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紐約,寒氣襲人,仍顯蕭瑟,位于紐約曼哈頓中心的洛克菲勒會議中心卻熱鬧非常。在人聲鼎沸的會場裏,美“財富五百強”的重要公司主管與世界各地飛來的企業巨頭摩肩擦踵。英特爾的總裁和摩托羅拉的主管握手,福特、克萊斯勒、豐田、本田的主管互開玩笑,微軟、通用電氣、埃克森石油等不同行業領袖,熱和地交換意見。
這是由美《商業周刊》組織評選的1998年度的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的頒獎典禮。
《商業周刊》一年一度的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評選活動是際企業界的一大盛事。榮登金榜的管理者成爲世界各大媒
關注的焦點,他們的成功經驗也被管理者們奉爲圭臭。
鑒于全球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這些最優秀管理者有一個共同特點:才能出類拔萃。他們來自不同家和行業,年齡不同、背景各異。他們在各個業務領域——從設計具有領先優勢的軟件到實施價值數十億美元兼並的遊擊戰術——都獲得了擺升。
雖然采取的經營管理方式各異,但他們全都贏得了最高的聲譽:讓同行尊敬,有時甚至害怕。不少最優秀的管理者還使員工們對自己近乎狂熱地忠誠。每位管理者都使經營管理反映出自己的風格。他們在必要時全都行動迅速,趕在競爭對手得以作出反應前抓住機遇。
《商業周刊》所評出的最優秀管理者,有些人意志堅強,受命于危難之時,使困難重重的企業重新發展壯大起來;另一些人則是在自己經營管理多年的企業中全力以赴而取得了成效。
普遍來說,就這些幹勁十足的管理者而言,經營管理絕無定式。盡管這些最優秀管理者並非全都進行大規模收購,但一旦決定收購後,他們幹起來必定一鼓作氣。另有些管理者則一直在不斷利用各種前衛技術或大膽的經營管理方式來改造企業。因此,這些管理者一看到未曾利用過的機遇,就會爭先恐後地將那些革新産品投入新的市場。他們並沒有就此而停滯不前;不久之後,他們就又推陳出新,仍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
美《商業周刊》的全球最佳管理者是如何評出的呢?首先,集中《商業周刊》全球25家辦事
的220位編輯人員的智慧,這是所有商業雜志中最完備的。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可以舍棄一些在某些特定市場的弄
者;然後,審查被提名者以及他們競爭對手的財政狀況,篩選出真正的領先者,這樣就得出了《商業周刊》一年一度的25位頂尖管理者。他們展示的品質與力量將永遠帶領時代
流。
本書從《商業周刊》評選的1995、1996、1997、1998年度的100位最頂尖管理者中(有的是連續三年入選)挑選出25位,加以精心編譯,真實展現這些當今世界經濟舞臺的風雲人物的經營管理之道。
掌握了這些經營大師的管理精髓,也就是掌握了優勢契機。
《前言笑傲商海競風流》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