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金庸訪問記上一小節]方都有缺憾,看看是否可以。另外我還有一個嘗試,就是《天龍八部》的喬。其他小說男主角的武功都是一步一步練起來的,唯獨喬
卻好像天生武功便是這樣好。有些讀者來信問爲什麼。我的回答是:求變。就是不想每一部小說男主角的發展過程都是一樣。所以關于喬
的武功來源,也就不講了,就讓他好像生來便是如此。
林以亮:還有《倚天屠龍記》,我也有一點感想。譬如本來我們一直以爲是反派的趙敏,結果原來是正派的。我們一直以爲是正派的周芷若,最後竟又是反派的。這種安排,算不算又是故意自己爲自己出難題呢?
王敬羲:目前連載的《笑傲江湖》也是。那個君子劍嶽不群,起先大家都以爲他是個正人君子,後來才發覺他原來是個大壞蛋。這是不是你想通過這樣的安排,來表示你對人生的一種看法呢?譬如說,最初大家以爲很好的,可能會變得很壞,最初大家都有一個壞印象的,到後來也可能覺得他很好,諸如此類。
金庸:是的,不過關于這一點,《倚天屠龍記》與《笑傲江湖》有些不同。《笑傲江湖》與另一個長篇《素心劍》(即《連城訣》)反而有點相像,都是寫一個師父本很壞,不過他掩飾得很好,後來才慢慢顯露出本來面目。《倚天屠龍記》我要寫的卻的確是我對人生的一種看法,想表達一個主題,說明這世界所謂正的邪的,好的壞的,這些觀念,有時很難區分。不一定全世界都以爲是好的,就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全世界都以爲是壞的,就一定是壞的。所以在《倚天屠龍記》裏我本來寫一個魔教,後來卻對他們同情起來,而所謂正派的人物,也不一定真的很正派。我想寫的跟其他武俠小說有點不同的就是:所謂邪正分明,有時不一定那麼容易分。人生之中,好壞也不一定容易分。同時,一個人由于環境的影響,也可以本來是好的,後來慢慢變壞了,譬如周芷若。而趙敏,則是反過來,本來壞的,由于環境,後來卻變好了。這跟《笑傲江湖》不同,《笑傲江湖》的君子劍本來就是僞君子,不過他掩飾得很好而已。就是在你的武俠小說裏,那些武術派別、武術招式的來源。當你自己設計的時候,也有動作配合沒有?抑或只是一種文字上的遊戲?譬如“神龍擺尾”這一招,夏濟安先生對他的學生說過,拿粉筆向後面一摔,就是“神龍擺尾”。這是說笑話啦。你自己設計的時候又是怎樣的賄沒有像武俠片那樣,也有一個武術指導呢?
金庸:關于武術的書籍,我是稍爲看過一些。其中有圖解,也有文字說明。譬如寫到關于拳術的,我也會參考一些有關拳術的書,看看那些動作,自己發揮一下。但這只是少數。大多數小說裏面的招式,都是我自己想出來的。看看當時角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動作,就在成語裏面,或者詩詞與四書五經裏面,找一個適合的句子來做那招式的名字。有時找不到適合的,就自己作四個字配上去。總之那招式的名字,必須形象化,就可以了。中
武術一般的招式,總是形象化的,就是你根據那名字,可以大致把動作想象出來。
林以亮:我還有一個印象。在你的武術小說裏面,有好些因素,都是中的舊小說裏面不曾有過的,譬如把現代西方偵探小說的技巧,也運用武俠小說裏面去。這裏我不妨舉一兩例。一個是《射雕英雄傳》,譬如起先好像東邪下毒手殺人,到頭來卻是西毒下的毒手,而一路下來,不但郭靖給瞞過了,連讀者也是疑信參半,最後才揭曉。第二個例子是周芷若,起先讀者都以爲她是正派,最後揭曉才知道她是反派。不過關于周芷若你剛才也解釋過,那是故意表明環境可以使一個人變好或變壞了。第三個例子就是《笑傲江湖》的聾啞婆婆,起先大家都不知道她是誰,最後揭曉才知道原來是儀琳的母
。這些,我都覺得你好像是受到了一點西方偵探小說的影響。
金庸:不錯,偵探小說我一向都很喜歡看。偵探小說的懸疑與緊張,在武俠小說裏面也是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寫武俠小說的時候,如果可以加進一點偵探小說的技巧,也許可以更引起讀者的興趣。
林以亮:那麼現代西方的偵探小說作家中,你最喜歡的是誰?
金庸:阿加莎·克裏斯蒂,她的小說我差不多全都看過。我覺得她比較智慧,推理很好。你也喜歡她嗎?
林以亮:克裏斯蒂我也很喜歡的。那麼法的偵探小說譬如西梅農的,你也喜歡嗎?
金庸:法的偵探小說我看的不多,不過我覺得他們好像很喜歡在偵探小說裏面加多一點別的因素,那反而不大像偵探小說了。
林以亮:由偵探小說講起,我想其他文學作品,你平日看過的當然很多啦,你最喜歡的作家是誰?
金庸:喜歡的都是與本行有關的,譬如司各特、大仲馬。他們在英文壇、法
文壇,地位都不高,但我個人卻最喜歡看這類驚險的,沖突比較強烈的小說。還有史蒂文生,也喜歡的。他們的作風,對我特別有吸引力。
林以亮:你受誰的影響最深?
王敬羲:當然是集大成者。
(衆笑)
金庸:開玩笑,不敢當啦。
林以亮:也許是自己悟出來的。
(衆大笑)
金庸(笑):這樣就不敢講下去了。其實,武俠小說雖然也有一點點文學的意味,基本上還是娛樂的讀物,最好不要跟正式的文學作品相提並論,比較好些。不過老朋友一起談談,也無所謂。
林以亮:剛才你說,看以前的武俠小說,最先看《荒江女俠》、《江湖奇俠傳》,後來看白羽,那麼還珠樓主呢?你喜歡他嗎?
全庸:還珠也喜歡的,他的想像力很豐富,不過他的文字我卻不大喜歡。
王敬羲:是不是還珠受舊小說影響太深了?
金庸:也不是,舊小說也有文字很好的。主要是他的文字太羅嗦了,有時一句句子,可以寫整整一頁,這些我都不喜歡。
林以亮:當時我們在內,看武俠小說,總分爲兩派,一派是白羽派,一派是還珠派。大家就在那裏爭論。我個人比較喜歡還珠,不喜歡白羽。白羽是想走魯迅的新文藝路線,走不通,才改行去寫武俠小說的。還珠的缺點不錯是拖得太長了,稿費的關系,我想(衆笑)。譬如《蜀山劍俠》,就拖得太長。倒是幾個短的,很不錯,譬如《雲海爭奇記》就比較完整。
現在,再回到你自己的小說上面去。你由開始寫武俠小說到現在,長篇的一共也寫了幾部到十部啦,你自己最喜歡哪一部?但在你回答之前,我要先給你限定一個範圍。因爲,譬如當你訪問一個導演或者一個男演員、女演員的時候,你問他們最喜歡自己哪一部戲,他們總是說,最……
《金庸訪問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