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 上海電視臺
′99財富全球論壇特別報道
財富專訪
采訪時間:11分20秒
記者:
前不久有一種說法,就是21世紀要看中關村,您現在有一種新身份,您給介紹一下。
段永基:
我根據中關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會的決議,被聘任做中關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已經上任了。
記者:
四通總裁已經辭掉了?
段永基:
已經辭去四通總裁了,現在擔任四通的董事長。
記者:
那您現在負責整個中關村的策劃、規劃工作,您先把中關村和臺灣的新竹和美的矽谷,您能夠做一個比較嗎?
段永基:
世界上各個家都在搞高科技園區,我們分析高科技園區從它的成長道路上分有兩類,一類是以矽谷爲代表的,就是市場推動的,完全沒有政府的刻意策劃,也沒有政府的投資,完全是由市場驅動,發展得很成功。還有一類是以臺灣的新竹、臺南,特別是馬來西亞的多媒
超級走廊爲代表的,是由政府刻意策劃,並且進行了投資,進行了特殊政策,然後推動而發展起來的高科技園區。
記者:
它一開始就是政府投資?
段永基:
對。我們想中關村可能將來的模式應該是政府推動加上市場機製,這兩種力量配合。因爲我們分析了像矽谷這種完全由市場推動的園區,它的時間很長,從誕生到最後成熟,時間比較長。由政府推動的園區效率比較高,比如最突出的就是馬來西亞的多媒超級走廊,雖然它剛剛設計完就遇到了金融風暴,但是它還是沒有停頓地進行建設,現在已經投人使用了。投入使用之後,對馬來西亞吸引外資,特別是吸引高科技投資産生了非常顯著的效果。所以我們想將來中關村的發展模式大概是政府推動加上市場機製相結合,來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
記者:
這次財富論壇,據說您要參加it圓桌會議,您在會上會不會把中關村這種規劃亮出來?
段永基:
沒有機會,因爲我參加這次圓桌會議是以四通集團ceo的身份參加的,而且每個人的發言只有90秒鍾,每個人對一個專題的討論不限時間,但是那是已經限定題目的,所以關于中關村的園區的介紹我可能會在會下做一些,會上沒有機會做。
記者:
您用這寶貴的90秒鍾說什麼了?
段永基:
我特別要指出面對2003年,中信息産業的發展應當和美
、歐洲的信息産業發展走一條不同的道路,我認爲在電腦,包括服務器的生産製造方面,中
比發達
家和地區並不落後很多。
記者:
從製造的角度並不落後?
段永基:
對。但是在生産系統,民經濟的管理部門以及
民經濟的服務
系,電腦的使用
平,我認爲比發達
家和地區至少落後20年,這就使得我們本來規模總量就比較小的經濟發展的質量並不高,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中
經濟要想趕上發達
家和地區就是沒有可能的,所以必須提高中
經濟發展的質量。而且當前來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廣泛和深入地使用信息技術和信息手段,所以我想在會上呼籲,不管外
公司還是中
公司都要認識到,幫助中
人廣泛而深入地使用電腦,在生産系統、管理系統。服務系統上,這應該是當代中
it企業的一個主要任務。
記者:
在90秒以外,您特別想說又沒有說出來的話是什麼?
段永基:
我特別想說的就是外公司既要看到中
市場的巨大潛力,同時又要平等地對待像中
這樣的發展中
家。所謂平等就是他們在獲得市場的同時,應當轉移技術,他們在獲得利潤的同時也應該給自己的中
夥伴以適當的利潤。
記者:
您剛才說到技術和利潤,現在it業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發達家手裏,在這種情況下,中
的it業要發展,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
段永基:
我認爲起碼在近期,中的it界不應該把有限的資金和力量投入在一些硬件的設計和生産方面,而應該集中用
外引進的成熟的技術和設備,在中
的各個領域進行使用,應該把力量集中在這個方面。
記者:
深入到應用和服務上?
段永基:
對。
記者:
那麼在高技術上,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放棄了呢?
段永基:
不是可以放棄,比如說理論研究,這個仍然可以做,家大規模的投資,中
科學院,各大專院校,但是在應用技術方面,可能我們沒有太多的力量,太大的實力來進行開發和研究,而是應該放在使用這個現成的技術,結合中
的情況使用這個現成的技術。
記者:
目前來看,中關村的企業,比如說聯想、四通、方正,他們在這方面,過去是這樣做的嗎?
段永基:
技術分幾個層面,一個叫做産品技術,一個叫做實用技術,一個叫做基礎技術。我認爲中關村的企業在實用技術,在基礎技術方面基本上沒有什麼投入,也沒有太多的積累,中關村的企業所持有的技術,其中在産品技術方面,比如說四通的中英文打字機,是産品技術,聯想的pc是一種産品技術,裏邊的cpu、存儲器、硬盤、軟盤這方面,中的公司都沒有這方面的技術。
記者:
這次500強雲集上海,很多大企業都來了,您作爲中的一個企業家,你不免會想中
企業的
際化這個話題。
段永基:
一個是信息技術,一個是網絡技術,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化,這種一
化的速度和進程比我們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快,中
企業面對這種全球化的挑戰,也就是說,中
企業將面對具有豐富的商業知識,廣泛的資本資源和非常強大的技術基礎的跨
公司的挑戰,如何對付呢?我想很重要的還是要自身素質的提高。我個人把它總結爲,中
企業必須解決五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産權清晰。第二個問題管理規範。第三個問題運作要透明,不能再學中
傳統的黑箱作業。第四個信息披露要充分而真實,不能做假賬,要充分向社會公布企業運作的各種信息。第五個企業內部骨幹人員的利益安排要製度化,要科學化,要規範化,穩定骨幹隊伍。這五個方面做到了,中
企業才有可能有能力具備這樣的素質來迎戰跨
公司的挑戰。
記者:
您說的這五個方面是不是在高科技企業反映的更明顯?
段永基:
我相信是這樣,因爲高科技企業是知識經濟的一種企業形態,在這種形態裏面,人的智力實際上是一種資本,是一種資源,對這些人的利益安排製度要不科學不合理的話,很難留住人。
記者:
您剛才說到高科技企業的人才問題,您覺得中的企業家需要一些什麼樣的素質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企業家?
段永基:
第一企業家不是資本家。不是說投資了一個企業,當了企業董事長他就是企業家。第二個企業家不是管理家。不能說政府派他到某個企業去當廠長他就成了企業家。我認爲企業家應該具備至少三個方面的素質。第一他非常有眼光,有判斷力,技術上的判斷力,市場營銷方面的營銷方式、營銷理念上的判斷力。第二個,企業家必須敢于冒險,要富于冒險精神。第三個,他必須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因爲任何一個企業要成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必須組織一批很優秀的人共同成功。我覺得對中企業家特別要強調眼光和冒險精神。
記者:
您作爲中的一個企業家,看到500強雲集上海,很像是跨
公司的一次盛宴,您有什麼想法?對中
市場的關心和投入您自己有什麼看法?
段永基:
第一我感到非常感,因爲我們
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個面對21世紀更加改革、更加開放的一個中
,正是這一點吸引了世界500強中的很多巨頭到這裏來,真是華蓋雲集。第二點我也感到某種悲哀,這500家裏面的任何一家,它的尾數比我們很多第一名、第二名公司都要大。所以我一直在想,中
什麼時候才能産生真正地能夠臍身于500強行列裏面的企業家和企業呢?這應該是我們面對21世紀的時候必須認真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記者:
也就是說您來到上海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態?
段永基:
是。
……《中國企業必須解決五個問題》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經濟類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