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馮骥才>石頭說話第2小節

石頭說話

第2小節
馮骥才作品

  [續石頭說話上一小節]姜雪桃,老孔頭自己返回村辦公室,和村幹部們研究明兒怎樣接待那些日本人。一個話題開頭沒說上幾句,王有福就找來了,說姜雪桃在屋裏用腦袋哐哐撞門板,弄不好要出人命。老孔頭趕去開門一瞧,他被自己逼出來的這個場面驚呆了。只見姜雪桃五花大綁站在屋中央,嘴上塞一團布,蓬頭散發,渾身是土,腦門子上全是血!老村長陡生強烈的內疚,一屈tui給姜雪桃跪下來,流著淚說:“雪桃,我這麼待你,我造孽!我老孔頭對不住你,對不住你爹娘,對不住叫鬼子弄死的鄉qin們,也對不住我自己的爹呵!我知道你有理,我要是你,也會跟你一樣。可是,我、我、我,全村人的日子扛在我肩膀上呵!咱們祖祖輩輩--甭說祖祖輩輩--現在老俞家還缺yi裳穿哪!他娘當年不就是沒yi裳穿,在屋裏地上挖個坑藏身子,害骨頭病疼死的?要不是縣領導給咱找的這道兒,咱哪知道山溝裏那些糟石頭叫麥飯石,原個兒運出去就能賣錢!這東西可就是人家日本人要,你說咋辦?這買賣真談成了,轉眼咱村不就富了?要是日本人不要,咱還得等到哪輩子?我知道現在村裏有人罵我漢jian,罵我怕鬼子,甘當日本人的孫子。我老孔頭的心氣得天天疼呵!當初跟他們打仗都不怕,現如今天下是咱的了,我怕啥?不就因爲咱窮嗎?我哪知道咱爲啥總窮?人家小日本打了敗仗爲啥反倒富了?愈窮愈受窮,咱不能再窮啦!雪桃,你甭總瞪著這雙眼,要死要活的,叫我害怕。等過了明天,你拿杠子打我,出氣,解恨,就是打死我也認了。現在只求你順我這次吧!我並不比你好受……”

  老村長這一番話,把雪桃說得掉下淚來。他以爲雪桃動心了,忙爬起身去把塞在姜雪桃嘴裏的布拉下來,沒想到雪桃仍然還是那句話:“叫我跟他們見一面吧,我擔保不會壞事的!”

  老村長歎口氣搖搖頭,轉過身帶著膝頭上兩塊黃土印子走出去。在屋外,他囑咐王有福和馬養山去給姜雪桃解繩松綁,燒shui做飯,好好待承,可要緊的還是鎖好門,千萬別放她出來。

  轉天,老村長開天辟地換了一身洋服。他這輩子哪沾過這號行頭?這裏裏外外的洋服,還是打一個在鎮上當飼料廠廠長的qin戚那兒借來的呢!穿在身上,不像yi服,倒像把他塞進一個緊繃繃、皺巴巴的袋子裏,那毫無用chu的領帶勒在脖子上喘氣都不順暢,松開了又像拴騾子的繩套;最不能忍受的是那雙不合腳的皮鞋,夾得腳生疼,好像叫狗咬住了,只好tuo下來,換上那雙自家的肥頭大布鞋。臨出家門,使shi布抹去鞋面上的浮土,剛擦得烏黑,風一吹又發灰了。

  一早,老村長又特意派人去叮囑王有福等人看好姜雪桃,這才放下心來,與村幹部們趕到縣城,迎接日本人的“經濟考察團”。這考察團一行六人,外加一位姓羅的中guo翻譯,由老村長他們陪同,乘一輛豐田面包車,出城入山,直奔盤山腳下的蓮花村。

  這幾個東洋人年歲都不大,團長年紀最大,看上去也不過六十左右。最年輕的一位白白淨淨,簡直像個大學生。在老村長眼裏,這些面孔既很陌生,又似曾相識。雙方見面時,對方張口是日本話,一聽這隔絕已久的話,那遙遠的一種凶厲與歧視,又使他感受到了,他隱隱地有種不快。

  盤山獨有的秋se總會給異鄉異客帶來興奮與新鮮。在紫se大山背景的襯托下,柿子樹tuo盡葉子,只剩下桔紅se滾圓的柿子,遠看像一棵棵樹挂滿了燈;黝黑的石頭間,清溪奔流,好似翻騰的冰雪;種植在谷底的莊稼蔬果已然拉了秧,新收獲的果實都搬進用石塊砌的農家宅院裏;金黃se的玉米鋪滿房頂,朱紅se的南瓜像一個個大壇子那樣擺在牆頭;鮮紅的辣椒一串串火苗似的挂在門窗前。這些顔se亮得照眼,鮮豔分明,撩人喜悅。秋日的山村,就這樣神奇地把大自然的生氣轉化爲一種蓬勃的生活氣息……車上的日本人都如醉如癡地欣賞風景,啧啧贊美,興奮地叫著,大聲發著議論。那位上年歲的團長通過翻譯對老村長說:“想不到世界上還有這麼美的地方。我們是第一批進入這仙境的日本人嗎?”這話既是爲自己慶幸,也是想使主人高興。

  老村長下意識憑著反應臉一沈,說:“不,不--”跟著就醒悟過來,趕忙勉強地應付幾聲,“呵呵……”又咧嘴笑了笑,笑得尴尬又艱難,像是要把傷疤變成一朵花。

  坐在一旁的那個年輕的日本人似乎感到了什麼,要問什麼,但他又克製了自己。

  車子愈往山裏走,路邊賣柿子的山民愈多起來。柿子是大自然的藝術品,鮮亮好看,還勾人想吃。一個日本人提議買些柿子在車上吃,其余的日本人都鼓掌贊同,認爲是個好主意。于是停了車,老村長下車和日本人爭著去買。道邊賣柿子的是個老漢,身子兩旁各放一大籃柿子,他見來了買主,一邊把籃子裏的柿子往秤盤上擺,一邊笑呵呵說:“吃盤山的柿子連牙都用不著,開個口您就喝吧,全是糖呵!嘿嘿……”他說著忽然止住,瞧瞧眼前這幾個叽哩哇啦說話的日本人,問羅翻譯,“這些可是日本人?”

  “是啊!”羅翻譯說。

  誰料這老漢聽罷將秤盤上的柿子往籃子裏一折,跟著把秤往肩上一搭,說句:“不賣啦!”一手提一籃柿子,揚長而去。

  日本人很奇怪,上來詢問,老村長忙對羅翻譯說:“告訴他們,就說賣柿子這人肚子餓了,回家吃東西去了。”

  羅翻譯一時也編不出更好的理由,只好這樣解釋。這使日本人更加奇怪,誰知反倒使那個年輕的日本人心裏有些感覺。大家回到車上,車子漸漸接近蓮花村。老村長心裏打起小鼓來。剛剛這賣柿子的老漢給他提個醒,山民們沒有忘記四十多年前那場災難,猶如山上每塊石頭都深刻記得燒山的大火。要是他們都像姜雪桃那樣,把世仇砸向這車子,豈不闖下天大禍事?

  車子在山谷裏盤旋前進,愈走綠se就愈加深濃,在這綠se濃到極限時,忽然奇妙地化做一片透明的藍se。這表明已經進入大山柔和的腹地。大山的藍se是純淨的、清爽的、安寂的,然而老村長卻感到這寂靜得有點過分。怎麼沒人站在道邊觀看?沒人站在遠chu伸頭探腦?甚至連人影一閃也沒有。蓮花村的人都到哪兒去了,可人人都知道今兒日本人來啊!于是這寂靜就透著一gu神秘,一種緊張……這時,車子突然朝左疾拐,猛地刹車,全車人的身子都重重撞在前排座位的椅背上,那個上年紀的日本人講究的小眼鏡摔在地上。老村長叫一聲:“啥事?”聲音裏帶著對司機的忿意與譴責,司機卻用手指指車子前邊。老村長探身一看,吃了一驚。車子正停在村口上,道邊那塊“蓮花村慘案遺址”的石碑不知被誰……

《石頭說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石頭說話》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