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傳藻 1939年出生。雲南宣威人。著有散文集《星星寨》、《金竹筐》等。
它太淘氣了,離開,離開岩洞,遠遠地跑出了山林。
“吭!吭!”這是麂子熱切的呼喚。可它哪裏聽得見?森林峽谷灌滿了風,貪玩的念頭灌滿了它的心窩。它一心想追著陽光和春風四
遊逛,任什麼也拴不住它了。
小麂子站在坡頭上。它的毛像早晨剛出山的太陽一樣金黃,頭上的一對嫩犄角,披著纖細的絨毛。它偏起頭左右看看,大眼睛像甲殼蟲那樣閃著光。森林裏的一切都是這麼有趣,它多麼想把看到的景象都記在心裏啊!
小黃麂順著開滿粉藍、紅、淡黃野花的草地走去。它一會兒逗著偏坡地上的蝴蝶玩,一會兒又踢蹬著青草尖上的露珠,一會兒又驚起幾只翠綠的蚱蜢。蚱蜢跳,它也跳;跳起來後腳一掀一掀的。跳著蹦著,它來到了花的顔
比陽光還要熾烈的窪地上。
啊,春二三月的怒江峽谷,雪化了,草綠了,栗樹發芽了。坡坡窪窪,站滿了杜鵑花。杜鵑花仿佛接到了命令:“一、二、三!”全都綻開了花蕊,全都露出了笑靥。花朵連成花簇,花簇排成花雲;花的彩雲蓋滿了坡嶺。風一吹,一陣一陣花雨從花雲裏飄落下來,山野鋪上了一彩
的大錦被。
小黃麂的眼眶裏,映滿了花光,棕褐的瞳仁深
,也有一絲紅杜鵑的亮采在閃爍。它興奮極了。這是什麼地方呀?它真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進了紅霞編織的帳幕。可膽起蹶子試試,腳底下分明還是堅硬的岩石呀!小黃麂眨巴著眼睛又往前蹦跳了幾步,它的鼻子一翹,聞到了杜鵑花的氣息。山風不單是馱著花瓣,也染有杜鵑花的芬芳,甜甜的,
的,好聞極了。小黃麂咽了咽口
;它覺得肚子癟癟的,該裝些吃的東西進去了。它的鼻子告訴它,前邊一定有美味的食品。小黃麂顛顛地跑去了。
溪澗邊,有一大蓬刺棵。刺叢底下,成熟的金黃草莓沒人采摘,被山風搖落在鋪滿花瓣的山地上。刺枝上的草莓落盡了,杜鵑花粉嫩的花瓣覆蓋著它;漸漸地,花瓣越積越厚,花瓣和草莓堆滿了石板槽;石板槽仿佛又是個天然的大甕缸,太陽又像一位釀酒師傅,它整天都用火熱的光芒烘烤在花瓣上,烘烤在石槽上,不知不覺把這些花瓣、草莓“烤”成了甜甜的美酒。
小麂子聞到的,就是這誘惑力很強的酒香。香得那麼特別,草莓的氣味和蜜糖的氣味混在一起,花蕊裏陽光的氣味和濃郁的酒味混在一起。盡管還沒嘗到一口,貪嘴的小麂子早已露出了醺醺的醉意。
小黃麂撒歡亂蹦沖了過去。這個傻家夥,站在石槽邊,一氣吃了那麼多。開初,它還叼一口,擡起頭來品味道:不錯不錯,這東西比酸梅子甜多了;又叼一口,又擡起頭來品品味道:真好真好,不像窪地上的青草,有土腥味——後來,它幹脆頭也不擡,嘴巴拱在花瓣底下,貪饞地吃得好不痛快!
栗樹上的長尾鳥是知道厲害的,它站在樹杈上,大聲地發出勸告:“夠!夠……”
綠斑鸠,這山林中愛唱歌的姑娘,它有著銀笛一樣的歌喉。這會兒,綠斑鸠站在被陽光照得泛出白光的岩石上,睜亮了紅寶石一樣的眼睛,拖著長聲說:“少吃一點,少吃一點!”
也不知小黃麂聽懂了沒有;不過,即使聽懂了,它的肚兒也溜溜圓了。只一會兒工夫,它胖起了一大圈。
小黃麂懶洋洋地離開了大“酒缸”。太陽,暖融融地撫摩著小黃麂,它感到渾身熨熨貼貼的,脊背上的每一根毛絲經過太陽的撫摩,也都帶上了太陽的光澤。小黃麂突然感到有些異樣,怎麼有一種踩在棉花上的感覺?它想跳起來用嘴去觸摸托著陽光的花枝,結果,卻在草根上絆了一跤,摔了個四腳朝天。咳,四條就像沒長骨頭一樣,費了好大的勁才爬起來。被陽光烘成玫瑰
的花雲,在小黃麂眼裏模糊了。它不想走路,它真想躺下身去,枕著花瓣,睡個甜覺。就在這時,它聽到什麼了?是山溪沖在岩石上的聲音?是青松“刷”響山風的聲_?都不像。小黃麂很喜歡聽,它覺得這聲音像一束從陽光裏抽出來的金絲線,繞呀繞地把它的心拴住了……
這是卡村的小學生們在歌唱。年輕的女教師帶領學生坐在綠絨毯似的草地上,盡情地歡唱著。陽光照耀在女教師頭上,似乎給她烏黑的短發簪上一枚鑽石別針。女教師輕輕地揮動手臂打拍子,她們的歌聲像一條嬉鬧的小河,在箐坡峽谷流淌:
小黃麂跑出山林,
別說它沒有人;
杜鵑花盛開的村莊,
是它幸福的樂園。……
小學生巴珍,緊緊地和女教師偎依在一起。巴珍是個藏族孩子。她穿一件袖口鑲有銀狐皮的斜襟長袍,圓圓的臉上,黑眼睛仿佛也會唱歌似的,滿眼是飛動的神采。這會兒,巴珍剛剛唱到“小黃麂跑出山林”這一句,她一擡眼卻見青棵地邊(啊,那麼好的青棵,一株株都像金子打的箭頭!)走來了一頭比羊羔大不了多少的小黃麂,這頭小黃麂呀,真像是從歌聲中“跳”出來的,巴珍驚奇地睜亮著眼睛,她張著嘴,卻忘記了唱歌;女教師回頭見了,她攏了攏耳邊的短發,順著巴珍的目光往草地邊上望去,女教師細細的眉毛往上一挑,她也見到了小黃麂,唱歌的聲音突然變成了“啊喂”一聲驚呼;跟著,卡村的孩子們也都發現了這位走出山林的客人。小麂子沖著孩子們走來,它就像踩不穩腳步似的,走起來歪歪斜斜的,小黃麂學的什麼舞步呀!
孩子們從草地上跳了起來,“噢”一聲歡叫,張開手臂迎著小鹿跑去……
女教師走在孩子們後邊。她的臉上閃露出杜鵑花似的燦亮的笑容。女教師知道,每年一到杜鵑花開滿山谷的時節,總會有幾頭“醉酒”的麂子跑到村子裏來,可麂子主動跑來卡小學報到,這還是頭一回呢!
孩子們散成了圓圈圍攏小黃麂,他們不約而同地都踮起了腳尖,張開手臂,慢慢向小黃麂接近;也許是男孩子的動作過于粗重,也許動聽的歌聲像山風似的消失在箐谷,小黃麂好不奇怪呀!它支棱起耳朵,驚駭地瞪大了眼睛,心想:我怎麼會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它想轉身逃跑,四條卻賴著不想動,一個身手像猿猴那麼矯健的男孩子從斜刺裏猛撲過來,一把摟住它的脖子。
在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裏,小黃麂做了俘虜。這個懶東西,它貼著男孩子前柔軟的羊皮褂,枕著孩子的手臂,竟然呼呼睡熟了;還做了個夢,它又見到了山林裏的杜鵑花,在那裏,陽光也是甜的……
小黃麂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睡在一間松木板屋裏。松脂的清香使它想起了松林,心裏感到很是切。只是小黃麂怎麼也弄不清……
《醉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