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王任叔>超越魯迅

超越魯迅

王任叔作品

  《自由談》複刊還沒到十天,而魯迅先生逝世兩周年紀念又臨在我們的面前了。

  人都知道自由談和魯迅先生的關系,編者接編《自由談》以來,朋友間首先給我的批評和意見是,“應該多登些魯迅式的雜感文字”。然而魯迅不世有,而《自由談》還得“談”下去,這使我在今天益發感到這一文化巨匠的死去,對于中guo文化界損失的重大了。

  魯迅的精神固然是部分地活在人們的心裏,但魯迅的藝術的戰鬥力,卻沒有看到活在後一代人的筆端,這是誰的過錯呢?難道我們真讓他的死,帶去我們的一切,使前無古人,而後亦無來者嗎?在魯迅先生翻譯的有島武郎的《與幼小者》的小說裏,曾經有這樣的一節話:你們倘不是毫不顧忌的將我做了踏臺,超過了我,進到高的遠的地方去,那是錯的。

  我可以斷說,魯迅先生期望于後一世代的,正也抱有這樣的心境。然而我們竟讓魯迅先生這一心境,寂寞,冷落,而終至于委爲塵土嗎?不,我們一定得大聲的叫出:“超過魯迅!”

  這是每一個文化人所應自勵而勵人的!

  魯迅之所以爲魯迅,決不是偶然的。學習魯迅,並不是爲了“追隨”或“並駕”,而是爲了“戰取魯迅”。那麼我們看一看魯迅先生一生的學問,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戰取呢?

  六百萬字的《魯迅全集》,現在是展開在我們面前了,我們好容易浏覽了過去,但作者每一字每一句所下的心血,那真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只要一展開他那手抄的《古小說鈎沈》,《會稽故書雜集》,《嵇康集》,看到那裏面一筆不苟的字迹,我們就可知道魯迅對于任何一種學問的刻苦磨練的功夫。而我們呢,以皮毛爲豐肉,以躐等爲幸進,到頭來,從不免自示空虛。

  魯迅固然是勇于和惡勢力戰鬥的,但他又勇于自鬥。記得他在一篇文章裏說起過:在他翻譯新興藝術理論時,有幾chu,仿佛觸著了自己的瘡疤,但他還咬著牙譯下去。

  他在《二心集》序言裏說:“我說些自己的事,怎樣在碰壁,怎樣在做蝸牛,好像全世界的苦惱,萃于一身,在替大衆受罪似的:這也正是中産的智識階級分子的壞脾氣。”

  只有有自知之明者,才能知人。而只有能與自己鬥爭者,才能與人鬥爭。然而,我們呢?

  魯迅是毫無隱蔽的披露了自己的心境,要說的話,總得說出,這就成了他的深刻。

  將事實的真相,掩飾于世故之下,于是人們的見解都成爲庸俗。正如魯迅先生在論諷刺文學中所說,所謂諷刺不過是現實的真實的暴露,而人們卻以此爲諷刺了。魯迅先生就是個真實的說教者。

  魯迅先生最討厭的是專在背後嘁嘁嚓嚓的人們。有理說得清,而無理可說者,卻在背後嘁嘁嚓嚓了。在《答徐懋庸並關于民族抗日統一戰線》一文中,有說,這些人“往往不過是將敗落家族的婦姑勃溪,叔嫂鬥法的手段,移到文壇上。

  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she,決不在大chu著眼。“……但是,這現象僅限于文壇嗎?不,在我們的左右,在我們的前後,都有這樣人。我們所要的是”打開天窗說亮話“,而另一 些人所要的,卻是”三根椽下搬是非“。于是是非莫明,而中guo也將亡在這一輩人的手裏。

  有人說魯迅善放暗箭,魯迅先生回答道,放箭的人站在這裏呀,哪得說“暗”呢!

  只有那無理可說的人,那只好不抛頭露面放暗箭了。……這一切刻苦的精神,這一切戰鬥的手法,都是我們學習魯迅,戰取魯迅的必要條件。而不畏強權,不避強敵,不依附于豪貴而歪曲事實,敢說,敢笑,敢作,敢爲,以服務的精神,沒身于事業,學問,民族,guo家,那將總有一日,以我們自己的力量,繼之以我們的子孫的力量,而超越魯迅!

  “我們倘不是毫不顧忌地將魯迅作了踏臺,超過了他,進到高的遠的地方去,那是我們的錯!”

  這該是我們今天紀念魯迅應該記住的話!

  選自1939年7月世界書局《橫眉集》初版本

《超越魯迅》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王任叔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