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佛教知識>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教知識作品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獨孤求敗輸入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慾寂靜。是最爲勝。住大禅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谛法輪。度[忄喬]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複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言。辭qin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爲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爲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爲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爲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爲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慾斷者。如四肢斷。不複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慾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爲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曆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爲道。

  佛言。剃除須發。而爲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慾也。

  佛言。衆生以十事爲善。亦以十事爲惡。何等爲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she。惡口。妄言。绮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衆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shui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目真]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爲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善。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se忍慾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目真]難。有劫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xing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慾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何者爲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爲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爲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大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shui。致手攪之。衆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慾。愛慾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谛。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今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財se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she之患。

  佛言。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se。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慾莫甚於sese之爲慾。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爲道者矣。

  佛言。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天神獻玉女於佛。慾壞佛意。佛言革囊衆穢。爾來何爲。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爲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爲道者。猶木在shui。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爲人取。不爲鬼神所遮。不爲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爲情慾所惑。不爲衆邪所娆。精進無爲。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se會。se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se。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爲沙門。chu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爲泥汙。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mei。稚者如子。生度tuo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爲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慾。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婬不止。慾自斷yin。佛謂之曰。若斷其yin。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yin何益。佛爲說偈。慾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se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言。夫爲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铠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斫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衆魔。而得道果。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慾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爲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緩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人離惡道。得爲人難。既得爲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爲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guo難。既生中guo。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裏。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複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複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爲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纨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诃子。視阿耨池shui。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禅定。如須彌柱。視涅盤。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佛說四十二章經》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佛教知識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