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中國人是天生的企業家

中國人是天生的企業家

經濟類作品

  

訪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琏

  中央電視臺 上海電視臺

  ′99財富全球論壇特別報道

  財富專訪

  采訪時間:11分58秒

  記者:

  吳老,我聽說您這次參加財富論壇要講的一個話題就是關于guo有企業改革的問題,而且恰恰碰到四中全會閉幕這個契機,您打算說些什麼呢?

  吳敬琏:

  我是想總結一下這20年來guo有企業改革的狀況,現在碰到一些什麼問題,四中全會有很重要的突破,而且把這個問題提到全dang的面前,就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向guo內的企業家和guo外的企業家總結xing地介紹我們的guo有企業,以及今後我們做些什麼。

  記者:

  您的觀點是什麼?

  吳敬琏:

  20年來的guo有企業改革有很多進展,但是跟原來的計劃相比是沒有完成十四屆三中全會的計劃。現在dang中央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專門開一次中央全會,規定了今後的方向。這次抓的問題抓得很好,主要是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guo有經濟的布局要完整,原來布局太散,而每一個點都很弱。像江總書記在中央全會前說的,就是要有進有退,從有些領域退出來去加強guo有經濟需要控製的重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做這個工作,恐怕很難真正把我們的guo有經濟做強。第二個問題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就是抓住了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核心問題。我們從1993年11月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要建立現代企業製度以後,做了很多工作,改製成爲公司的guo有企業很多,有幾千個guo有企業成了gu份有限公司,至于有限責任公司更不計其數,但是好像效果沒有表現出來,爲什麼沒有表現出來有各種各樣的意見,我看這次是抓住了要害,這個要害就是這次中央全會決定裏說的,能夠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建立起製衡關系的法人治理結構,這是現代企業製度的核心。過去我們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就是核心架構沒有建立起來。

  記者:

  無法把精力真正轉到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上去,沒有內在的動力。您剛才說到guo有企業的改革,這次進入500強,中guo有5家都是guo有企業,您怎麼來看待他們?

  吳敬琏:

  因爲我們這些guo有企業支配了我們中guo最好的經濟資源,問題是它們的表現並不如人意,這並不是哪個人的過錯,還是這個ti製。所以要趁四中全會的東風,把ti製搞好,我們這些企業家是可以tuo穎而出的,我相信絕大部分的總經理董事長,就個人的能力來說,並不次于guo外的那些大企業家,這是很有名的,中guo人是天生的企業家,可是他們爲什麼沒有成爲符合他們地位的企業家呢?

  記者:

  沒有好的製度框架。

  吳敬琏:

  對,這是一個根本問題。通過這個會,一方面可以讓外guo朋友們知道我們中guo的企業現狀如何,它向哪個方向走。另外一方面也讓我們中guo的企業家看一看,他所面對的環境是什麼?外guo的同行他們是怎麼做的?

  記者:

  這個自然就讓我想到中guo企業的一個guo際化問題,您說的這些是不是走向guo際化必須的途徑呢?

  吳敬琏:

  對。因爲guo際化是一個客觀的過程,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它是逐步的全球化。當然現在沒有完全做到全球化,但是這個過程是任何人阻擋不了的。沒有別的路。

  記者:

  那就是說中guo企業要選擇的不是願不願意guo際化的問題,而是不得不guo際化。

  吳敬琏:

  對,就是說我們要看到,我們只能在guo際市場的汪洋大海上遊泳了,不然的話你肯定會沈下去,那麼就要guo際化。guo際化首先是我們的思想理念要guo際化。另外,製度要guo際化。比如說法人治理結構這個東西,它是經過400年磨出來的一個東西,我們是一個後起的guo家,不應該自己從頭去磨,我們就看一看,西方的大公司它的法人治理結構是怎麼組織的。我最近看了英guo一個石油公司副總裁講,他們這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怎麼弄的,不是說西方guo家的法人治理結構就盡善盡美了,他們同樣有這個問題,因爲這個問題是擺在那兒的,是所有者和經營者兩個目標不同的人,又要合作,要奔向一個共同的目標,要把這個企業搞好,他一定有很多矛盾要解決,400年磨出來這麼一個框架,但是裏面的一些具ti規定,往往還是有毛病的。比如說bp的副總裁就講,他在1992年的時候,因爲法人治理結構有缺陷,譬如說董事長和總經理是一個人兼的,對于總經理的約束就不夠。bp就采取措施,董事長由外部董事擔任,而且強化了外部董事在董事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後通過董事會下的委員會,任命委員會,報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對經理人員除了對大政方針的指導之外,一個就是監督,一個就是激勵。這三件事情做好了,他把權交給經理人員,這個經理人員就可以發揮他的才能了。

  記者:

  不過前提是他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有一批比較好的人員。

  吳敬琏:

  對,環境不只是公司內部的環境,還包括整個市場,譬如說西方都用的一種對經理人員的激勵機製,我們這次全會也是同意,在一些企業裏試點,就是搞gu票期權,gu票期權真正能發揮作用,還要求一個有效的證券市場,如果沒有有效的證券市場,證券市場上的gu票價格不能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這個ti系就無法正常地運轉。

  記者:

  我們現在經濟問題可能都是這樣,所以這個問題往往和另外一個問題連接在一起,這就是您說的環境問題。

  吳敬琏:

  對,ti製的改革需要各個環節都要改,總的來說就是要加快市場經濟建立的進程。

  記者:

  這次有很多跨guo公司的大亨總裁們都來到上海,您作爲中guo的一個著名的經濟學家,您想對那些看好中guo市場的跨guo公司說些什麼?

  吳敬琏:

  我想現在在海外對中guo有這樣那樣的評價,特別是海外有一些公司,他對中guo是不是會堅持改革這一點並沒有很強的信心,我想他們qin自來看一看,正好又是四中全會結束的時候,我想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可以看一看,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中guo會堅持改革,中guo的企業也會向guo際的規範看齊,這個方向是肯定的。去年我就看了美guo商會有一個年報,裏面就提出了好多中guo市場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說不透明,稅收製度,還有腐敗問題、官僚主義等等,我就跟我們省政府、市政府的人說,我們也應該做這個事。這次我就看到了上海市政府就做了一個外資調查,主動去征求他們的意見,你們覺得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然後歸納起來,這就說明我們是有誠意的,我不是說我們投資環境很好,我們投資環境確實問題很多,但是我們是有決心要改善它。

  記者:

  我想中guo正在走向世界,世界向中guo走過來,這恐怕是這次會議讓我們感覺到,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吳敬琏:

  這樣兩guchao流,兩個熱心加在一塊,我想對于中guo、對于世界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記者:

  這是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吳敬琏:

  對。

  記者:

  謝謝您。

……

《中國人是天生的企業家》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