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四世同堂>第59章

《四世同堂》第59章

老舍作品

  天佑老頭兒簡直不知道怎麼辦好了。他是掌櫃的,他有權調動,chu理,鋪子中的一切。但是,現在他好象變成毫無作用,只會白吃三頓飯的人。冬天到了,正是大家添冬yi的時節,他卻買不到棉花,買不到布匹。買不進來,自然就沒有東西可賣,十個照顧主兒進來,倒有七八個空手出去的。當初,他是在北平學的徒;現在,他是在北平領著徒。他所學的,和所教給別人的,首要的是規矩客氣,而規矩客氣的目的是在使照顧主兒本想買一個,而買了兩個或三個;本想買白的,而也將就了灰的。顧客若是空著手出去,便是鋪子的失敗。現在,天佑天天看見空手出去的人,而且不止一個。他沒有多少東西可賣。即使人家想多買,他也拿不出來。即使店夥的規矩客氣,可以使買主兒活了心,將就了顔se與花樣,他也沒有足以代替的東西;白布或者可以代替灰布,但是白布不能代替青緞。他的規矩客氣已失去了作用。

  鋪中只有那麼一些貨,越賣越少,越少越顯著寒伧。在往日,他的貨架子上,一格一格的都擺著折得整整齊齊的各se的布,藍的是藍的,白的是白的,都那麼厚厚的,嶄新的,安靜的,溫暖的,擺列著;有的發著點藍靛的溫和的味道,有的發著些悅目的光澤。天佑坐在靠進鋪門的,覆著厚藍布棉墊子的大凳上,看著格子中的貨,聞著那點藍靛的味道,不由的便覺到舒服,愉快。那是貨物,也便是資本;那能生利,但也包括著信用,經營,規矩等等。即使在狂風暴雨的日子,一天不一定有一個買主,也沒有多大關系。貨物不會被狂風吹走,暴雨沖去;只要有貨,遲早必遇見識貨的人,用不著憂慮。在他的大凳子的盡頭,總有兩大席簍子棉花,雪白,柔軟,暖和,使他心裏發亮。

  一斜眼,他可以看到內櫃的一半。雖然他的主要的生意是布匹,他可是也有個看得過眼的內櫃,陳列著绫羅綢緞。這些細貨有的是用棉紙包著斜立在玻璃櫥裏,有的是折好平放在矮玻璃櫃子裏的。這裏,不象外櫃那樣樸素,而另有一種情調,每一種貨都有它的光澤與尊嚴,使他想象到蘇杭的溫柔華麗,想象到人生的最快樂的時刻——假若他的老父qin慶八十大壽,不是要做一件紫的或深藍或古銅se的,大緞子夾袍麼?哪一對新婚夫婦不要穿上件絲織品的yi服呢?一看到內櫃,他不單想到豐yi足食,而且也想到升平盛世,連鄉下聘姑娘的也要用幾匹綢緞。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幾乎老在鋪子裏,從來也沒討厭過他的生活與那些貨物。他沒有野心,不會胡思亂想,他象一條小魚,只要有清shui與綠藻便高興的遊泳,不管那是一座小湖,還是一口磁缸子。

  現在,兩簍棉花早已不見了,只剩下空簍子在後院裏扔著。外櫃的格子,空了一大半。最初,天佑還叫夥計們把貨勻一勻,盡管都擺不滿,可也沒有完全空著的。漸漸的,勻也勻不及了;空著的只好空著。在自己的鋪子裏,天佑幾乎不敢擡頭,那些空格子象些四方的,沒有眼珠的眼睛,晝夜的瞪著他,嘲弄他。沒法子,他只好把空格用花紙糊起來。但是,這分明是自欺;難道糊起來便算有貨了麼?

  格子多一半糊起來,櫃臺裏只坐著一個老夥計——其余的人都辭退了。老夥計沒事可作,只好打盹兒。這不是生意,而是給作生意的丟人呢!內櫃比較的好看一些,但是看著更傷心。綢緞,和婦女的頭發一樣,天天要有新的花樣。擱過三個月,就沒有再賣出的希望;半年就成了古董——最不值錢的古董。綢緞比布匹剩的多,也就是多剩了賠錢貨。內櫃也只剩下一個夥計,他更沒事可作。無可如何,他只好勤擦櫥子與櫃子上的玻璃。玻璃越明,舊綢緞越顯出暗淡,白的發了黃,黃的發了白。天佑是不愛多說話的人,看著那些要同歸于盡的,用銀子買來的細貨,他更不肯張嘴了。他的口shui都變成了苦的,一口一口的咽下去。他的ti面,忠實,才能,經驗,尊嚴,都忽然的一筆勾消。他變成了一籌莫展,和那些舊貨一樣的廢物。

  沒有野心的人往往心路不寬。天佑便是這樣。表面上,他還維持著鎮定,心裏可象有一群野蜂用毒刺蜇著他。

  他偷偷的去看鄰近的幾家鋪戶。點心鋪,因爲缺乏面粉,也清鍋子冷竈。茶葉鋪因爲交通不便,運不來貨,也沒有什麼生意好作。豬肉鋪裏有時候連一塊肉也沒有。看見這種景況,他稍爲松一點心:是的,大家都是如此,並不是他自己特別的沒本領,沒辦法。這點安慰可僅是一會兒的。在他坐定細想想之後,他的心就重新縮緊,比以前更厲害,他想,這樣下去,各種營業會一齊停頓,豈不是將要一齊凍死餓死麼?

  那樣,整個的北平將要沒有布,沒有茶葉,沒有面粉,沒有豬肉,他與所有的北平人將怎樣活下去呢?想到這裏,他不由的想到了guo家。guo亡了,大家全得死;千真萬確,全得死!

  想到guo家,他也就想起來三兒子瑞全。老三走得對,對,對!他告訴自己。不用說老父qin,就是他自己也毫無辦法,毫無用chu了。哼,連長子瑞宣——那麼有聰明,有人格的瑞宣——也沒多大的辦法與用chu!北平完了,在北平的人當然也跟著完蛋。只有老三,只有老三,逃出去北平,也就有了希望。中guo是不會亡的,因爲瑞全還沒投降。這樣一想,天佑才又挺一挺腰板,從口中吐出一gu很長的白氣來。

  不過,這也只是一點小小的安慰,並解救不了他目前的困難。不久,他連這點安慰也失去,因爲他忙起來,沒有工夫再想念兒子。他接到了清查貨物的通知。他早已聽說要這樣辦,現在它變成了事實。每家鋪戶都須把存貨查清,極詳細的填上表格。天佑明白了,這是“奉旨抄家”。等大家把表格都辦好,日本人就清清楚楚的曉得北平還一共有多少物資,值多少錢。北平將不再是有湖山宮殿之美的,有悠久曆史的,有花木魚鳥的,一座名城,而是有了一定價錢的一大塊産業。

  這個産業的主人是日本人。

  鋪中的人手少,天佑須自己動手清點貨物,填寫表格。不錯,貨物是不多了,但是一清點起來,便並不十分簡單。他知道日本人都心細如發,他若粗枝大葉的報告上去,必定會招出麻煩來。他須把每一塊布頭兒都重新用尺量好,一寸一分不差的記下來,而後一分一厘不差的算好它們的價錢。

  這樣的連夜查點清楚,計算清楚,他還不敢正式的往表上填寫。他不曉得應當把貨價定高,還是定低。他知道那些存貨的一多半已經沒有賣出去的希望,那麼若是定價高了,貨賣不出去,而日本人按他的定價抽稅,怎樣辦呢?反之,他若把貨價定低,賣出去一定賠錢,那不單他自己吃了虧,而且……

四世同堂第59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59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