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7日,′99《財富》全球論壇在中上海舉行。此後的三天裏,來自全球500強企業的著名企業家、各
政要和經濟學者會聚一堂。世界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奧林匹克盛會”由此拉開序幕。
與此同時,中央電視臺和上海電視臺的同仁們精誠合作,在一個多月的精心籌備之後,開始了對′99《財富》全球論壇的特別報道。
從9月27日晚19:38至9月30日晚21:00,前方報道組陸續發回了300多分鍾的電視節目。在這些節目中,會議的全過程被完整地紀錄,會場內外的花絮得以展示。更重要的是,與會人員的觀點、思考,以及貫穿會議的核心主題,被盡可能深入地挖掘了出來。
1999年,是中電視界繁忙的一年,各種大型報道的選題接踵而來。在這些忙碌的日日夜夜裏,機遇與挑戰並存。
這次特別報道,我們曾面對著節目定位的抉擇。
′99《財富》全球論壇的盛會,立足于全球,卻又著眼于中;由美
人主辦,同時又在中
50周年
慶前夕舉行。從電視報道的角度來看,它既是一次獨立的會議,又是一個複雜的多面
。因此,節目定位准確與否,就成了此次報道成敗的關鍵。
9月27日晚,江澤民主席在會議的開幕晚宴上說過:“這次論壇的主題是‘中:未來50年’。中
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
,他的未來發展,不僅直接關系到中
人民的前途,而且對亞洲和世界的發展與進步也會産生重要影響……今晚與會的各位企業家,都是你們所在行業的佼佼者,具有豐富的成功經驗和戰略眼光……我希望,中
的企業要學習外
企業的先進經驗,走出去在經濟全球化的
中經風雨見世面,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這番話,成了我們選擇報道角度的重要依據。節目的製作者們牢牢把握住了“與我有利,以我爲主”的方針,突出了一個中媒介應有的報道視點。
“會議新聞”、“財富專訪”和“財富對話”構成了此次特別報道的主結構。除了會議的過程之外,中
50年來輝煌的建設成就,通過世界經濟巨子們的眼睛被折射出來;中外企業家同時走進我們的演播室,這裏有交流也有學習,有對話也有碰撞。可以說,通過我們的攝像機鏡頭,既爲中
企業家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次機遇,又向共和
50周年的慶典獻上了一份厚禮。
在這次特別報道中,我們也曾置身于世界電視媒競爭的激烈戰場。
′99《財富》全球論壇是舉世矚目的盛會,世界各大電視媒雲集上海。從某種角度上說,我們的攝製組既是在完成一項報道任務,又將面對一次激烈的媒
大戰。
此次會議的組織者對于新聞報道的控製非常嚴格。通常情況下,記者幾乎無法直接接觸到與會代表。平時所說的“挑”、“等”、“搶”的新聞采訪基本功,在此很難施展。中央電視臺即使作爲中央級媒,所享受到的優勢也是十分有限的。在采訪前沿,我們和其他媒
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展開了競爭。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節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于前方記者的精心准備。早在會議開幕前的一個多月,他們就已經投入了此次特別報道的籌劃工作。因爲預見到會議期間激烈的媒競爭,我們的記者回避了到會議上臨時抓取素材的慣常做法,事先就和預定的采訪對象建立了緊密的聯系。
會議議程安排得非常周密,代表們僅剩的一點自由時間便成了各大媒爭奪的焦點。就在這種情況下,先後有17位
內外著名企業家參加了12場《財富對話》節目的製作。其中,很多跨
公司的代表,如美
通用汽車公司和日本三井公司的總裁都是推掉了cnn的采訪,而走進了我們的演播室。正當其他媒
的記者在會場中焦急等待的時候,我們卻在會場之外取得了成功。
隨著中新聞事業的進步和對外開放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來自業內的競爭壓力。這次的成功證明,中央電視臺在成爲世界級媒
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我們完全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在這次特別報道中,我們還遭遇了電視經濟節目創作領域中一個常見的課題。
從中央電視臺經濟部成立之初,我們就一直在探索一條如何製作經濟節目的道路。從報道經濟新聞,到大型系列片的推出,再到大型現場直播節目,有一條思路日漸清晰起來,那就是:以人爲本,以具人物來帶動經濟事件和經濟觀點的報道。
在′99《財富》全球論壇特別報道中,這一思路現得尤爲突出。
我們的記者沒有把會議當成唯一的報道對象,隨波逐流,有聞必錄。而是從會外著手,把鏡頭對准了一個個具的人,通過“專訪”、“對話”等形式,塑造了一組全球經濟界明星人物的群像。通過紀錄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使我們的節目擁有了更多的人
魅力,報道主題也同時被生動地展現出來。
以人爲本的節目思路,在′99《財富》全球論壇特別報道中再次得到了印證。它也是今後電視經濟節目發展的一個方向。
當這次特別報道結束的時候,我們多少還有一些遺憾。
由于電視媒介的局限,我們在報道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素材還沒有充分地展示出來。鑒于這次會議的重要,會議進程中的每一句發言,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爲研究中
,乃至世界經濟的重要資料。爲此,我們在大量的節目素材中進行仔細的遴選,出版了這本書,與所有關心中
經濟的人士共享。
這,也是我們的財富。
《前言》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