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新聞文學一戶牖上一小節],只想到小說的讀者,電視的編劇應該想到電視對觀衆的影響。在小說中描述的事在電視中不一定可以演,因爲看小說的人至少有閱讀的能力,受過一定的教育。如果電視對觀衆有壞影響。應該由電視負責。因爲電視編劇應該考慮到觀衆中有一部分是沒有分辨能力的,打鬥應該適可而止。
問:許多人都覺得武俠小說中的主角是社會的遊離分子,劉若愚先生在《俠》一文中說“俠是天生的,與個人的家世無關”。你認爲呢?
答:我想社會後天的影響也很大。一個人的個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天生遺傳的,一是受教育、社會和家庭的影響,這兩者互爲影響,也很難說哪一種比較大。我個人信佛教,佛教認爲個人個
決定于“業”,一個人這一生是他前生十代八代累積下來的,一個人的“業”是一生的影響力。人是很複雜的,是各種因素加起來的。
“俠”,先天關系很大,後天關系也很大,都有影響。
問:臺灣大學文學院長侯健先生在《工商時報》上寫過《武俠小說論》,當中提到您的小說除了《天龍八部》與《鹿鼎記》以外,都給人“回首當時已惘然”的感覺,認爲正義固然得以伸張,但伸張後只剩下空虛。您對他的這種說法有什麼意見?
答:武俠小說中“伸張正義”是必要的,如果正義不伸張,讀者覺得不過瘾,道德意味也太差了。武俠小說中的“伸張正義”就好像偵探小說中“破案”一樣,這是它的基礎。如果單從道德來看,武俠小說應該是比較道德一些的。
侯先生提到“惘然”,其實《天龍八部》中也有一些。我覺得人生永遠美滿的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是最後圓滿,茫然的感覺也在所難免,一切目的都達到了,還是很空虛的。
問:您覺得中的武俠小說和西方的偵探小說、警匪小說、劍俠小說有什麼異同之
?
答:中的武俠小說比較複雜得多。我看大仲馬、史蒂文生這些人的小說,當然本身的故事很完整,但描寫的場面不像中
武俠這麼大。偵探小說的故事結構更簡單,它比較注重情節,對人物
格方面,除了偵探本身可能有些特別
格外,其他人的
格都不很重要。
問:假如今天的世界是一篇武俠小說,您的看法如何?請您用武俠小說的觀點來看今天的世界。
答:武俠小說的世界基本上是很不正常的,不講法律,完全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生活在武俠世界中,一般人其實是會很痛苦的。就算是俠客或正義之士也要有真本事才行,武功不好就會被打敗了(笑)。武俠小說看起來是一個漫美麗的世界,但實際上是一個很不理想的社會。一個只講暴力,不講法律的社會當然不可行,那只是一個
漫的、想象的世界,不能實行的。
問:許多人是從看武俠小說開始對文學發生興趣,進而從事文學創作,也有人從武俠小說得到寫作靈感,例如寫武俠詩,您對這兩類讀者有什麼忠告?
答:第一:武俠小說本身是不是文學,是大可以討論的問題。我本人認爲武俠小說還是娛樂的,是一種普及大衆的文字形式,不能當成是一種純文學。
文學有古典和漫兩派,
漫派小說、戲劇和詩總是想象力放縱,喜歡去表現不可能的事,啓發人的想象力。有些年輕人從看武俠小說開始學寫詩是很自然的事,因爲武俠小說是很
漫的,描寫的是一個和現實社會有距離的世界。如果他對文學的喜愛自武俠小說開始,當然也可以,他至少對
漫文學很有信心。當然也不能以此爲限,要繼續發展。
通常作家寫什麼題材大都與他的個有密切關系,很難說好與不好。如果他喜歡寫武俠詩就讓他寫吧!
《新聞文學一戶牖》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中國現代人物傳記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