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羽儀 1939年出生。廣東寶安人。著有散文集《鄉茶居》,長篇報告文學《幾度夕陽紅》等。
春天的雷響了。那震撼心弦的巨響,從南嶺滾落到珠江三角洲。
綠洲上,一群孩子仰望著天空,盼望一只知春鳥,唱著短促而悠揚的歌飛來。他們希望得到一個珍貴的春天的訊息。
可是,他們心中的知春鳥沒有飛來。只有灰鶴帶著海邊神奇的故事,掠著銀翅,在高空中廣播著;野鴨子撲棱著翅膀,打起面粼粼碧波,成天價“暖,暖”地唱;鹧鸪隔山相呼,召喚久別的情侶一起准備春遊;鹩哥像個高傲的詩人,獨自吟誦著“花開知多少,春天又來了”的詩句。
唉,這些都不是知春烏哇!
那麼,燕子呢,那靈巧可愛的小燕子是知春鳥吧?光潔而又黝黑的羽毛,鵝黃的小嘴,輕盈的身子,隽逸的翅膀,還有一雙像剪刀兒的尾巴,在細雨中斜飛,在晨光中飄蕩,在柳絮中昂首,在薄霧中回旋。
要是往年,孩子們看見小燕子是十分興奮的。可是,現在,他們盼望的不是堂前的小燕子,而是從遙遠的地方飛來的知春鳥。爲什麼呢?那要從去年春天一件事說起:
綠洲上,小村後,有兩個小山丘。山丘之間有個谷地,正對著小村,正對著人海的大河。春天來了,候鳥掠過南海,穿越風濤,沿著大河奮飛,常常飛過這山谷;當地的鳥山禽也不時越過山谷到別
覓食。孩子們摸透鳥兒的脾氣,用銀絲尼龍織了一張大網。網有多大?6米高,30米長,架在山谷上空。晨陽下,看不見有什麼天羅地網,只覺萬縷銀光在空中微微閃爍,像個神秘的童話世界。每逢春天,孩子們捕獲不少鳥兒。捕了鳥,就在河灘上架起鐵鍋,舉行一次盛大的烏宴,“地上一斤,不如天上三兩”呀,炸禾花雀,炖鹧鸪肉,紅燒野鴨子……可別忘了喝鹌鹑湯,又滋養又清甜,營養價值挺高的呢!
這一天早晨,山谷裏靜悄悄的,天空中若隱若現地閃著萬縷銀光。孩子們啊,躲藏在野柳中,一雙雙靈靈的眼睛注視著天空。
“咕咕,咕咕咕咕。”有個孩子模仿著鹧鸪,“隔山相呼”起來,叫得多麼逼真,一點兒破綻也沒有。瞧,這咕咕聲,把真鹧鸪引來了,撞進了孩子們布下的天網。
“格格格格……”伏在野柳林裏的孩子在笑。“噓!”一個孩子發出警告:“鳥兒又飛來了,安靜點!”大家才靜下來。
“嘎嘎嘎……”一群野鴨子從蘆葦叢起飛,向山谷飛來。
“叽叽,叽叽……”幾只從大海邊覓食歸來的灰鶴,掠著翅膀,向山谷飛來。
“嘎吱,嘎吱吱……”又一群不知名的鳥兒,從更遙遠的天邊飛來。
有的急如流星,有的慢似飄絮,不約而同地向綠洲山谷飛來了。飛得高的,僥幸險;飛得低的,便誤人天網。看見同伴遭難,有的發出幾聲召喚後,便獨自飛去;有的在盤旋悲鳴,久久不忍離去;有的悲哀得失了魂兒,也撞人天網中。
孩子們鑽出頭來,窸窸窣窣地爬上木棉樹,把天網取了下來。于是,山谷裏響徹歡樂的笑聲:“嗨,一只鹧鸪。”喲,三只鹌鹑兒。”“嗳,野鴨子不少,五只哩。”“嘻嘻,一只彩雀,釣魚郎。”……
“咦,這是什麼鳥?”
什麼鳥呢?羽毛漂亮極了,褐紅的,閃著瑪瑙般的光澤。像鶴,
兒卻沒那麼長;像鷹,身軀卻沒那麼雄健。眼睛像墨晶那麼濃黑,驚疑地望著這群陌生的孩子。它渾身充血,肌肉緊束,看得出是個曆盡滄海風濤的小旅行家。
“這是什麼鳥呀?”
“管它什麼鳥,不是知春鳥,就拔毛下鍋。”
“對,這是我們定的‘王法’。今天,要嘗新鮮味兒哩。”
“不,不能吃。它或許有考究價值呢。”一個大一點的孩子鄭重地說。
“考究?你想獨占了它?不行,按‘王法’執行!”另一個孩子毫不相讓。
“誰想獨占?你們瞧!”大孩子輕輕亮出鳥腳兒,說:“它有一個漂亮的腳環。”
“噢?”這是一個很重大的發現。腳環上,刻著“csiro”的英文字母。後來,孩子們又從鳥翅內側發現印著一行英文字。這鳥從哪個家飛來的呢?它要飛到哪裏去?它的故鄉在哪裏?一連串的問題在小心靈中跳躍著。他們甚至埋怨自己不懂鳥語,能問問它該多好哇。要不,懂英語也不賴,一翻譯,就知道它是哪個
家飛來的小天使了。
他們終于決定:把小天使養起來,進行“考究”。他們跑到縣圖書館翻閱了《世界動物學大辭典》,發現這小天使名字叫礬鹞,是候鳥。形如鶴,雄烏有漂亮的羽毛,或黑,或白,或淺黃,或褐紅。礬鹞長途遷徙的能力十分驚人,每年秋冬之交,它們從北半球飛越萬裏重洋,到南半球棲息越冬;當北半球的冰雪融解時,它們又從南半球起飛,不遠萬裏,飛渡茫茫滄海。疾走的長在它們腳下歎息,高聳的青山在它們身邊低眉。它們的翅膀捎來春天的訊息,它們全身披著春天的陽光。啊,這不也是一種知春鳥嗎!
經過老師的幫助,孩子們終于曉得,那腳環和翅膀上的英文字母,說明這是南半球某一個鳥類科學研究機構放出來的,研究候鳥遷徙的情況。他們立刻寫信,向南半球報道了這只礬鹞的奇迹。
啊,科學的春天是屬于全人類的!
這結論,在孩子們心靈中萌發了。像桑條飄綠,像竹筍破土,像桃枝吐蕾,像銀柳噴雪……
從此,在南鄉,在珠江一個綠洲上,一群淘氣的孩子常常仰望著天空,盼望著奇異的知春鳥。盼望它,比盼望和人們命運相連的小燕子,更熱切,更心焦。因爲小燕子畢竟披著神話的
彩,而這只奇異的知春烏,卻沐浴著科學的光澤。他們依然在綠洲上架著一張天網,不過,孩子們訂的“王法”改了:
凡是捕獲新奇的鳥都不准吃,可考究,或送家鳥類研究機構。下面署名:綠洲少年鳥類研究組。
現在,孩子們又遙望南天,冀望著一只礬鹞飛來,冀望著一只知春鳥飛來。這不是守株待兔嗎?礬鹞即使又往北半球的中飛,偌大的中
,鳥兒能不偏離一點經緯度麼?礬鹞即使向珠江口飛來,長空萬裏,它一定撞進這張天網麼?可是,在孩子們心目中,他們堅信知春鳥一定會飛來的,就像堅信春天一定降臨。
藍天上,鹧鸪飛來了,白鹭飛來了,燕子在河面斜飛,飄蕩,昂首,回旋……可是,總盼不到那熟悉而又動人心緒的礬鹞。
啊,知春鳥,你在何方。孩子們心靈中呼喚著你。
“孩子們,你們在尋找知春鳥麼?瞧,知春鳥果然飛來了。”忽然,大隊老支書滿懷慈祥的笑容,出現在孩子們跟前。
知春鳥飛來了?孩子們多麼興奮!他們一個個攢擁著小腦袋,爭相望著碧澄的晴空,卻沒有留意老支書身邊,還有一個陌生老人。
“知春鳥,在這裏!”老支書指著陌生老人說。
孩子們詫異地望著陌生老人,“他是誰?”
“噢,你們不是寫過信嗎?他就是某鳥類研究所專門研究候鳥的博士。”
陌生老人也含笑說:“我是一只會說話的知春鳥。1940年冬天,我流亡到某,一直研究候鳥。四十年了,祖
什麼樣子,我都不知道。去年,我收到你們的信,不但幫助我獲得了一份珍貴的科研資料,而且幫助我了解了祖
。從你們身上,我看見了科學的春天已經降臨祖
,看見了祖
美好的未來。我怎能不變成一只知春鳥飛來呢!”
孩子們聽了,覺得這綠洲上的春天更加美麗了,因爲她添上了老博士真摯的感情和孩子們七彩斑斓而又遙遠的幻想……
……《知春鳥》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現代名家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