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五月,歲次丁醜,上海跑馬廳舉行英皇喬治六世加冕典禮。因爲怕參加的人太多,預售座券,以示限製,券價分五元、二元、一元等數種。據報上說,全部坐位五萬余,事先早已售罄;沿跑馬廳的際、新世界等旅館房間,也在兩星期以前定售一空雲。
什麼人這麼熱心呢?報紙上沒有說起。可是我們不妨預測一下:加冕的雖是英皇,典禮也遠在倫敦,但到跑馬廳參觀儀式的、定旅館了望儀式的,絕大多數是“高等華人”。——自然,一定還有更多買不起座券、開不起旅館的小市民。
中的蟻民,大抵都在殷殷望治,希望自己不再被“攘”和被“安”,太太平平地吃一口苦飯了。而中
的閑人,卻只愁沒有熱鬧可看。
人家出喪,他們看;人家迎,他們看,呆呆地在街上站上個把鍾頭,一邊看,一邊還要加以贊歎,加以批評。馬路上巡捕打黃包車夫,看熱鬧的照例圍著一大群,失魂落魄地,仿佛賞鑒什麼藝術品;被打的一狼狽,他們就覺得有趣,在旁邊嘻嘻地笑。
汽車撞壞了小孩,也一樣若無其事地看,等到身子碰到西捕的木棍上,並且聽得連推連喝地斥道:“去,去!看啥末事!”這才猛然從夢裏驚醒似的,搔搔頭皮,悻悻然跑了開去,再去看旁的熱鬧。自己挨棍子,是從來不反抗的,因爲一反抗,就難免起沖突,自己就要被困垓心,讓人家來看熱鬧了。
槍斃一個綁匪,看客動以千計,途爲之塞。
倘使有錢,對于熱鬧的賞鑒慾也就更強更廣。花錢的,不花錢的,凡有熱鬧,一律參加,但均以自己不會沾惹麻煩爲限。倘使有些不穩,趕緊跑回家去,戰戰兢兢地關上大門,躲起來。等危險過了,他再出來旁觀作樂。
豫西旱災嚴重,難民數萬,輾轉待斃。除了那些以“慈善”爲業的紳士,有錢人中,誰有自動捐助一點的嗎?參觀洋人的慶祝儀式,卻早已座券賣光,旅館房間“定售一空”了。
但倘使豫西的災區,可以搬到上海大世界來,公開展覽,則銷售門票,大抵也不成問題,愛看熱鬧的人,是不問喜慶與喪吊的。看看別人的災難,在他們也是一種娛樂,諺有之,曰:“隔岸觀火”。
而有時簡直連自己家裏的火也看。聽說沈陽失陷,日本軍隊在街上遊行示威的時候,也還有閑人(自然是中的)張著口伫立參觀;第二天的日本報上,說是“皇軍過
,迎者夾道,盛稱帝
軍容之盛”雲。
然而座券賣光了,旅館定完了,怎麼辦呢?——到馬路上“軋軋鬧猛”也好。擁擁擠擠,沖沖撞撞的大半夜,弄得滿頭大汗,然後莫名其妙地回到家裏,對老婆說道:“英皇帝登基,人山人海,小孩和女人軋壞了好幾個,真正好白相得來!”
一九三七
《看熱鬧》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柯靈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