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臧克家>“六親不認”

“六親不認”

臧克家作品

  要好的朋友許久會不到面,乍見之下,不知是高興還是抱怨,總是意味深長地微笑一下,跟著是這麼一句:“真是‘六qin不認’了。”

  多年相交的知心朋友,除了偶爾在會場上遠遠地打個招呼,經年不見是常事。共同住在一個城市裏,而“老死不相往來”,“咫尺天涯”,語不虛妄。

  爲什麼朋友成了“參”“商”?是不是在過去黑暗反動的統治下,大家“相濡以沫”,朋友之間,容易聚在一起披肝瀝膽,慷慨抒懷,而今天情勢已經大不同,就不需要這樣了呢?

  我看不是的。人人覺得生活裏缺乏一種東西,好似花兒缺乏露shui。生活得緊張,也生活得幹燥。在工作之余,在病痛之中,在春秋佳日,在風晨雨夕,多麼需要有個知心朋友來開懷暢談啊。談一談個人的情懷,談一談工作計劃,談一談過去和未來……可是,朋友在心上,不在眼前。

  “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也沒有那種閑情逸致了”。是,忙是夠忙的了。工作忙,開會忙,聽報告忙,作檢討忙……真是人人忙得個“不亦樂乎”。可是,忙不是惟一的牆可以把朋友長久地隔開。

  我覺得,友誼的花朵,多半是由于氣候的關系,開不出來。

  在舊社會裏講“交情”,在新社會裏講“同志關系”。本來“同志”就應當包括相qin相愛的情誼,但是實際上卻不完全如此,甚或完全不如此。好似“同志關系”只是冷冰冰的工作關系,而朋友才可以彼此揭開心song,傾泄熱情。所以有人接到朋友的信,看到上款只寫自己的名字下邊綴上兩點或稱兄道弟,便認爲qin切而心中暗喜,如果被稱爲“同志”,便覺得一般化,一陣冷淡感覺掠過心頭。

  在全guo解放初期,一般知識分子,還是尋qin問友,熱情率真地相互交談,把心底事傾倒在朋友面前。這裏邊有個人主義的牢騒;有自由主義;說不定還有反動思想。那時候,大家愛說,赤躶躶表現自己。幾年來在一些運動裏,友朋間的這種“傾談”有的上了“材料”,甚或望風捕影,窮追其中的“微言大義”。于是,許多知識分子“逢人只說三分話”了。在“肅反運動”剛過去時,我聽到許許多多人異口同聲地說“今後除了工作關系上的必要接觸,斷絕一切往還!”這話說得很決絕,但也很沈痛!

  人是感情動物,生活裏除去友情,不像陷了個大窟窿?有人說:“dang員是不講感情的。”dang員辦事應該遵守dang的原則,不徇私情,但是“dangxing”可能成爲和“感情”牴牾的一種東西嗎?說這話的人,當然是未免以少數概括全ti的偏頗,這可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有些dang員冷若冰霜,可敬而不可愛。用這樣態度去向dang外交朋友,等于要用冰棒去敲出熱情。

  現在的情況變了。雖然是“乍暖還寒”,但春意畢竟是來在了心上。“百花”不僅要放在紙面上,也要放在口頭上。即使放出牢騒,放出自由主義,總比禁锢在心頭好些。解凍的春風吹來了,友誼的花朵,開放吧。

  原載《人民日報》1957年5月3日

《“六親不認”》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臧克家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