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阿英>周作人詩紀

周作人詩紀

阿英作品

  

  光緒甲辰(一九○四),先生二十歲,日俄戰爭開始。四 月,在雜志《女子世界》第五期,發表七律二首,署“會稽萍雲女士”,題《偶感》:迅急風chao催大夢,主人沈醉兩昏昏。

  三千年代文明guo

  百萬同胞孟密魂。

  黃鶴徒傳風鶴警,

  黑奴猶是帝王孫。

  淒涼讀盡興亡史,

  東亞名邦有幾存?

  亡guo遺民劇可哀,

  蘇門銅獲盡塵埃。

  不堪故guo歌禾黍,

  莫向昆明話劫灰。

  大地山河如夢裏,

  王孫芳草循天涯。

  中原不少羅蘭輩,

  忍把神州委草萊。

  又有《題俠女奴原本》二律,載十二期,有“一誤何堪再誤來”,及“請君入甕已堪傷,灌頂醍醐那可當”,“多少神州冠帶客,負恩愧此女英雄”諸聯。兩題雖未盡激昂,然慷慨之情懷可見,此時之先生,固一愛guo之志士也。

  民guo八年(一九一九),先生二十五歲。時已改作新詩,得數十首,輯爲《過去的生命》一秩行世。《小河》一篇,尤爲當時文壇推重,蓋完全反映五四期間新力量向舊社會沖決之精神也。有《兩個掃雪的人》,載雜志《新青年》六卷三期,有警句雲:一面盡掃,一面盡下,掃盡了東邊,又下滿了西邊;掃開了高地,又填平了窪地。

  粗麻布的外套上,已經積了一層雪,

  他們兩人還只是掃個不歇。

  完全反映著爲社會改造努力者之堅決,能耐,忍受一切的苦。此亦爲當時名作。十五年後之先生,是已成爲一有力之社會改造家,中guo新文學運動之推動人矣。先生一生,此其黃金時代也。

  民guo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先生五十歲。有名之五十自壽《偶作打油詩二首》,出現于文壇。用原稿製版,首揭之雜志《人間世》創刊號,並有劉複等和作。先生詩雲: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將袍子換袈裟。

  街頭終日聽談鬼,

  窗下通年學畫蛇。

  老年無端玩骨董,

  閑來隨分種胡麻。

  旁人若問其中意,

  且到寒齋吃苦茶。

  半是儒家半釋家,

  光頭更不著袈裟。

  中年意趣窗前草,

  外道生涯洞裏蛇,

  徒羨低頭咬大蒜,

  未妨拍桌拾芝麻。

  談狐說鬼尋常事,

  只欠工夫吃講茶。

  按先生于民guo二十年(一九三一),亦有一詩,不爲人注意,題爲《夢中得》,詩雲:“偃息禅堂中,沐浴禅堂外,動止雖有殊,心閑故無礙”,證其前生爲一“老僧”。《打油詩》之作,距《兩個掃雪的人》又十五年,由于種種客觀條件,先生原先之精神,變爲“含悲淚”,不得已而談狐說鬼吃苦茶矣。

  民guo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先生五十四歲。平津于昨年(一九三七)秋淪陷,先生報友人書,囑勿忘北方有蘇武。不意一年未屈,蛻變竟生,先生已舍棄其“袈裟”榮任“新貴”矣。既言論之俱在,複照片之赫然,余縱愛先生,然亦只能“痛割”。故略輯先生過去詩篇,成茲詩紀,以示先生一 生經過,兼示事變之來,決非偶然。並系以不講韻律之小詞曰:三十年前志士,五四而後名流。

  如今腼顔竟事仇,

  不顧萬年遺臭!

  說鬼談狐何礙,

  坐禅吃茶無妨。

  奈何花樣可新翻,

  落個漢jian下場?

  一九三八年一月廿五日

  原載1938年5月27日《文彙報》,(署名鷹隼)

《周作人詩紀》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阿英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