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作者系美耶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教授。此文作于1994年12月20日。
胡鞍鋼
問:後鄧小平時期中大陸會遇到哪些問題與挑戰?
答:主要是四大挑戰。分別是:
1.地方和中央的關系。主要是來自強地方與弱中央的關系。
2.、政府和人民、社會的關系。主要是來自
和政府機構自身腐敗的挑戰。
3.家和軍隊的關系。主要是來自軍隊經商與自身的腐敗的挑戰。
4.來自發達與欠發達地區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
這四大挑戰都是相當嚴峻且相互聯系的。如因爲家能力的下降,導致出現強地方和弱中央的關系,又由于中央財政不足,導致軍隊不得不經商,軍隊經商的過程就導致軍隊的地方化和商業化,軍隊的腐敗也就無法避免了。這些都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問:請先就您所研究的第三個挑戰,也就是軍隊和家的關系表示看法。
答:際經驗表明,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無論是美
、英
、巴西、印尼或泰
的例子都說明,允許軍隊經商,就等于爲軍隊的腐敗大開綠燈,爲社會動亂埋下隱患。因此,一個
家,特別是現代化的
家,保持長遠穩定與發展的條件之一就是嚴禁軍隊經商,以正稅養軍,確保軍隊的非商業化與非地方化。
解放軍在傳統上具有“生産隊”自給自足的特,但只是“自己動手、豐
足食”而已,和軍隊外部沒有任何關系。當時之所以有自給
生産的特
,是迫于形勢條件下不得已的情況,1949年以後雖保留了這個特
,但還是嚴格限製在某些方面,絕不允許軍隊和外界發生商業關系。到了80年代以後,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軍隊深深地且大規模地卷入商品經濟活動,這就不只是一個戰鬥隊了,發展到目前,陸海空三軍與三大總部都全面卷入經濟活動。在全
都可以看到軍方所經營的商業活動,不僅如此,野戰軍、大軍區、省軍區、軍分區等無一不在經商。目的是補充軍費的嚴重不足,在這一個過程中,軍隊不僅參與正常的商業活動,關鍵是還參與一些營利
的非法牟利活動,如走私汽車、香煙,倒賣軍火,經營豪華飯店,炒房地産等。
軍隊經商的後果是什麼?就是軍隊的商業化、軍隊的地方化和軍隊的腐化,從而影響人民軍隊在全社會和際上的形象。
事實上,軍隊這種發展已引起許多軍人的反對,軍隊成爲以經營商業爲主的系,到
經商賺錢,甚至爲爭奪資源和地方發生沖突。對此,我個人尖銳地指出,允許軍隊經商是中央政府嚴重失職的表現。
問:在解放軍經過長期的經商活動後,是否可能扭轉這個局面?再就您的主題所說,今後軍隊與家的關系應該導向什麼樣的製度關系?
答:現在有一個爭論,就是在全面經濟改革過程中,軍隊的職能應該是什麼。我的答案是,軍隊的職能就是保衛民,是維持一個戰鬥隊的特
,而絕對不是經濟活動的主
。軍隊沒有必要,也不應當參與經濟活動。
第二個問題是,軍隊要不要吃皇糧。我的答案是,軍隊不但要吃皇糧,而且要吃中央政府提供的皇糧,不可以吃地方的皇糧。
目前一個很關鍵且重要的問題就是解決軍隊未來作用的走向。不在製度上解決這個問題,而只是調動幾個軍區司令員,這是沒有什麼作用的。這個含義在于,軍隊既然是吃家的皇糧,即使中央政府領導人沒有打過仗,軍隊也要聽中央政府的,但如果吃的是地方的皇糧,這就不一定聽命于中央的了。
因此,我們的建議就是,嚴禁軍隊經商,以正稅養軍。爲了實現這個政策,顯然就需要大幅度提高軍隊經費,提高到什麼程度呢?現在軍費只占gdp的1%,要提高到1.5%至2%,中期看,要提高到2.5%,遠期則根據情勢再做調整。我的軍費提高程度既然遠遠不及外
,當然有充分理由提高軍費。軍費提高後中央就有理由嚴格禁止軍隊再涉足商業。
問:目前世界各都已診斷中共軍事實力在迅速提高中,中共如果如您所說大幅度提高軍費,所謂的“中
威脅論”可能又要充斥了。
答:我的看法是,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也就是說,即使別的家反對,中
軍事強大也是無法避免的。現在軍費嚴重不足,軍隊實力在下降中,已有
家別有用心地提出中
威脅論,日後如果真要依照軍隊需要較大幅度提高軍費,這種說法又怎麼可能避免呢?中
不能因爲擔心外
的反對而不解決軍隊與
家關系製度化的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許多
家不願意看到中
強大,故才提出所謂中
威脅論的說法。我在有關這方面的報告中強調,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不需要理會的問題,曆史將會證明,中
威脅了哪一個
家,或是中
侵略了哪一個
家?
問:照您所建議,在短期內應將軍費提高到占gdp的2%,比現在增加0.47%,但軍隊目前經商的利潤可能遠遠超過這個絕對值,那麼,軍隊會服從政府要求不得經商的命令嗎?
答:提高軍費占gdp比例是一個逐步實施的過程。在逐步實施過程中,軍隊應當會逐漸了解,不讓軍隊經商,在短期內也許會使軍隊的利益受到影響,因其商業利益被拿走了,但長期看則是保證了軍隊的利益。我提出這種看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一些軍人支持的。
當然,我還要強調,我所提出的問題都不是獨立的,而是彼此聯系的,只有解決了我所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亦即加強
家能力,增加中央稅收,才有可能解決軍隊和
家關系製度化的問題。
問:目前中共、政府幹部和群衆的關系日漸疏遠,相當關鍵的問題是
和政府官僚
系腐敗的問題。請問,大陸機關腐敗的核心問題在哪裏?是否是由于經濟
製的轉型所導致?
答:和政府機關腐敗的核心問題是製度
缺陷所造成的,也就是大陸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因製度
問題而導致的腐敗。目前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雙軌並行是必經的過程,但雙軌製容易導致權力與金錢挂鈎。這在經濟學上叫做“尋租理論”。所謂尋租就是“用較低的賄賂成本獲取較高的收益或者超額利潤”。因此,腐敗的經濟根源是社會漏洞所出現的“經濟租金”。這個理論是從製度上看腐敗問題,提出這個理論在大陸社會中是極富新意的,更有助于以製度消除經濟租金的來源,減少或消除腐敗現象。
我們設定一個更符合實際情況的假設:“在現實生活中,共産人或官員也是一個經濟人,具有自利
動機,在某種約束的條件下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這裏所說的約束就是道德與製度的約束。所以在製度設計上是將共産
員也視爲一個具有自利動機的經濟人。”就這一點而言,是在傳統觀念上的一大突破。
在上述的基礎上,我們又提出了中改革以來所形成的各種特殊的獨立的經濟利益集團和政治利益集團。改革以來,形成了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由統一
向分散
發展的趨勢,
的作用在削弱,經濟利益集團作用在加強,
家權威在流失,集團權威在擴大。什麼是特殊的利益集團?它的特
:一是具有自利
動機,以尋求本身集團利益最大化爲目標;二是屬于分利
集團的
質,參與分離社會資源和利潤;三是具有排他
與壟斷
;四是具有強大影響力,導致“政府失效”;五是屬于剛
的既得利益,其利益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中反腐敗就是要根除特殊利益集團。近年來,
家的力量在減弱,但特殊利益集團卻因利益的增加而在加強,任何一項製度創新的舉措,無疑都會遇到這些特殊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改革會觸及它們的既得利益。
問:您提出以製度根治腐敗,請解釋其含義與具政策。
答:製度創新就是建立現代化市場經濟製度,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這包括取消價格雙軌製,取消經濟特權,取消經濟壟斷,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貿易自由,限製特殊利益集團,糾正政府過度幹預,減少政府失效程度。
我們所提出的具政策建議包括:一是開放利率,向市場利率並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各類經濟活動主
享受公平競爭、競爭自由的基本條件之一。二是降低關稅稅率,取消非關稅貿易壁壘和外貿專營。三是嚴格限製壟斷,保證各類企業和各地方自由競爭、公平競爭。四是嚴禁
政機關經商,以“正稅養政”,實行官僚高薪製。五是嚴禁軍隊經商,以“正稅養軍”。
總之,我們提出以製度創新根治腐敗的建議,目的是以反腐敗保證改革開放與發展。不發展中沒有出路,但是發展不能以腐敗爲代價,以腐敗爲潤滑劑。我們認爲發展固然是硬道理,但反腐敗也同樣是硬道理。
《允許軍隊經商容易導致腐敗》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