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對亞洲各國的深層次影響上一小節]爲首要經濟任務。泰新首相川呂沛11月20日宣布了一項結合短期措施和中期措施的雙軌政策,以應付泰
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他說,政府將授權其財政重組局,允許那些可以提高資本的金融公司即刻恢複營業,並且協助那些有問題的公司同當地和外
夥伴合並。此舉主要是爲了增加流動資金和解決金融業的問題,尤其是58家停業的金融公司所面對的問題。其余有問題的公司將被關閉。它們的優良資産和呆滯資産將分開
理,呆滯資産將交由政府的資産管理公司負責。其他的短期措施包括通過支持出口業和利潤豐厚的旅遊業來增加外彙收入。
新加坡代總理李顯龍准將在自動報價市慶祝成立10周年晚宴上發表的演說:新加坡要成爲全球的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就有必要調整金融策略,金融策略所以必須調整,並不是因爲新加坡政府向來的策略出了毛病,而是金融業要競爭,要發展。新加坡不可能變爲一個“冒險家的樂園”,但作爲一個“避風港”的信譽與地位,同樣有值得維護之
。金融求變貴在大膽,在細心。
銀行界重新定位
華聯銀行行長佘林發認爲,區域金融業市場的波動,讓東南亞市場銀行有機會進行一些權收購行動,這反而可以更快的推動東南亞市場銀行界區域化的進程。他認爲,現在的市場環境比較艱難,“這是銀行界重新定位、回顧發展策略的時候,以及重新審視潛在的危機、潛在時機的時候,但不應該是減少積極進取時候”。因爲,東南亞的金融風暴使區域一些小的金融機構,由于受到信貸能力、資産素質欠佳、以及利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而面臨困境。佘林發表示:“它們(區域小金融公司)無可避免的需要重組或調整,來適應新的金融環境”。
11月6日,臺灣行政院長蕭萬長在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第22屆年會中宣示,將在公元2000年前完全解除跨
資本流動限製,並參照英
製度,重新整合金融製度,將銀行業、保險公司和證券商統一委由單一的金融機構主管。臺灣目前的銀行業務和證券業監督工作是分屬于二個不同機構主管,這個製度不改,恐怕無法再繼續滿足金融市場需求。因此,有必要將這些業務管理工作整合,改由單一金融機構負責。蕭萬長說,英
已經推動單一金融業主管機構製度,將銀行業、保險公司和證券商全統一管理,日本也朝這個方向修正金融管理業務。蕭萬長認爲臺灣也有必要參照英
經驗,設立單一金融主管機關。
利率平提高
9月以來,馬來西亞定期存款利率已開始上升,大多數商業銀行的3個月至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從約8%左右平,猛升至9%左右
平。基本貸款利率則因爲
家銀行宣布的銀行同業3個月平均加權利率上升至新高
平後,也開始上上漲。自馬來西亞
家銀行宣布的3個月加權拆息率已上升至8.22%的新高
平,促使基本貸款利率挺升至10.01%的
平後,3個月加權拆息率一直保持在8.69%左右
平。從11月起馬來西亞
民面對高達10%以上的基本貸款利率。到了12月,馬來亞銀行又宣布從12月3日開始,基本貸款利率從原本的9.75%,提高到10.25%。馬
的利率繼續挺升,在央行沒有限製的情況下,預料將會有更多家銀行和金融公司將會調高基本貸款利率至最高頂限的10.35%和12.30%,這是馬
基貸率10年以來沖破10%
平後的另一個新高記錄。央行公布的11月平均三個月銀行同業拆息率爲8.49%,因此,以1995年推行的基率計算法,商業銀行的最高基貸率頂限爲10.35%,而金融公司的基貸率可以進一步揚升至12.32%。受詢的銀行表示,他們將會在近期內調高基貸率至頂限
平,因爲在資金成本高漲的情況下,如果不調高基貸率,銀行的賺利將面對強大的壓力。目前,大部分馬
商業銀行的基貸率都企于10.10%,這是11月份的基貸率頂限,這意味如果央行沒有加以抑製的話,商業銀行可把基貸率調高25個基點。截至11月30日止,除了馬來亞銀行(9.75%)、沙巴銀行(10%)和東京銀行(9.60%)外,所有的商業銀行的基貸率都達10.10%。在金融公司方面,由于所有主要金融公司的基貸率都挂12%的頂限,所以,在12月份,所有金融公司的基貸率也都有32個基點的揚升空間。一名商業銀行的利率部主管說,銀行至今尚未接獲央行抑製調高基貸率的指示,因此預料會有多家銀行會在本周內宣布進一步調高基貸率至10.35%,金融公司也會調高基貸率至12.30%。他說:“我們的銀行應會在本周內宣布調高基貸率”。另外幾家受詢的銀行主管也作出同樣的回答。他們說,在遊資緊縮下,爲了吸引存款,定期存款利率已經被調高至偏高
平,如果銀行不調高基貸率,將大幅影響賺利。一家銀行說,即使該銀行調高基貸率至10.35%,賺利還是微薄,因爲目前多數銀行的3個月定期存款都在9%以上。至于金融公司,爲了加強競爭,多家主要金融公司的定期存款利率更調高至超過10%,所以同時面對資金成本高漲的壓力。
債務本息負擔增加
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債券狀況還從6月底增加2.8%至859億林吉特,這是因爲內外貸款皆告增加。
內債券微增0.7%,至750億林吉特。而外債則從91億林吉特提高至109億林吉特,反映林吉特降值所導致的外彙虧損,外債在總債務中所占的比例還提高至13%,比上一季的11%略高。通脹率放緩至2.3%通貨膨脹率進一步放緩至2.3%(第2季爲2.5%)。因爲林吉特彙率疲弱將加重利息及回贖債券負擔,在海外舉債如發出歐洲債券的東南亞市場挂牌公司財務將在這次彙
風暴中受打擊。
印尼財政部長馬利莫哈末11月19日對會說,自從印尼盾貶值後,印尼外債本息負擔增加了5億盾,其問題是,如果印尼盾兌美元彙率每降低100點,外債本息負擔就要增加5000億盾。他說,截至9月底,印尼外債總計1173億美元,其中政府債務523億美元,私人債務計650億美元。政府的債務中,雙邊及多邊債務各206億美元及160億美元,以及出口貸款146億美元。目前印尼的償債率爲34.5%。馬利莫哈末也談及,印尼私營企業借貸的650億美元中,有一半的款項將在一年內到期,企業過渡借貸是造成印尼金融危機的主要問題之一,而政府不會出面,協助私營企業解決目前的負債。馬利表示……
《對亞洲各國的深層次影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