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法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笛卡爾(1596~650),生前因懷疑教會信條受到迫害,長年在
外避難。他的著作生前或被禁止出版或被燒毀,他死後多年還被列入“禁書目錄”。
笛卡爾的著作,無論是數學、自然科學,還是哲學,都開創了這些學科的嶄新時代。《幾何學》是他公開發表的唯一數學著作,雖則只有117頁,但它標志著代數與幾何的第一次完美結合,使形形的代數方程表現爲不同的幾何圖形,許多相當難解的幾何題轉化爲代數題後能輕而易舉地找到答案. 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荷蘭完成的,其中1637年出版的《方法論》一書成爲哲學經典。這本書中的3個著名附錄《幾何》《折光》和《氣象》更奠定了笛卡兒在數學、物理和天文學中的地位。在《幾何》中,笛卡兒分析了幾何學與代數學的優缺點,指出:希臘人的幾何過于抽象,而且過多的依賴于圖形,總是要尋求一些奇妙的想法。代數卻完全受法則和公式的控製,以致于阻礙了自由的思想和創造。他同時看到了幾何的直觀與推理的優勢和代數機械化運算的力量。于是笛卡兒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並由此創立了解析幾何。所以說笛卡爾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
笛卡爾一生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他在1634年寫的《宇宙學》,包含當時被教會視爲“異端”的觀點:他提出地球自轉和宇宙無限;他提的漩渦說是當時最權威的太陽起源理論;他還提出了光的本是粒子流的假說,並認爲在廣袤無垠的太空中存在著極其精細的以太。直到二三百年以後,笛卡爾的這些觀點仍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笛卡爾出生于法拉哈的律師家庭,他一出世母
就病故了,依靠保姆照料長大。笛卡爾在當時歐洲最著名的拉夫雷士學校讀書,他雖身
孱弱,但尊敬師長,勤奮刻苦。笛卡爾生活在資産階級與封建領主、科學與神學進行激烈鬥爭的時代。從讀書始便對僵化的說教有強烈的懷疑批判精神,堅定不移地尋找真理。笛卡爾在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爲了“讀世界這本大書”,曾到荷蘭服役,一邊到各地旅行,一邊和朋友討論數學和科學問題。他探求正確的思想方法,創立爲實踐服務的哲學,“才能成爲自然的主人”。退伍以後,主要居住在荷蘭,也曾回到法
,從事學術研究。1649年應邀去瑞典擔任女王的教師,最後因肺炎病逝在異
。
《作者簡介》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笛卡爾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