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市場倡導利潤增長點,崇商價值回歸,是思想境界的“升華”。
泰戈爾曾說:“上天完全是爲了堅強我們的意志,才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重重障礙。”那些短期內曾擁有巨大財富的人往往不懂得怎樣去駕馭它而最終遭到市場的唾棄。所謂身不由己,其實是很可憐的;那些孜孜不倦越過重重障礙的人往往才能解一切慾望,而得以大徹大悟。所謂堅強,其實就是思想境界的升華。
民不相信眼淚,有的只是不斷探索和積累反省的經驗,如無法泯滅對這個市場的情結就不要埋怨(何況抱怨也産生不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大家
平都在提高的今天,要想適者生存還得補上如何升華這一課。就拿512點來說,之所以成爲符合中
特
的集資區域,是在于
市已經成爲
民經濟的晴雨表。對于資本市場,
家既要加強監控,又要大力扶植,而
家的利益始終高于一切,認識到這一點,就是站在三維一
上的“升華”,不然只是“盲人摸象”。所以,1996年滬市依托512點的躁動是有深層次的背景的。離開曆史成交密集區700點已有33.6%的空間,即使是空頭繼續打壓,一般投資者在此位置建倉亦毫無畏懼,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其次,大盤績優的領漲是主力嘔心瀝血的多頭思維的結晶,從既能啓發市場激情又避開原套牢主力,更具有聯動效應的比價效應風采的大盤績優
入手,倡導利潤增長點的價值回歸。這種氣魄,似有智囊團策劃。
再者,從關鍵的盤序來看,512點區域理論上只有高價的補跌要求,而當時的高價
實則又是冷門
,市場企盼它最後一跌實則也是爲了堅決進場,那麼,只要面臨它的(可能)最後一跌,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呢?誠然,人人知道多頭思維在低量還不具備,但人人更應該知道空頭思維在中低
指區域往往铩羽而歸。然而,不管能不能就此改變1558以來三年來下降通道的命運,從512以來的行情的意義又並非在此,于是有許多人迷惘和苦澀——接著討論如何升華的第二課。
沒有摹仿,絕不能創新,摹仿不一定是缺點,但只知摹仿,而不胎換骨,就是缺點。杜甫號稱詩中之聖,金庸開創新武俠小說,就是升華:繼承前人所具備的優點,又百尺竿頭,完成自己更偉大的風格和成就。
疲倦的時候,往往想到明媚的天空和悠悠的白雲;亢奮的時候,往往想到寂寞時的失落和惝惘。刹那間,人世間的一切附著物——名譽、地位、權力、尊嚴在市中是那麼的一覽無遺,這個大熔爐是解惑所在。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不需要鞭撻。不需要弘揚,迫切需要的是人的思想境界在市場中不斷升華。
《升華》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