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虎拉薩這個地方,生活著一個叫麥頓廷的商人。麥頓廷擁有萬貫家財,享受著人間的榮華富貴,過著美滿舒適的生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雖已年屆花甲,卻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他想到自己畢生積攢下來如此巨大的財富,而這些財富,終有一日會隨著自己的死亡,落入他人之手,爲此,他終日慨歎不已。這一局面在他六十歲生日的時候,才終于有所改變。這天真主賜于他一個男孩。
麥頓廷因自己老年得子而欣喜若狂,給孩子取名阿裏·薩,將他視爲掌上明珠。阿裏·薩長得眉清目秀,就像十五的圓月那樣美麗可愛。父母對他無微不至地關懷。由于有優越的家庭環境,他健康地成長起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品行和常識不斷充實、豐富。漸漸地,阿裏·薩長成一個風度翩翩、知書達禮的少年。這時候麥頓廷已是風燭殘年,長年臥病不起。
這一天,麥頓廷感到自己快要不行了,于是把兒子阿裏·薩叫到前,說:“兒啊,我就要隨真主的召喚而去了。在我瞑目之前,我有一些話要對你說。”
“父,有什麼話您就說吧。”阿裏·薩心裏明白這是父
給他的遺言。
“我要告訴你,不要濫交朋友,並非所有人都能成爲你的知己,必須隨時警惕意外之災,隨時小心防避飛來橫禍。千萬不要接近那些爲非作歹之徒,接近那些壞人就如同接近鐵匠一樣,即使不被濺起的火星灼傷,也會被煙熏壞雙眼。詩人曾經說過:
一
你想獲得真正的情誼,
並非輕而易舉。
遭災罹難之際,
難負真情實意。
這是我對你的叮咛,
你須銘記在心。
從此以後你當息交絕遊,
斷然離群索居。
二
人總是潛藏著一種痼疾,
若你細細觀察,用心注意,
便會發現那些欺詐與心機,
所以你切記不可與之接近。
三
交際場中難免胡言亂語,
你必不能從此獲利。
除非探討學問,交流知識,
你還是應獨自修心養。
四
人的言行神鬼莫測,
他們的本我已
自
會。
所謂的情誼只是欺騙,
人總忘不了矯飾虛僞,玩弄權謀。”
“是的,父,這些我一定牢記在心。”阿裏·薩對父
說,“您還有什麼囑咐嗎?”
“你應該隨時多做好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就不要忘了慷慨待人,對人務必和藹可,廣施博濟才能得到尊敬。詩人曾經這樣講:
慷慨爲懷,樂善好施,
並非人人都能做到。
只有能做到的人,
日後才不會追悔歎息。”
“是的,父,這些我一定牢記在心。”阿裏·薩畢恭畢敬地答應一定遵從父
的教誨,“那麼還有什麼需要我注意的呢?”
“我的兒啊,你必須隨時隨地在心中想著安拉,才能得到他的保佑和庇護。要愛惜金錢,不要等到把錢財揮霍一空,再去低三下四地求人憐惜。要知道,在這個世上錢財決定著一個人的地位。詩人曾經這樣說:
人窮時人也不
近,
人富時人人都願近。
只爲金錢的緣故,
冤家也能化解。
一旦一貧如洗,
朋也將離我而去。”
“是的,父,這些我一定牢記在心。”阿裏·薩向父
保證道,“您還有什麼囑咐嗎?”
“我的兒啊,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切不可之過急。你要知道,年長的人總是見多識廣,行事之前最好向他們請教。須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你若希望更高貴的人同情你,憐憫你,你就要向比你弱小的人表示憐憫。要知道,安拉隨時都在注視著你,所以你萬萬不能恃強淩弱,否則必遭報應。詩人曾說過:
一
一個人不能了解一切,
凡事都應跟人商議,聽取別人意見。
要知道一面鏡子只能照出自己的臉,
兩面鏡子才能看見你腦後的情形。
二
做事應冷靜心細,
不可之過急。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寬厚待人別人才會同樣待你。
安拉在天上俯視一切,
無人能與之相提並論。
惡人盡管橫行一時,
終將得到應有的報應。
三
仗勢欺人絕非我輩的本,
多行不義必自斃。
作惡者雖然沈醉于夢鄉,
安拉卻在聆聽受害者的詛咒。
酒是萬惡之源,它會侵蝕你的健康,消磨你的意志,所以你應禁絕。詩人曾經這樣講:
我與酒一貫無緣,
靈魂與肉得到保全,
意識與語言也能協調。
我從不與酒鬼結交,
一生中從不曾爛醉如泥,
也不曾因酒誤事。
這些都是我一生的經驗,也是智者的诤言。今天我所囑咐你的,希望你能牢記在心。現在,我要把你托付給安拉了。我的兒啊,你要好自爲之。”
隨後,麥頓廷便昏厥過去。
過了好長一會,他慢慢地蘇醒過來,喘息一番,然後虔誠地做了一番禱告。他喃喃自語地念著《作證言》裏的話:“我深信安拉是獨一無二的,我深信穆罕默德是他的使徒。”經過一番掙紮,麥頓廷溘然逝去。
看著父終于離自己而去,阿裏·薩萬分悲痛,眼中淚
長流。幸喜他是一個堅強和有見識的青年,最後他強抑下悲痛,爲父
料理後事。人們聽到麥頓廷瞑目長逝的噩耗,大家都感念這個忠厚長者,于是不分尊卑貴賤、男女老幼,都來參加他的葬禮。阿裏·薩在
朋好友的協助下,花費很多錢財,爲老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他們把浴洗梳妝過後的麥頓廷的屍
裝殓起來。
阿裏·薩把父安葬入土,和前來吊唁的人們圍在四周,誦念《古蘭經》,還在墓碑上刻下一段詩句:
你來自土地,安拉給了你做人的權利,
你學會用人類的語言來贊美他,
人生的輪回使你重歸于土壤,
似乎你從不曾來到人間。
辦完父的喪事後,阿裏·薩遵照當地的風俗,在家裏爲父
守孝。他感懷、追思父
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不禁悲痛萬千,終日以淚洗面。之後不久,母
也撒手離他而去。
阿裏·薩只能強壓苦痛,像爲父送葬那樣,又爲母
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經過這般雙重打擊之後,阿裏·薩變得更加成熟。他在家中潛心度過了守孝的漫長日子。守孝期滿以後,阿裏·薩以一個成年人的姿態繼承了父
的事業,在父
開設的商店中接手了所有的生意,自己主持著經營和買賣。他完全像曾對父
保證過的那樣,不輕易與人交往,每日只是兢兢業業、規規矩矩地經營著父
的遺業。
這樣過了一年……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