚,
生慣養,不知天高地厚,到
闖禍不說,更缺乏一點寬容與善良。不僅在一怒之下砍掉了楊過的手臂,還不分青紅皂白地用銀針刺傷了正在療毒的小龍女,致使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經曆了那麼多的劫難與曲折。所以在書中,作爲一個還算重要的人物,郭芙並不討人喜歡。
而和郭襄一胞雙胎的郭破虜,倒是承襲了父的憨厚魯鈍,但孩子心
卻一直未減,亦只能算是一個笨頭笨腦的孩子。
好在還有一個郭襄穎而出。有人曾去推想作音塑造這個人物的用意,也許是意慾和郭芙作一對照,也許是不想傷了郭靖和黃蓉之心,使他們的三個兒女中畢竟有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
其實更主要的是,金庸希望在腥風血雨,殺氣沖天的武林世界中把握一個純真的形象,一個可可愛可歎的少女。這在金庸的人格理想中占著相當大的比重。他把郭襄刻畫成作品中最渾璞去琢的一個人物,代表著一切未知,代表著光明與希望,自有其深意在。
郭襄對楊過芳心可可的複雜情愫,也是作品中最動人的篇章。合郭靖、黃蓉之美成來起來的她,從小就傾慕“神雕大俠”。一旦碰上了,又發覺他們之間的生命氣質是如此的相同,不禁讓她大喜過望,追隨不舍。
她喜歡楊過,但又不僅是因爲兒女之情,更多是因爲英雄崇拜情結以及情相近的緣故。她是那麼盼望楊過和小龍女重聚,
襟坦蕩,絕不藏私。
及至楊過露了真面目,並在她生辰那天“送了她三份大禮”:
一是殲滅了兩千蒙古大軍;
二是火燒蒙古軍糧;
三是送了達爾去揭穿霍都王子想當丐幫幫主的計。
本來,這是楊過總歸要做的事,但小姑娘偏偏認爲楊過是爲她而做的,是給她的生日賀禮。一念至此,從今而後,海闊天空,山長遠,除了楊過,還有誰能占住她的心呢?楊過終于和妻子團聚了,並攜手遠飄,歸隱林泉。郭襄祝福他們,自己卻終身不嫁,乃至做了峨嵋派的開山祖師,……
《美女如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