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平 1938年出生。安徽肥東人。著有長篇小說《雲海探奇》,散文集《山野尋趣》等。
我的童年,應到故鄉的沙灘、巢湖、草灘、葦叢中去尋找。
故鄉是巢湖北岸長臨河西的一個小村。名字很上口:西邊湖。大門一開,湧人眼簾的是浩森的天,懸在姥山寶塔上的白雲,浮沈在
中的孤山,列陣的山影,斜穿藍天的白鹭。
鄉們多以興種菜園,兼之打魚捕蝦爲生。舊社會的苦難,父
的早逝,連年的
災,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滿了不幸。然而,故鄉哺育了我,在那裏,還有著另一片的世界,給我歡樂,引我思索——
在我幼小的心靈中,一直以爲夏天是南風吹來的。它卷著堆雪般的濤,日日夜夜轟鳴著。還未走到湖邊,飛濺的
花已像濛濛的細雨灑來,涼爽惬意極了。
這波谷也是我們嬉戲的運動場。敢于跳
,是會引得同伴伸出大拇指的。當山嶽般的
壓來時,縱身跳起,探身
上,再穩穩落到波谷,那是一種多麼冒險而又舒心的事!說是冒險,一點也不誇張,因爲從波谷落下時,要穩穩實實,只要腳一歪趔,細沙一抽,就要跌入
中,被大
淘走!然而,凡是玩過跳
的孩子,都不怕暈船,都敢于在激風狂
時駕著一葉小舟出湖!
細軟的金沙灘,簡直是我們一群孩子的魔毯。不僅夜間可以提著馬燈,在那上面尋找甲魚上岸的足迹,從沙堆中捉住它們;還可以施展一切幼稚的想象,用沙砌起城堡、樓臺亭閣,開掘河流、布防攻戰。等到一個大
抹平了一切,人也累了,隨身一歪就躺到沙灘上。看著白雲在湛藍的天空悠悠飄動,任憑
波輕輕地拍打……我感到了母
的撫愛,聽到了外祖母推著搖籃的低吟……
我對于建築和雕塑的最原始印象,大約就是從沙灘上得來的!它也給了我最初的創造的愉快!
冬天,湖退下去了,褐
的湖灘躶露了出來,成了一群群大雁的居留地、翌年,經過幾場軟軟的風,細細的雨,蓼葉吐紅,柳條發青,蘆筍冒尖了,平展展的湖灘鋪了層茵茵綠草。永遠是那樣悠然自得的放牛伢子、騎著牛來了;紮著紅頭繩的小丫頭,舉著竹竿把鵝群趕來了……湖灘成了別具情調的牧場,也成了我們這幫孩子的樂園!捉蟋蟀,挖茅根(又嫩又甜),拔茅翎,闖關,打仗……
最有誘惑力的,是找吊鵑鳥(雲雀)的窩。吊鵑一邊婉轉地叫著。一邊打著旋旋往天上飛。這時,我們總是拍著小手,合著它的韻律,唱了起來:
咭裏咕,咭裏咕,
我在煙囪理個窩,
大燒火燎了我。
咭裏咕,咭裏咕,
我在蘆柴縫理個窩,
只怕大風刮翻窩。
咭裏咕,咭裏咕,
我在樹洞理個窩,
又被蛤蟆占了窩。
咭裏咕,咭裏咕,
只好在草棵理個窩,
擔心害怕放牛哥。
咭裏咕,咭裏咕,
……
一雙雙小眼瞪得像田螺,緊緊追著那飛旋的鳥兒。等到它只是個小小的黑點時,脖子酸得難受,眼澀得撐不住,一個恍惚,那黑點消失了,唯有袅袅的鳴聲,在湛藍湛藍的天空,猶如輕夢一般。
不久,那銀鈴般的樂曲像是溶人了九霄,只有風拂過湖面的低語。但藍天白雲中卻驟然掉下一個黑點,愈來愈大——啊!是那美麗的小鳥,唱累了,還是那悠悠的白雲散了?眼看它就要砸到地下……就在我們爲它的命運急得心都要蹦出來時,它卻一下張開翅膀,掠過柳梢、蘆尖,貼著低低的青草,消失在綠茵中了……我們像是被湖灘彈了起來,立即向它落跑去。哪裏還有吊鵑?難道它有上天人地的本領,鑽進了土裏?或者,它仍然留在溟溟的天際,而落下的只是它的影子……
這個美麗、神出鬼沒的精靈,不知引動了我多少的情思!直到四十來歲了,一位在內蒙古草原上捕鳥的人,才解開了盤旋在我腦海中幾十年的謎。他說:找吊鵑窩,應是“看起不看落”。即是:它起飛的附近,正是巢區;而降落時,它卻要做出種種假象,迷惑心懷叵測者……
這或許就是引起我觀察鳥類的起始吧?
當椿樹已經打傘,只要是悶熱的夜晚,我總是死乞白賴要跟隨隔壁的大爺去“罩生”。
淺淺的湖灘,是魚兒的産卵場。當夜幕垂落時,在淺灘的粼粼波光中,這裏、那裏不斷地響起了嘩嗤潑刺聲。魚群來了——鲫魚一路噼裏啪啦撒歡;鯉魚要深沈得多,冷丁兒才打個響響的花;最有趣的是鲇胡子,別看它平時張著大嘴專吃小魚,又滑得無比,這時卻乖巧、溫順極了:翻轉身子,將蛋青
的肚皮浮在
上,歪歪晃晃,簡直像個鴨蛋踩
。我幫大爺提著馬燈,他提著蔑罩,在剛剛淹沒腳面的
裏追著魚群。有時一罩能罩住四五條鲇胡子。
有一晚,天太黑了,還飄著濛濛的細雨。大爺不想帶我去,說了很多“鬼打牆”的故事,以及他能想得起來、編得出來的關于湖灘的種種恐怖……我猶豫了,畏葸了。當他第二天早上,用繩子拖回了一條二十多斤的大青魚,敘說如何和它搏鬥了幾小時,追了幾裏路被它撞倒兩次,終于罩住它時,我懊悔極了——沒有眼看到那緊張的一幕。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再有機會看到那個壯觀的場面,只得作爲永遠的向往和懊悔留在心裏。
這片充滿生意,熙熙攘攘的湖邊世界,給我幼小心靈傾注了無限深厚的愛。愛是種子。以後,我常常去叢山峻嶺、大漠戈壁、雪冰川。江河湖海,尋找它生出的綠葉、開出的紫
小花、飛出的鳥群、啓航的白帆,以及五光十
的幻想。
這或許也是我在寫作時,爲何筆端常常眷念著故鄉,尋找著童稚……
《咭裏咕,咭裏咕》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現代名家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