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辦公室的牆壁上有一個大大的“忍”字。
從一連串的失意和失敗中悟得“忍”到最後一刻,才會有變化,才能有轉機。多少人沈默是金,多少人功虧一篑都是因爲不懂得“忍”的真正內涵——堅韌不拔的執著追求並突破萬難。而有所超越,有所突破並能逾越規矩的,都是“忍”的外延。
不少個都有幾個主力,他們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勾心鬥角”必然存在。有時候純粹爲了營造某種氣氛,其中的一家主力反複打壓
價,這時候其它的主力更要英華內斂——“忍”是建築在對前景的准確判斷上,因爲最終市場判定一切。
“忍”也是醞釀行情的一種高超的手段。1995年10月下旬,指在765點受挫,從693點開始一路盤跌,大盤如果忍不住在660反彈,那麼技術上的反彈空間有限。如果忍到
指無反彈地迫至550區域,多方已
無完膚,市場的同情心油然而生,同時其離開750點的密集區有25%左右的空間,就可能引起機構興趣,而他們的建倉量相對較大,即使爲了出貨的反彈行情,也可看到與起跌點相對應的693點的概率較大。所以,對于深套的多方來說,你不應急于盼小反彈,而應學會“忍”。雖然“忍”有可能會錯過一些機遇,但小心可以避免意外的發生,使意外的發生不那麼意外。
“忍”實質上又是一種動態平衡。爲什麼在上升通道中空方要忍。爲什麼在下降通告中多方要忍,這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轉換,最終顯示旗鼓相當的格局:既不要被利空所中傷,也不要被利多所陶醉。
不要說基本面決定一切,300多點和1000多點的基本面果真有什麼不同?!不要盲目崇拜技術分析,大資金的入局和出局都是反技術的;不要說跌勢依舊是冷風,市中的大師正在等恐怖的最後一跌,也就是說,“忍”镂刻大師。
一個不善于忍的人,只怕在危急關頭,擔不了什麼責任。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就看它是不是善于利用自己的長,善于糾正自己的弱點。“忍”能幫助我們透過繁冗迷惑,獲得真谛:低位鈍化的技術指標,是一種新力量的積蓄,是一種潛在的鞭策,其目標是捷若飛猿,迅若鷹隼。
《忍》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