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董會平>尋找

尋找

董會平作品

  我算是嘗到了閑居的苦味。

  從農村調回城市,我一直在家裏等分配。

  在鄉下的風塵裏滾了十年,城市對于我來說,已經變得陌生了,我幾乎沒有什麼熟人和朋友。

  父qin上班去了,meimei上學去了,我一人在家無聊地翻著新到的雜志,但很快就坐不住了。我又胡亂地翻了一陣抽屜,然後在空空的五間屋子裏轉了一回,最後站到窗口。

  從這三樓的窗口,一直可以眺望到遠chu的紫金山,那巍峨的山feng在春天的陽光下,呈現出生命力的綠se。就是在這feng頂上曾經飄揚過我們少先隊“星星火炬”的旗幟,……

  最近我總愛在逝去的歲月裏徜徉,尋找童年給我留下的夢一樣美好的記憶。這也許是對目前這種孤獨寂寞和充滿著等待的生活的一種逃遁。

  樓上的收音機響了,女聲獨唱——羅馬尼亞民歌《照鏡子》。

  大概是一種女子的本能吧,我來到鏡子跟前。我看著鏡子裏的我:眼睛很大,但周圍卻刻著令人沮喪的魚尾紋。青春的紅暈仿佛永遠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黧黑的顔se。不帶一點卷曲,垂直搭在兩鬓的短發也很不入時了,我自欺欺人地扭過頭,但目光卻觸到了chuang頭櫃上meimei的大照片。她那俊秀jiao美的臉上漾著甜甜的微笑,卷曲的劉海,卷曲的辮梢,這是一九七八年女大學生最時興的發型。

  窗外的歌聲更響了:“看我長得多漂亮,誰能說我不漂亮?……”

  我關上窗戶,有點黯然神傷。

  爸爸對我說過:“小亮,你已經快三十歲的人了,總該有個生活的歸宿了。”

  我懂得這話的全部含意,不過我一點也不想主動行動,我最近曾讀到一篇小說,是寫一個與我年齡相同的女知識青年,怎樣在情場上到chu碰壁的故事。我爲那個女主人公的遭遇而憤憤不平,但聯想到自己,又不寒而栗。

  十年前,我也是個眉清目秀的少女,可是那時,我卻爲自己容貌而羞愧,因爲我周圍那些農村姑娘都是臉se黑紅,身材粗壯,我認爲這是勞動者的美,而自己的白皙、苗條則是養尊chu優的象征。于是我三伏天下田,也不戴草帽,yi袖、褲管也卷得高高的。很快,田野的陽光和風土徹底改變了我的模樣。

  現在是後悔的時候了嗎?我不願肯定。

  也許現在進入了輪到我mei——小娅她們神氣的時代了。她們在許多方面比我們強。小娅是大學外語系的走讀生,她已經能說流利的英語,據說還是標准的“bbc”音。

  jiejie是不該對meimei嫉妒的,我暗暗告誡自己。

  父qin不止一次地嘀咕,家裏少一個精明強幹的小夥子,你看,電燈的保險絲斷了,也要打電話給行政chu;液化氣瓶空了,總要請鄰居小夥子幫忙。父qin是有著四十五年dang齡的老dang員,但畢竟也是該做外公的老年人了。

  晚上,一家人快快樂樂地圍在一起,談談報紙上的新聞;看看電視播放的新片子,這種溫暖的家庭氣氛,是我過去在鄉下,帶著渾身汗酸味,倒在吱吱嘎嘎的竹chuang上,帶著一種渴望的心情懷念的。我曾幻想過那參加到我們家庭組織中來的小夥子,甚至還幻想過家裏將增添一個聰明而淘氣的小男孩,他用蠟筆在牆上畫誰也沒見過的動物;揮著玩具手槍“襲擊”他的外公……,女孩子(也許我不應該這樣稱呼自己)總愛在自己的腦海裏編織這些生活的美夢。

  可是我並不是那種感情澎湃的女子,meimei也說我對生活太冷靜,缺乏熱情。也許是這樣的,因爲我確實喜歡以純理xing的態度思索自己身邊的生活,回南京一個多月,開始我沈溺在喜悅和恬適之中,但現在一想,我又覺得生活中少些什麼,自己也好象整日裏尋尋覓覓,然而究竟在尋找什麼,我也茫茫然說不清楚。

  不過我很難肯定,我是在尋找父qin所說的生活的歸宿;在尋找我自己編織的那些美夢。

  我不想結婚,不是不願意結婚。

  我活到這麼大,還從來沒有戀愛過。不過我的心裏並非從來沒有男子。就象世界名畫都收藏在魯佛爾藝術宮一樣,我心靈世界最神聖的地方,也有一個男子。

  他名字叫喬曉陽,是一個烈士的遺孤。文化大革命中是我們紅衛兵的領袖。cha隊落戶,我們在一個大隊。後來他參了軍,但不久就被做爲現行反革命關進了監獄。

  我對他的感情是純真而專注的,但是我不承認我對他的感情等于世俗的那種愛情,那種愛情是自私的、不牢靠的。

  我一想到他,就激動起來,他現在出獄了嗎?在南京嗎?我爲什麼不去找找他呢?

  鬧鍾響了,是做晚飯的時候了,我從沈思中清醒過來。撥鬧鍾也是小娅想起來的花樣。因爲我有兩次看書,忘記了燒飯,所以她每次上學之前,總要把鬧鍾撥好。

  鬧鍾是響了一會兒,可我還是懶得動。也許是造物主把我身ti內的染seti排得不夠精確,使我天生就缺少一種女子的氣質。比如做針線,不出三分鍾,我就戳破手指;再比如燒菜,只要樣數一多,我就會把廚房搞得一塌糊塗。不過燒燒日常飯菜,我還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現在因爲我在家,爸爸和meimei能回家吃上現成飯,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我終于決定,明天出去找找老同學,打聽打聽喬曉陽的下落。

  帶著決斷後的輕松,我理好書桌上亂七八糟的書,向廚房走去。

  我出門跑了兩天,找到幾個老同學。只有一個知道喬曉陽的一點大概情況。說是前幾年已經判chu了死刑。後來又說是自殺。這雖然都是我預料之中的,但我還是悲哀了很多天。

  櫻花開了,又謝了,天氣慢慢暖和起來。

  星期六的晚上,小娅告訴我,她明天要和幾個朋友去中山陵郊遊。吃過晚飯,她就爲明天的野餐忙開了。她把前汁魚罐頭、shui果罐頭收進書包,又在食品櫃裏搜起甜食和糖果來。她忙得顛顛的,嘴裏還哼著圓舞曲《藍se的多瑙河》的旋律。

  我沒有幫她忙,陪著爸爸在看電視。

  她收拾完畢,也坐下來和我們一起看電視。嘴裏仍然漫不經心地哼著圓舞曲。

  爸爸不悅地瞪了她一眼,命令她閉上嘴巴,因爲他要聽電視裏馬連良的《借東風》。

  小娅不買帳,一邊繼續哼著,一邊跳起來,不屑地拂袖而去了。

  我和小娅睡一個房間,平時睡覺前,我們總要躺著說一會兒話,但這天晚上,小娅一句話也沒說,好象在考慮什麼。

  早晨,她從被窩裏坐起來,突然問我:“小亮,你也和我們一起去郊遊嗎?”這大概是她昨晚睡覺前一直在考慮是否向我提出的問題吧。

  我沒有立即回答她。

  小娅非常周到地給我留下了思考的時間,她跳下chuang,……

《尋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尋找》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