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文系作者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邀請參加“進一步加大反腐敗鬥爭力度的對策與措施座談會”(2000年5月19日)的講話提綱。尉健行書記等主要領導同志參加了座談會。王紹光、程文浩提供了許多有益的觀點和寶貴的建議,張轶凡也予以了協助。作者會後又作了部分文字修改。
胡鞍鋼
一、防止腐敗的綜合戰略
1.最高領導人需要重新作出清晰、明確的反腐敗的政治承諾,製定反腐敗的政治目標。江澤民總書記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力爭在今後五年內(指到2002年)使政機關和幹部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得到遏製,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的明顯成效。能否實現這一目標,取決于政治領導人的政治意願和政治能力。1998年中央決定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治機關不再從事經商活動,中央
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
鈎。于當年年底解決了長期以來軍隊、武警和政法機構經商的腐敗問題。這清楚表明,只要最高政治領導人下定政治決心,就能夠解決中
的重大腐敗問題。反映了
心、軍心和民心的意願,哪個軍隊將軍、武警部隊敢造反呢?!這也說明了,中
的腐敗問題不是不能解決,但是拖延解決就會毀掉一大批
的幹部、軍隊的幹部和
家的幹部。
“發展就是硬道理”是第二、第三代領導集的核心提出的政治旗幟,“反腐敗也是硬道理”應作爲領導集
鮮明的政治旗幟,向全
和全世界表達中央鏟除腐敗的強烈的政治意願和堅定不移的政治決心。
經濟發展必須堅持不懈地反腐敗,反腐敗必須堅決保障經濟發展。這正是小平同志長期倡導的“兩手都要硬”的原則。現在必須盡快解決“一手硬,一手軟”的致命問題,否則愈演愈烈的腐敗將葬送的命運和
家的前途。10年前鄧小平同志談到蘇聯、東歐劇變,特意談到中
是否出亂子,關鍵在共産
內部的問題。①中
出亂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腐敗現象滋生,使一部分群衆對
和政府喪失了信心。②中外曆史上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政
因腐敗而退出政治舞臺,難道不該引爲前車之鑒嗎?
①鄧小平認爲,西方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所謂沒有硝煙,就是要社會主義
家和平演變。東歐的事情對我們說來並不感到意外,遲早要出現的。東歐的問題首先出在內部。西方
家對中
也是一樣,他們不喜歡中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中
今年的動亂也是遲早要出現的。其中也有我們內部的問題。引自鄧小平:《堅持社會主義,防止和平演變》,《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頁。
②鄧小平:《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0頁。
2.在堅決打擊腐敗的同時,應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防止腐敗,轉向通過製度創新、製度建設抑製各類腐敗的産生、形成和發展。防腐敗和反腐敗應與經濟製改革、政治
製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步伐相協調,應發揮它們的互補作用,即一方面通過改革開放有效地防止腐敗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通過防腐敗、反腐敗來保障改革和開放的進程。
今後解決腐敗問題的重點是通過製度建設預防腐敗。“反腐敗”是治標,“防腐敗”才是治本。中的腐敗問題越來越嚴重,腐敗規模越來越大①,如同傳染病一樣越來越流行,成爲許多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已屬于製度
缺陷腐敗,即現行政治
製和經濟
製的嚴重缺陷和各類管理製度的種種漏洞不斷製造和滋生各種腐敗,並使腐敗日益盛行。因而有效解決腐敗問題的關鍵是從製度人手,針對産生腐敗的原因,針對行賄和受賄的動機,采取預防
措施,著眼于經濟
製和政治
製的製度缺陷,更加明確地提出旨在治本的防止腐敗的重大舉措。
①1999年全各級法院依法判
貪汙、賄賂、挪用公款等犯罪分子15748人,相當于過去20年美
根據反腐敗法判罪人數的總和。(steven moors,《權利與腐敗》,中文版,新華出版社,2000年)同年全
各級檢察院立案偵查貪汙、讀職犯罪案件3582起,查辦涉嫌犯罪的縣
級以上幹部2200人、廳局級幹部136人、省部級幹部3人。
我們不能一味強調事後懲治腐敗,這是因爲倘若依然存在腐敗動機,那麼當一批“害群之馬”被懲之後,緊接著又會有一幫新的腐敗官僚和行賄者粉墨登場①。中紀委的職能應該從抓案件爲主的事後
置轉爲抓動機爲主的事前預防。事後
置的職能逐漸轉向司法、檢察、監察部門,中紀委的重點轉向防止腐敗的重大製度建設。從“割韭菜”轉向鏟除“韭菜生長的土壤”(即製度環境),這將是中紀委20年來的一次重大職能轉變。
①susan rose-ackerman,《腐敗與政府》,中文版,新華出版社,2000年。
3.無論是反腐敗還是防腐敗,都需要實行綜合治理的一攬子重大舉措。這是因爲腐敗現象多種多樣,産生腐敗的原因極其複雜,涉及的利益集團盤根錯節。但是目前我各類解決腐敗問題的措施缺乏相互協調,而且其作用有時相互抵消,各類機構之間相互推倭或者職能重疊、爭執不下。同時也存在許多“製度真空”和“管理真空”,給腐敗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因此,必須精心設計綜合治理的改革框架和製度框架,把防腐敗與製度建設、依法治
緊密結合起來,與從嚴治
緊密結合起來。
4.確定防腐敗和反腐敗的重點部門和關鍵領域。應該總結內外反腐敗的經驗,深入研究腐敗的各種類型,從而明確在哪些領域腐敗最嚴重、危害最大、影響最惡劣,在哪些環節上最能有效地防止腐敗,哪些措施最能嚴厲地打擊腐敗。我認爲防腐敗和反腐敗的優先次序如下:首先,優先防止和嚴厲打擊懲治反貪、紀檢、檢察、監察、法院、審計、司法、海關、公安、武警和軍隊系統的腐敗,
家要求它們必須執法公正,保證廉潔,這是中
反腐敗的前提條件。其次,重點防止和堅決打擊重大公共投資、公共財政支出、工商、稅務、金融、保險、證券、土地批租、政府采購、房地産等領域的各類腐敗,因爲這些領域腐敗金額巨大,腐敗行爲猖獗,防止和打擊這些領域的腐敗才能保證公共利益和
家利益。第三,堅決懲治與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各類壟斷行業的腐敗,如交通、鐵道、民航。電力、電信、衛生、教育等行政壟斷行業部門的腐敗,以及各類“亂收費”、“亂集資”、“亂攤派”、挪用……
《防止腐敗的綜合戰略與重大措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