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尼采出生于勒肯的一個牧師之家,他自幼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纖弱的身
使他總是有一種自卑感。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尋一種強有力的人生哲學來彌補自己內心深
的自卑。尼采的哲學打破了以往哲學演變的邏輯秩序,憑的是自己的靈感來作出獨到的理解。因此他的著作不像其他哲學家那樣晦澀,而是文筆優美,寓意隽永。有人稱,尼采與其說是哲學家,不如說是散文家和詩人。尼采富于影響的代表作有《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超越善與惡》以及《權力意志論》等。
尼采曾因向自己的意中人求婚受挫而對女放棄了任何希望,于是他就開始拼命攻擊女
,與此同時,爲自己大唱贊歌。在他的自傳《瞧這個人》中,他的自吹自擂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我爲什麼這樣聰明?”、“我爲什麼這樣智慧?”、“我爲什麼寫出這麼多的好書?”,竟成了這本書的主要章目。
尼采進一步發展了叔本華的非理主義傾向,他用權力意志代替了叔本華的生存意志,並試圖把叔本華的消極絕望的悲觀主義改造爲積極樂觀的行動主義。其哲學的意義主要
現爲對西方文化的兩大支柱—理
主義和基督教的批判。
尼采給西方文化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震動,在他之後,人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理直氣壯地以“理”動物、“道德”動物自居了,人的虛榮、鄙俗、僞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剝落在人前,讓人無地自容。人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權力意志—這個被掩蓋已久、被壓抑已久的人
中最深刻的東西,無論你是去極力地否定它還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會感到內心的震顫,這就是尼采哲學的威力所在。
與叔本華一樣,尼采在去世以後,其哲學才受到人們的重視,他的權力意志哲學和超人哲學對德社會乃至世界都産生了巨大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赴前線的德
士兵的背包中有兩本書是最常見的,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的強權思想對希特勒的影響也是衆所周知的,其中有一句格言爲希特勒終生恪守:“強人的格言,別理會!讓他們去唏噓!奪取吧!我請你只管奪取!”尼采和希特勒都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不同的是,尼采的瘋狂是學者型的,只停留在口頭和字面上;而希特勒是一位實踐者,他把前者的思想付諸于實際行動。
《作者簡介》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尼采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