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旅社這樣的名詞一提上口,立刻湧上心來的是新式的華貴,如果換個野店,便另是一種情趣喚起來了。像山村老翁頭上的發辮,像被流沖空的古岸,時代至今還把野店留個殘敗的影子。
雖然說是野店,它所依傍的卻是大道。幾間茅草小屋,炕占去了每間的大半,留下火鐮寬的一點空隙好預備你上下,這兒是大同世界,不問山南的海北的都擠在一堆,各人向著同伴談論著,說笑著,沒有“莫談事”的禁條貼在頭上,他們可以隨便放
的吐泄,東家的
西鄰的狗是要談的,日本鬼子也是一個題目,因爲他們中間就有許多是從東三省被迫回來的,一個小被卷是財産的全部。
房間少了,得想個法安客人,吊鋪像都市的樓房便懸起半空了,在上面睡的人錢可以略省一點。照例,店裏得有馬棚,大門口豎一兩根柱子,等到轎車兩把手車或小車,載著什麼人從這
奔來,─—前面打著紅布旆的是新嫁娘,不就是青春的婦女走
戚的;癡胖可笑油光照人的是買賣家。店家小夥計見車子近了像熟主顧似的幾步搶上前去替人家卸牲口,把它們──毛驢,或是騾馬牽到馬棚裏去,它們一點不認生的隨著他,用尾巴打打後身,哙哙幾聲表示疲倦。
這是上等客,如果是住宿的話,單間屋得給他們特別預備。客人剛把個倦極的身子投到炕上,小夥計肩上打一塊破黑爛布便進來了,要是擦臉,他立刻便把一小泥盆打到你臉前,要肥皂要一條白手巾是太奢望。
“先生們做個什麼飯吃?”這回該他問你了。
“有什麼?”
“有大餅,有豬肉炒白菜,有熟子。”如果你接著再問一句:“還有什麼?”那小夥計一定會閉起嘴來。願意喝好茶的話得特別聲明,不然一個大子的茶葉末喝過幾十個人以後,還會再沖上一點白開
給送過來。所謂好菜也不過是幾個銅板一兩的大紅袍,一毛一兩的貢尖這兒不下貨。
等茶喝你得要有耐。白
有大鐵鍋煮,沖茶可不行。一根—根的草對准一把洋鐵壺底挑著燎,你如果不是一個趣味主義者,時節再是炎夏,你一定等得
尖上生刺,跑到外面去避一避辣眼的濃煙。
晚上,任何一落太陽就躺下,敢保你不會一沾席就如願的變成一塊泥。夏天的蚊子,臭蟲;冬天的虱子和跳蚤最喜歡和客人開玩笑。哼哼著叫你清醒的亨受—個客夜,身上留點傷痕做一個追憶的記號。還有馬棚的牲口也怕主人誤了行程,半夜裏叫一陣,用蹄子打地咚咚的一陣。當睡夢將要主有了你的臨明的那一刻,店門唿隆一聲。接著小夥計的腳步動靜了,一睜眼,微白的曙使你再也朦胧不得了。套上車子,披一身星光,冒著晨風,朝曦把人引上了征途。
“聲茅店月,人迹板橋霜。”回頭望望這一副大紅門聯。意味夠多長呢。
門口—個破席涼棚撐著夏天的太陽,爲著什麼東西奔跑的行人走在這串著天涯和故鄉的熱土的道,望著這涼棚象沙漠中的人望見了綠洲。三步並成一步趕上來,卸下身上的負擔,扪下沾著汗的檐溜般的布眼罩,坐在一條長凳上用草帽或是手巾扇風。幾碗半冷的殘
的茶
澆下去,馬上從身上湧出來,各人身上背著一身花疏的
涼。設若有一個象蒲留仙一樣的人物,夾在這雜
的隊伍裏,每個人你借給他一把蕉葉,那麼一部聊齋會很快的集起來。
這些人,象未有哇一般,在這兒留—個腳印,便飛鴻似的去了,沒有留戀,沒有感傷,在未來的時候,他們也沒想到會挂這一翅膀。不是白喝,臨走總得留下幾個錢,百二八十是他,三百二百也是他,主人不會嫌太小,夥計也不會說一聲謝謝。但當你起身以後,“再來!”這一句淡淡的話每回是不會忽疏的。
野店的常主顧是車夥子。他們到遠一點的地方去運貨販賣,去的時候帶著本鄉的土産。這些車子往往成群成幫,隊伍展得老長,道上的一帆塵土是他們的旗號。一走近了店口,把車子一,用披手擦去了臉上的汗,弓弓著腰很自然的踏入了店門。因爲太熟照例有稱號,姓王的是王大哥,姓李的是李二哥。小夥計牽牲口倒
忙亂一起,住一會,叫一袋旱煙把粗氣壓下,飯上來了。半斤一張的大餅,包著大塊肥肉的包子,再要幾頭大蒜,一塊還沒鹼變
的老白菜幫子。吃起來有點可怕。不,不能說吃,應是說吞。看那個勁,餅如果是鐵的,肚子一定變成熔爐。飯後爲了消暑,走到
甕邊去,捧著大瓢的生
往下灌,聲音咚咚的可以聽好幾步遠。“掌櫃的算賬!”這是一閉眼的午睡醒來後的第一句話。外邊算盤珠一陣響,幾吊幾百幾十幾,小夥計一口喊出來,接著是查銅子的聲音,一把掌錢接到手裏,含著笑走到財神位前,不遠不近向大粗竹筒內一擲,嘩……啦啦……果真是錢龍彙海了。
這些老主顧來到店裏若是逢著佳節,─—端陽,中秋,元宵,不用開口,半壺白幹,四樣小菜碟便送到眼前了。喝了不夠,還可以再開一回口。不打錢,這算主人的一點小意思,不要看這是小節,主人的大量與吝啬往往作爲客人去留的關鍵。誰不願用百年不遇的一壺酒去做招徕的幌子?
秋天,連線的雨把一個遠道的客人困在野店裏,白天黑夜分不開界限。悶悶的用睡眠用煙縷打發日子。風挾著雨絲打進紙窗來,臥著,從眼縫裏閃進來一片
暗,粗人就算是不善于愁,—只孤鴻也難免于淒涼。等著,
中灼火的等著,等到雨絲一斷,也是第一個把腳印印在泥上的人。野店被撇在身後象撇了一個無情的女人。
時間把什麼都變了。有了汽車轉眼可以百裏,“夕陽古道瘦馬”的趣味算完了,有錢的人誰也不願再受轎車的折磨,野店的客人因此稀少了。加以年頭不對,關東客全成了窮鬼,向四方逃難的倒很多,然而他們走店來頂好不過喝一壺白開。野店是詩意的,然而今日的野店成了時代頭頂殘留的一條辮子了。
七月六日于濰縣一小旅舍中
《野店》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臧克家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