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卞之琳>離合記緣

離合記緣

卞之琳作品

  “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個傳統詩名句的流傳,致使我們一般讀書人都成了“多愁善感型”,習于把雨和丁香花聯系在一起,遇二者契合而喜悅,逢二者錯位而惆怅。

  我1929年19歲從南邊來故都進大學,不足一年就深感到這種不平衡:北京少雨,一般庭院卻比南邊的似多丁香花木!

  今建guo門內大街路北中guo社會科學院大樓建立以前的後院,貢院舊址,全面抗日戰爭期間被侵略軍占領了幾年,改建了一些日式樓房,收複後曾一度俗稱“海軍大院”,其間就有不少紫白丁香花木(栽于何時、出于何手不詳)。

  “文化大革命”初期,這裏曾成爲全guo聞名的“大字報”中心,八方來此看“報”的人山人海,熱鬧得本院院部及所屬各單位“示衆”牛鬼蛇神已不需上街,就敲鑼穿行丁香花夾道中間,一年半載下來,花木被摧折殆盡,所遭浩劫不下于人。

  兩三年後來此充領導的軍宣隊遣送各研究所人員下河南辦“五七幹校”。我也就隨外guo文學所同仁到了河南東南角的息縣東嶽集。1972年周總理嚴令軍宣隊把社科院全部人馬複員回了北京。

  我們回到建guo門內大院,滿目荒涼,一時無法進行研究業務,已不算牛鬼蛇神了,只有繼續各在本單位室內外打掃衛生。就這樣,有一天我在掃本單位院子的時候,偶撿起了丁香花枯枝,把一小束帶籽的莢殼帶回家居的宿舍樓,在陽臺一角培土栽下,第二年春天居然發芽。經常澆shui培養,六七年後竟然開花了,幾簇紫花!再過一兩年房子大修了,把丁香花連根移植樓下花壇,仿佛得天獨厚,旋即長成了涵蓋大半院的綠yin,蔥茏可喜。

  近些年四五月北京雨多了,恰巧前北京大學西語系同事俞大缜教授,喜自稱“丁香生日”。我就有機會在每年4月13日欣然qin折一小簇鮮紫丁香花送到“俞大jie”住chu祝壽。皆大歡喜。如今俞病故有年,物是人非,我每逢4月中旬雨灑郁郁丁香花叢的日子,只有倚陽臺怅望憶昔而不勝愁了。

  1999年6月10日

《離合記緣》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卞之琳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