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陳村>養著又何妨

養著又何妨

陳村作品

  最近,讀到王蒙先生的發言:“guo家把作家養起來的辦法,流弊很大。一個真正的作家不會爲金錢而放棄寫作。”這使我想起王蒙在三年前,就同一問題所作的另一次講話:“但遺憾的是,我們的‘大鍋飯’製度,竟然包下來一些不愁柴米油鹽,不爲生計奔波的作家藝術家,他們可以有暇去構築尖端透頂的理論和口號,不斷升華一些連西方資本主義guo家的作家也未能升華的絕妙理論,真有些滑稽。”前後一看,王蒙的主意是一貫的,代表著社會上的一些看法。

  這樣看問題當然很先進,然而立論的根據不對。以我爲例,工作二十多年,有幸獲得副高職稱,每月的標准工資是一百多元,連女兒的獨生費約三百元。家有兩張嘴吃飯,此外還盡一點孝道。據報導,上海居民去年月人均支出二百七十多元。可見,即便是被流弊很大地養起來了,其柴米油鹽至多也不過是稀粥的shui平。當然,我無意哭窮。我還是可以吃上一點幹飯的,這是因爲自知不是進了養老院,自己還是要養養自己的。

  說起來,本人也是有讀者的作家。某出版社近來的一次讀者調查,我的一本待出版的書忝列受歡迎之首。然而還有五年前就交稿的書,已壓成紙型的書,至今不被出版。交涉的結果,出版社說是同意退稿,退稿費千字三元。三十萬字的作品須用一千張稿紙,值九百元。因預支過一千,須倒找他們一百元錢。轉載我作品的書籍報刊,向來極少主動付酬。甚至本市的講法製的報,雖去信詢問連個說法都不給。如都要我去打官司,那就真的要guo家養起來了。

  我想,這也是中guo今天的出版現實。有這樣的特se,才有“養起來”的特se

  在這種情形下,把作家完全抛入市場,無疑損害中guo文學。我從沒聽見有人對專業工人專業運動員提出過看法,唯獨作家這一行常常招人物議。從曆史看,當年的右派作家,雖經受挫折仍能苟延殘喘,靠的就是一口大鍋飯。即便像《爸爸爸》這樣的公認的好小說、像馬原那樣公認的好作家並沒有得獎,事實上,今天中guo文壇上的好作品,大多數是由我們專業作家寫出來的。那些好作品的印數,極少超過七千冊,並且越印越少。王蒙同志幾年前一再表示要帶薪離職寫作,並在去職後寫出受人關注的作品,想必也是認識了專業作家的好chu呢。

  說“一個真正的作家在再大的困難面前也不會動搖”,那是太樂觀了。我們至少有“文革”的經驗,真正的作家全都動搖了。盡管目前有些紛亂,我想,我們還是應該說一點樸素的話。如果人們不能爲金錢而放棄寫作的話,他們只好去爲金錢而寫作了。

  1992.9.25

《養著又何妨》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陳村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