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 上海電視臺
′99財富全球論壇特別報道
財富專訪
采訪時間:6分23秒
記者:
中糧在經營方面還是挺有自己特的,我注意到另外一點,中糧已經涉足金融業,
際金融業這方面的業務。比如說去年在香港收購了兩家上市公司,我覺得這是作爲全
外貿企業當中首次在香港擁有上市公司的這麼一個企業,當時邁出這一步不能說一點風險沒有的,那麼你覺得您當時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和您的經營風格,至少和您作爲一個企業家的精神具有什麼樣的一個聯系?
周明臣:
我們在香港收購兩個上市公司是在1993年的8月1號,這兩個公司現在的經營狀況,雖然說受到大氣候的影響,多少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說還是正常的。我們當時作爲一個嘗試,收購這兩個公司確實是有風險的,我自己也冒著風險,因爲在香港上市一般來說是要務院批准的,所以在當時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怎麼想的呢,就是公司要加快
際化的步伐,要開辟新的財源,新的融資渠道。我們認爲在香港上市是一個好的辦法,所以我們當時就在香港搞了兩個上市公司。這兩個上市公司在搞的過程中有風險的,因爲搞不好,如果不賺錢,或者搞的失敗了,那會給
有資産帶來損失。但是由于我們抓住了當時的機會,而且我們
作也很謹慎,這兩個公司的上市我們可以說掏了一大把現金。利用這些現金我們又回來投資,參與了食品加工,農産品的養殖種植以及酒店等等行業。所以從當時情況看,我們覺得擴展融資渠道,不論是從擴展融資渠道的角度,還是從通過上市公司的運作培養我們自己的人才,培養我們自己隊伍的這個角度,還是從擴大影響,提高公司競爭能力這個角度,我們覺得在當時都是適當的,所以我們當時下決心搞這兩個上市公司,現在運轉很正常。
記者:
運轉很正常。關鍵倒不是在于它能賺多少錢,或者多還是少,關鍵我覺得是率先第一次而且是一種嘗試,如果成功的話,我覺得應該有一些示範的作用,尤其是有大型企業。
周明臣:
因爲當時這麼多的外貿公司都沒有搞,而且其他公司搞,好多也是失敗,在香港都不成功。所以我當時下這個決心的時候也有很多擔心,由于我們采取一些措施,我們謹慎的運作,而且我們在招聘人員管理上市公司上,還是從我們自己對這兩個上市公司的經營,隨時研究對策這個角度上我們當時費了不少功夫,取得成功不容易。
記者:
中糧作爲一個老牌的有外貿企業,連續5年進入世界500強,中糧在這個過程中也取得很多成就,您談談中糧如何保持住這種優勢來提高自己企業競爭力的?
周明臣: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時刻看到自己的不足,時刻找自己的差距。我覺得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這麼一個過渡期裏,各種矛盾、問題、扯皮都很多,但是作爲企業的領導者,作爲企業家,應該審時度勢,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特別是在取得一些成績的時候,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問題找差距。我覺得我們最大的問題首先是經營機製不活,我們的管理平低下,很多産品科技含量不高,競爭能力不強,實際上我們在我們整個工作過程中,還有好多好多的差距。拿我自己來講,我和我的班子,有一條就是實實在在的做點事情,不徒虛名。這次沒辦法,因爲在上海開會,有新聞媒介采訪,過去我從來不接受新聞媒介的采訪,我和我們班子有一個總的想法,這幾年埋頭苦幹,臥薪嘗膽,搞5年到10年,相信我們公司會達到,建立在
際上較有名氣的跨
公司,這麼一個奮鬥目標。
《埋頭苦幹,臥薪嘗膽》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