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陳村>新觀念的滲透——簡析《少男少女,一共七個》

新觀念的滲透——簡析《少男少女,一共七個》

陳村作品

  中篇小說《少男少女,一共七個》是一部值得肯定的作品,就其反映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來說,是近年來中學生題材的文學作品中不多見的。作者不僅很真實地描繪出了一群高中複讀生的思想和生活狀況,而且在藝術上有自己新的探求。

  小說中出現的七個中學生都是十八、九歲的青年,高考的失利使他們承受著精神上的巨大壓力,他們感到再依賴父母安閑地生活是一種羞恥,于是他們紛紛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他們在複讀的過程中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寨子”,他們渴望著從父母的翅膀下面飛出來,他們希望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前途。作者正是極其敏銳地捕捉住了這群中學生身上存在的自立的意識。

  自立意識是八十年代青年一種典型的社會心理,特別是高考複讀生,chu于人生的關鍵時期,這種意識表現得更爲強烈。在小說中三菱的形象就是這種意識的最充分的ti現:三菱“想過許許多多,就是沒想過在家待業”;他認爲父母都有一種“關心慾”,而這種過度的關心常常是束縛了青年人的手腳和思維,使他們難于適應社會;他討厭那位老是擺出“我爸爸”的負片,認爲一個青年人要想有出息,應該自己依靠自己,“最要緊的是做個樣兒給人瞧瞧。”三菱這個人物我以爲是小說中寫得最成功的一個,這不僅因爲在三菱身上ti現出了整個作品的意旨,更主要的是作家對這個人物極有分寸的藝術把握。三菱是一個有著自己個xing的青年,他敏銳、活潑、機智、能幹,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和判斷力,作者對此作了充分的描寫,但他畢竟是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在思想上、心理上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例如他對一些人和事就采取了一種偏頗的態度。作者也讓這些流露出來,加以藝術再現,因而這個人物給人的感覺是qin切的,真實可信的,有一種xing格美。相形之下,作品中的其他幾個人物塑造得要遜se一些,特別是負片這個人物有著比較明顯的漫畫化迹象。

  一般來說,近年來描寫中學生的作品常常給人以單薄之感,它們缺乏的是生活的容量和思想的深度。而陳村的這篇作品則獨辟蹊徑,作者對中學生的生活特別是中學生的心理有深刻的了解,因而這部作品給人一種厚實的感覺。作者沒有把描寫的重點放在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上,而是把鏡頭移向中學生的業余生活及其內心世界;沒有把筆下的幾個人物局限在一個固定的場景裏加以展現,而是把他們放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加以透視,這就使得整部作品不一般化,從而熔鑄進了相當豐富的生活內容。當然,作者寫社會是有所側重的,他主要是想表現出八十年代新的社會觀念對青年的滲透,例如小說中描寫的三菱去藝術系當模特兒、阿克發棄學經商、阿反去作時裝模特兒以及出現的中學生早戀都是新的觀念滲透的結果,而這種滲透最明顯的是經濟意識的滲透。這種滲透既造成了作品中的幾個中學生身上鮮明的時代特征,同時又是他們與家庭、社會産生矛盾的根源所在。從這一點上來看,我以爲作者對生活的把握和反映是相當深刻的。

  生活是藝術之源,沒有生活便沒有藝術。《少男少女,一共七個》的語言就是完全生活化的。陳村同志創造了一種完全屬于自己的語言,這種語言不故作姿態,而是大膽地貼近生活,它生動、活潑,甚至于有些調皮,而這正適合于表現中學生的個xing。這種語言有時是貌似認真,其背後卻隱藏著譏诮,有時又象是滿紙诙諧,其意圖卻在于闡發哲理。這種語言有一種磁xing,能很快地吸引讀者,又有一種張力,給讀者以思索的余地。

  這篇作品的故事xing並不強,有些地方實際上是一些片斷的組合,但是由于得力于作者語言的功力,作品的可讀xing很強。整部小說注重主觀的抒發,通篇以三菱的第一人稱進行結構,使作品更具有中學生自己的特se,也使得這篇小說塗上了一層迷人的se彩。

  (原載《文學月報》1985年第9期)

《新觀念的滲透——簡析《少男少女,一共七個》》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陳村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