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3篇 《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

《中國小說史略》第3篇 《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

魯迅作品

  《漢志》之敘小說家,以爲“出于稗官”,如淳曰,“細米爲稗。街談巷說,甚細碎之言也。王者慾知裏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本注)其所錄小說,今皆不存,故莫得而深考,然審察名目,乃殊不似有采自民間,如《詩》之《guo風》〔1〕者。其中依托古人者七,曰:《伊尹說》,《鬻子說》,《師曠》,《務成子》,《宋子》,《天乙》,《黃帝》。記古事者二,曰:《周考》,《青史子》,皆不言何時作。明著漢代者四家:曰《封禅方說》,《待诏臣饒心術》,《臣壽周紀》,《虞初周說》。

  《待诏臣安成未央術》與《百家》,雖亦不雲何時作,而依其次第,自亦漢人。

  《漢志》道家有《伊尹說》〔2〕五十一篇,今佚;在小說家之二十七篇辦不可考,《史記》《司馬相如傳》注引《伊尹書》曰,“箕山之東,青鳥之所,有盧橘夏熟。”當是遺文之僅存者。

  《呂氏春秋》《本味篇》〔3〕述伊尹以至味說湯,亦雲“青鳥之所有甘護”,說極詳盡,然文豐贍而意淺薄,蓋亦本《伊尹書》。

  伊尹以割烹要湯〔4〕,孟子嘗所詳辯,則此殆戰guo之士之所爲矣。

  《漢志》道家有《鬻子》二十二篇,今僅存一卷,或以其語淺蒲,疑非道家言。然唐宋人所引逸文,又有與今本《鬻子》頗不類者,則殆真非道家言也。

  武王率兵車以伐纣。纣虎旅百萬,陣于商郊,起自黃鳥,至于赤斧,走如疾風,聲如振霆。三軍之士,靡不失se。武王乃命太公把白旄以摩之,纣軍反走。(《文選李善注》及《太平禦覽》三百一)

  青史子爲古之史官,然不知在何時。其書隋世已佚,劉知幾《史通》〔5〕雲“《青史》由綴于街談”者,蓋據《漢志》言之,非逮唐而複出也。遺文今存三事,皆言禮,亦不知當時何以入小說。

  古者胎教,王後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銅而禦戶左,太宰持鬥而禦戶右,太蔔持蓍gui而禦堂下,諸官皆以其職禦于門內。比及三月者,王後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史缊瑟而稱不習,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則太宰倚鬥而不敢煎調,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史吹銅曰,“聲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太蔔曰,“命雲某。”然後爲王太子懸弧之禮義。……(《大戴禮記》《保傅篇》,《賈誼新書》《胎教十事》)

  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居則習禮文,行則鳴珮玉,升車則聞和鸾之聲,是以非僻之心無自入也。

  ……古之爲路車也,蓋圓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轸方以象地,三十幅以象月。故仰則觀天文,俯則察地理,前視則睹和鸾之聲,側聽則觀四時之運:此巾車教之道也。(《大戴禮記》《保傅篇》)

  ji者,東方之畜也。歲終更始,辨秩東作,萬物觸戶而出,故以ji祀祭也。(《風俗通義》八)

  《漢志》兵yin陽家〔6〕有《師曠》八篇,是雜占之書,在小說家者不可考,惟據本志注,知其多本《春秋》而已。《逸周書》《太子晉》篇記師曠見太子,聆聲而知其不壽,太子亦自知“後三年當賓于帝所”,其說頗似小說家。

  虞初事詳本志注,又嘗與丁夫人〔7〕等以方祠詛匈奴大宛,見《郊祀志》,所著《周說》幾及千篇,而今皆不傳。晉唐人引《周書》者,有三事如《山海經》及《穆天子傳》,與《逸周書》不類,朱右曾〔8〕(《逸周書集訓校釋》十一)疑是《虞初說》。

  芥山,神蓐收居之。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圓,神經光之所司也。(《太平禦覽》三)

  天狗所止地盡傾,余光燭天爲流星,長十數丈,其疾如風,其聲如雷,其光如電。(《山海經》注十六)

  穆王田,有黑鳥若鸠,翩飛而跱于衡,禦者斃之以策,馬佚,不克止之,踬于乘,傷帝左gu。(《文選李善注》十四)

  《百家》者,劉向《說苑》〔9〕敘錄雲,“《說苑雜事》,……

  其事類衆多,……除去與《新序》複重者,其余者淺薄不中義理,別集以爲《百家》。”《說苑》今存,所記皆古人行事之迹,足爲法戒者,執是以推《百家》,則殆爲故事之無當于治道者矣。

  其余諸家,皆不可考。今審其書名,依人則伊尹鬻熊師曠黃帝,說事則封禅養生,蓋多屬方士假托。惟青史子非是。

  又務成子名昭,見《荀子》,《屍子》嘗記其“避逆從順”之教〔10〕;宋子名钘,見《莊子》,《孟子》作宋徑,《韓非子》作宋榮子,《荀子》引子宋子曰,“明見侮之不辱,使人不鬥”〔11〕,則“黃老意”,然俱非方士之說也。

  ※        ※         ※

  〔1〕guo風 《詩經》組成部分,大多是周初至春秋中期民歌。

  《漢書·藝文志》載:“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2〕《伊尹說》,《漢書·藝文志》道家類作《伊尹》。

  〔3〕《呂氏春秋》 戰guo末秦相呂不韋集門客共同編撰,《漢書·藝文志》著錄二十六卷,共一六○篇。《本味篇》,見《呂氏春秋·孝行覽》,記伊尹曆舉各地山珍海味,謂僅天子之guo始能享受,勸說湯改革政治,以取天下。

  〔4〕割烹要湯 《孟子·萬章》:“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吾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未聞以割烹也’。”

  〔5〕劉知幾(661—721) 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曾任著作郎、左史等官,多次參加官修史書。所撰《史通》,系我guo第一部史籍評著。二十卷,分內外篇,內篇論史家ti例,外篇論史籍源流得失。又,“《青史》由綴于街談”,見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篇》,“由”原作“曲”。

  〔6〕兵yin陽家 即兵書中的yin陽家。《漢書·藝文志》:“yin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爲助者也。”唐顔師古注:“五勝,五行相勝也。”

  〔7〕丁夫人 《漢書·郊祀志》載:武帝太初元年(104),西伐大宛,“丁夫人與雒陽虞初等以方祀詛匈奴、大宛焉。”唐韋昭注:“丁,姓;夫人,名也。”

  〔8〕朱右曾 字尊魯,清嘉定(今屬上海)人。曾官貴州遵義知府。撰有《逸周書集訓校釋》、《左氏傳解誼》等。

  〔9〕《說苑》 西漢劉向撰,《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分類纂述春秋戰guo至秦漢間曆史故事,雜以議論。《說苑雜事》,即《說苑》。《新序》,劉向撰,《隋書·經籍志》著錄三十卷,內容ti例與《說苑》相似。

  〔10〕務成子 見《荀子·大略篇》:“不學不成。堯學于君疇,舜學于務成昭,禹學于西王guo。”《屍子》卷下引務成子教舜曰:“避天下之逆,從天下之順,天下不足取也。”《屍子》,戰guoguo屍佼撰,《漢書·藝文志》著錄二十篇,已散佚。今本《屍子》疑爲魏晉時人依托補撰。

  〔11〕“明見侮之不辱,使人不鬥” 語見《荀子·正論》。

……

《中國小說史略》第3篇 《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4篇 今所見漢人小說”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中國小說史略》第4篇 今所見漢人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