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重勢不重價

重勢不重價

經濟類作品

  前日gu價爲x,昨日gu價爲1.1x,今日爲1.2x,能賣嗎?

  前日gu價爲x,昨日gu價爲0.9x,今日爲0.8x,能補嗎?

  重勢不重價的由來是對超勢的理解。所謂的趨勢指的是如果趨勢看好。任何一點買入都是對的,只有一點即頭部買入是錯的。所以在上揚過程中,主要是看勢,不必計較gu價的高低,因爲你買的gu票不是與昨天比價位,而是與明日比價位。在下跌中,即使出現大幅度的下挫,也不急于搶反彈,因爲你買的gu票不是和上面的價位相比,而是和明日可能出現相對較低的價位相比。

  1996年滬市上揚行情中出現了四個“頭部”:739、894、1047、1258點,在趨勢看好的過程中,即使739、894、1047點回落後,又不逢低回補,最終又造成循環的高價追進,故漲亦不知所措,跌更沒有方向。這主要是對于趨勢認識不清。

  1996年深強滬弱,許多投資于上海的投資者晚節不保,于年末殺入gu市,結果市場竟出現了滬強深弱,原先呆滯的個gu由于有巨量配合,走勢“怒發沖冠”,“小矮人”變成了“白雪公主”。沒有充分認識到作爲資本市場的二個重要組成部分,必然保持同一趨勢!而去片面地強調深強滬弱或者獨立行情。在同一基本面下,不可能産生二中截然不同的走勢,市場看不見的手最終會調節。

  一旦趨勢形成,就不要螳臂擋車。

  例一:“95.5.18”行情中的“飛樂gu份”就是典型。有一位投資者擁有100萬元資金,他在5月22日上午全線清倉,下午很有分寸地買了10000gu“飛樂gu份”,gu價爲11.5元,准備跑差價,第二日gu指暴跌100多點,這是由于基本面引起的暴跌,代表階段xing的趨勢,而他仍以技術爲主,采用正規的金字塔補倉法買進20000gugu價10元,第三日gu價又跌,他又買入60000gugu價爲9.80元,第四日卻在極度恐慌中,在8元斬倉,虧損19萬元。這種許多人運用的重價不重勢,卻讓他輸得太多。

  他錯在那裏?先講“短線1”:買gu票是買未來,不是和昨日比較,若進一步上漲,當日的最高價就是次日的最低價,若進一步下跌,當日的最低價就是次日的最高價,當大盤剛剛從高位向下破位之際,不適宜補倉,更不用說以金字塔式的加倍補倉;

  “短線2”:如果當初他買的“飛樂gu份”在10元止損,僅虧損1。6萬元,是有限的。

  再講“中線1”。在大盤持續暴跌後,中期出現較大負乖離率,即使再深跌,也必有一個回拉再確認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日k線出現陽線,並不是說反彈已經到位,若是弱勢反彈要反彈三分之一。(相對于下跌幅度,中勢反彈要反彈二分之一)。由于快速下跌,無所適從,錯過了第一次斬倉離場的時機,那麼也不要急,當均線系統加速向下發散,不知底在那裏時,既不適合補倉,也不適合斬倉,市場對下跌斜率會有一個調整關系,同樣是空頭排列,均線系統會從原來的發散狀修正爲逐步的收斂狀,如果下一輪跌勢仍將延續,則可以選擇此時斬倉,也就是說,當gu價返身接近成交密集區時,最宜斬倉。

  “中線2”:如果當初他索xing不離場,“96.11.21”“飛樂gu份”gu價又回升至12元,不但解套,甚至能獲豐厚利潤。(見圖表8)

《重勢不重價》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