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文選自《combating corruption:a review of selected legal aspectsof state practice and major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world bank,1999。原文有3.7萬字,這裏發表的是該文的節錄。
約翰·布拉德·馬斯 弗裏茨·海曼
多年來,人們對腐敗現象采取了容忍的態度,要麼對它漠然置之,要麼懷疑、甚至否認它的存在。但現在,腐敗現象已成爲一項認真的際行動所要打擊的目標。世界銀行、
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
際組織現在正設法限製行賄和其他腐敗行爲,而這些組織一度對行賄等腐敗行爲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反腐敗的努力越來越加強,結果形成了一個改革的運動。迄今,這場運動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就是經合組織關于打擊賄賂外
官員行爲的公約。
這項已于1997年簽署、目前正在接受34個家議會審批的公約將結束美
的孤立狀態,因爲美
早在1997年就禁止向外
官員行賄。發生在五六個
家的行賄受賄醜聞導致美
通過了打擊對外行賄行爲法。美
當時希望其他
家也會效仿美
,但這項法律卻被人嘲笑爲指導思想有誤的美
道德主義的
現,因爲其他
家的公司繼續利用賄賂的辦法贏得商業定單。包括德
和法
在內的許多
家甚至容許把行賄的禮金作爲營業費用予以扣除。美
還倡議聯合
通過一項禁止行賄的條約,但是這一努力失敗了。發展中
家僅把擬議中的條約視爲打擊多
公司的一個機會。
傳統的觀點認爲,行賄受賄是人類的本,自古至今一直如此。而且不管怎麼說,貪汙腐敗現象在發達
家還沒有達到使
力衰弱的地步。雖然貪汙腐敗現象在第三世界很普遍,但人們並沒有把它的盛行看做是有礙像印度尼西亞、韓
、馬來西亞和泰
這樣的
家經濟高速增長的因素。一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爲行賄受賄在管製過于嚴格的社會裏是進步的車輪的潤滑劑。
然而,在過去五六年裏,人們不再容忍腐敗行爲了。行賄受賄醜聞的沖擊到了世界的各個地區。在亞洲,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哈托在洶湧的示威抗議
中下臺了,因爲他拒絕實行改革,特別是拒絕就他的家族非法從與
家有聯系的企業中攫取的巨額財富采取行動。關于腐敗的指控在印度總理拉奧和巴基斯坦總理貝·布托敗給他們的對手一事上也起到了關鍵
的作用。在韓
,前總統盧泰愚和全鬥煥在他們接受韓
大公司巨額賄賂的消息披露出來後被關進了監獄。在日本,不計其數的政府高級官員和商界領袖在爆出醜聞後辭職。在拉美,受賄指控導致巴西總統科洛爾·德梅洛和委內瑞拉總統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被彈劾以及厄瓜多爾總統阿夫達拉·布卡拉姆的辭職。在墨西哥,卡洛斯·薩利納斯總統的聲譽由于他兄弟非法聚斂了巨額財富而受到玷汙。哥倫比亞總統埃內斯托·桑佩爾雖然沒有因他接受毒品卡特爾的賄賂而受彈劾,但他的政治權威因此受到削弱,他的
也在最近的大選中敗北。在意大利,米蘭地方行政長官提出的受賄指控導致統治意大利長達40多年的整個領導集團被推翻。西班牙首相費利佩·岡薩雷斯之所以下臺部分是由于涉及他的內閣成員的受賄醜聞。前比利時
防大臣、北約秘書長維利·克拉斯和捷克總理瓦茨拉夫·克勞斯的辭職也是由受賄指控弓!起的。去年,紮伊爾總統蒙博托被推翻,原因就是民衆對他的涉及數十億美元資金的腐敗行爲不滿。
上述例子盡管並不完全,但卻表明了一個世界的現象。
人們越來越不能容忍腐敗行爲是若幹政治壓力和經濟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冷戰結束的時代,政府運作更加開放,新聞采訪更加自由,檢察官和法官更加獨立。正如涉及歐洲。亞洲和南美洲的高級官員們的一系列腐敗醜聞所顯示的那樣,腐敗行爲現在很難隱藏。在經濟戰線,腐敗行爲阻礙了投資的增長和經濟的正常運轉,這種情況在俄羅斯、非洲和東歐非常明顯。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企業界領袖日益認識到,共同的、道義上站得住腳的規則是必不可少的。
最重要的是,人們認識到,腐敗是民主過渡、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公民們在利用抗議活動、選舉以及文明社會的各種機製要求改革。表明文明社會正在起作用的一個突出例子就是透明際。這個反腐敗組織短短5年內已在70多個
家建立起分支機構,而且正在與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密切合作。透明
際發表一份年度指數,就各個
家的腐敗狀況逐一作出評價。它還推出一系列的反腐敗計劃,其內容涉及采購改革、防止假公濟私行爲規則和信息自由法。該組織改變了公衆的看法,使經合組織的反腐敗公約得到公衆的支持。
經合組織是消除際腐敗行爲的供應一方即行賄行爲的理想論壇,因爲幾乎所有重要的
際公司的總部都設在經合組織的成員
。經合組織的反腐敗公約爲建立
際反腐敗
製打下了一個基礎。該公約禁止向外
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門的官員行賄,無論這些官員是任命的,還是經選舉産生的。該公約也適用于政府控製的公司和
際組織的官員。該公約不僅禁止通過行賄的手段取得定單,而且禁止在像環保許可證、稅務和海關這樣的管理程序和司法程序中行賄。該公約要求製定嚴厲的懲罰措施;建立會計和審計製度,以防止賬外賬戶;相互提供法律授助,包括引渡。
同通過多邊談判達成的任何協議一樣,上述公約也有其不足之。其一是它未能禁止對外
政
、政
官員和候選人的不適當贊助。經合組織的反行賄工作小組目前正在研討這個問題,以便在1999年采取新的行動。今後可以在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作出改進,但各
議會不能因此而推遲審批該公約的時間。德
和法
已經表示,一旦該公約准備就緒,它們就會終止向外
官員行賄減稅的做法(丹麥、挪威、波蘭和荷蘭已經采取這一步驟)。就經合組織而言,它將設法讓其他非經合組織
家也遵守這一公約。1998年年底,很可能會有足夠多的
家簽署該公約並使之生效。雖然這將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但還需要采取兩個步驟使該公約産生實際影響:一是各
議會必須立法使該公約的條款成爲各
有約束力的法律,二是必須製定出各項旨在執行反腐敗法律的計劃。
直到不久前,世界銀行和其他際金融機構還很少注意腐敗問題。顯然,它們認爲這是個政治問題,超出了……
《打擊國際腐敗行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