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我國腐敗預防工作的戰略選擇

我國腐敗預防工作的戰略選擇

經濟類作品

  程文浩①

  ①作者系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提要:1.腐敗預防包括三項任務,分別是壓縮公共權力。抑製腐敗動機和消除腐敗機會。其中消除腐敗機會是預防工作的重中之重。2.消除腐敗機會的前提,是要集中專業人士,對各類腐敗行爲進行專項研究,找出這些腐敗行爲的製度成因,並製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消除腐敗機會方面,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利用預防研究的成果來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改進,從而把其中存在的製度漏洞降低到最低限度。3.爲了提高腐敗預防研究的質量和效率,並防止重複投入,有關部門應當打破地域和官民之間的界線,充分利用現有的一切研究資源,並加強對各地的預防研究工作的協調。上下級以及同級的預防機構之間也要合理分工。4.要想充分發揮腐敗預防工作的規模效應,就必須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把預防措施製度化,使其不至于僅僅停留在基層試驗的shui平上。

  近年來我guo反腐敗工作的一項重大進步,就是明顯加大了預防腐敗的力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韓杼濱在1998年12月召開的全guo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加強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懲治犯罪、遏製腐敗的治本之策,檢察機關要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推動發案單位和有關部門堵塞漏洞、完善製度、建立防範機製,力爭把職務犯罪遏製到最低程度。中紀委領導在近年來的多次講話中,也一再強調了預防工作的重要xing。而2000年7月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廳正式成立,則表明預防已經同辦案一樣,成爲檢察機關的一項工作重點。這可以說是一個曆史xing的進步。

  對于預防腐敗的必要xing,大家早已達成共識,無須贅述。然而,對于預防什麼以及怎樣預防這些同等重要的問題,目前尚無定論。恰恰是這些問題,決定著我guo腐敗預防工作的實際效果。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能否取得成功,往往並不取決于投入資源的數量,而在于這項工程是否從一開始就擁有一個正確的戰略,因爲戰略決定著資源能否被有效地利用,從而産生最大的效益。腐敗預防工作也毫不例外。我guo的預防工作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突破,並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能夠堵住腐敗的源頭,清除腐敗的土壤,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我們是否擁有一個完善而明確的預防戰略;二是我們在預防過程中是否已經充分利用了一切可資利用的資源;三是我們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預防工作的規模效應。所以,筆者認爲,目前我guo腐敗預防工作的當務之急,並不是各地馬上埋頭搞預防,而是要從實際cao作中暫時抽身出來,首先對預防什麼、如何預防這兩個根本xing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然後在此基礎上明確工作目標,確定工作重點,最終製定出一套真正適合我guoguo情的腐敗預防戰略。下面,筆者將圍繞上述這兩個核心問題,對我guo的腐敗預防工作提出一些具ti的建議。

  問題一:預防什麼?

  腐敗預防的對象是什麼2換句話說,我們究竟要預防什麼?明確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爲如果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出現偏差,那麼不但會使預防工作目標定位不准,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資源lang費,從而直接影響預防工作的整ti效果。

  對于預防這個概念,大家並不陌生。其實,無論是防火、防病還是預防腐敗,其目標和任務都有相通之chu,那就是要設法消除不良事件發生所依賴的必要條件。我們都有這樣的常識,即要預防某種疾病,首先必須了解這種疾病的發病機理和傳播途徑,然後才能通過消除疾病發作和傳播所依賴的某些必要條件,來實現防患于未然。預防腐敗同樣遵循這個規律。要想有效地防止各類腐敗行爲發生,首先必須了解這些腐敗行爲究竟需要借助于哪些必要條件,然後才能通過消除其中的一個或多個條件來使腐敗行爲難以完成。所以說,要想使腐敗預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們首先要對腐敗行爲的本源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只有在解決了這個疑問之後,我們才能夠對症下葯,製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那麼,腐敗行爲的本源究竟是什麼呢?有些人試圖從人xing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認爲腐敗是由人xing中根深蒂固的自私和貪婪心理所導致的。還有的人則把腐敗行爲歸因于公職人員的思想墮落。不可否認,公職人員的自私、貪婪和思想墮落的確直接使其産生了強烈的腐敗動機。但是,所有基于動機或思想的解釋模式都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公職人員的腐敗動機究竟是如何轉化成爲腐敗行爲的?

  動機和行爲之間通常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對于違法犯罪行爲來說則更是如此。由于腐敗行爲的違法或違規xing質及其固有的難度,並非每位有腐敗動機的公職人員,都能夠完成從腐敗動機到實際的腐敗行爲的轉變。因此,“腐敗行爲究竟是如何完成的”,不僅是一個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解答這個問題,那麼就不但能夠洞悉腐敗行爲最深層的發生機理,而且還能夠對症下葯,提出系統的預防對策。

  那麼,腐敗行爲究竟是如何完成的,有沒有規律可循?大家對于腐敗分子有一個普遍印象,就是他們大權在握而且膽大妄爲,所以搞起腐敗來易如反掌。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這些人身爲公職人員,手中固然或多或少都掌握一定的權力,但是他們在運用權力的時候仍然要受到法律法規和工作製度的約束,而不能隨心所慾地行事。真正能夠在局部擁有不受製約的權力的人,多爲地區或部門的“一把手”,其絕對人數是相當有限的。而且,腐敗行爲的違法或違規xing質,以及這些行爲一旦敗露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也使得大多數腐敗分子在濫用職權的問題上必須慎之又慎。

  上述這些因素決定了腐敗分于在以權謀私的問題上並不能隨心所慾,而是必須等待有利的時機,同時還要借助某些機會,以使自己能夠在不被外人發現的情況下順利地完成腐敗行爲。筆者把腐敗分子在以權謀私的過程中所借助的各種機會統稱爲腐敗機會。下面就讓我們按照腐敗行爲從策劃到完成的先後順序,對腐敗行爲所依賴的主要條件逐一展開分析,然後再重點研究腐敗機會的産生原因和預防對策。

  1.腐敗行爲的三個必要條件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條件,腐敗行爲也不例外。雖然不同行業和不同類型的腐敗行爲分別要借助于不同的條件,但總的來說有三個條件卻對每一種腐敗行爲都適用,那就是guo家控製的稀缺資源、腐敗動機和腐敗機會。下面就讓我們對這三個因素分別進行簡要分析。

  首先,之所以有人會甘冒風……

《我國腐敗預防工作的戰略選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我國腐敗預防工作的戰略選擇》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