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四世同堂>第74章

《四世同堂》第74章

老舍作品

  李四爺的生意還是很不錯。北平,雖然窮,雖然沒有糧,可是人口越來越多。不錯,鋪戶家家裁人;可是四鄉八鎮的人民,因爲丟失了家産,或被敵人燒毀了村莊,或因躲避刀兵,象趕集似的一群群的往這座死城裏走。“北平”這兩個字,好象就教他們感到安全。街上,十家鋪子倒有九家只剩了一兩個老弱殘兵,而胡同裏,哪一家院子都擠滿了人。李四爺給活人搬家,給死人領杠,幾乎天天都有事作。

  雖然這樣不得閑,老人可是並不很高興。他納悶人們爲什麼都往這座死城裏來受罪。北平城裏並不是出糧的地方啊!

  有時候,他領著棺材出城,聽見了遠chu傳來的炮聲。他心中馬上想明白:怪不得人們往城裏逃,四chu還都在打仗啊!不過,過一會兒他又想到:躲開槍炮,逃到城裏,可躲不開饑寒哪!想到這裏,他幾乎要立在城門口大聲的去喊叫:“朋友們,不要進這個城門,進去必死!”可是,他不敢去喊,城門上有日本兵。

  “哼!”他揣摸著對自己說:“都怕死!城裏的人不敢逃出去,怕死!城外的人,往城裏走,怕死!連你,李四,你不敢在城門口喊叫,也怕死!”他看不起了大家,也看不起他自己!

  更讓他傷心的,是看見城外各chu都只種著白薯。沒有玉米,高粱,谷子;一望無際,都是爬在地上的綠的白薯秧子。

  他打聽明白,凡是日本人占領的地方,鐵路公路兩旁二十裏以內,都只准種白薯。日本人怕遊擊隊,所以不給他們留起青紗帳。白薯秧子只能爬伏在地上;中guo人,仿佛是,也得爬伏在地上,永遠不能立起來,向敵人開幾槍!

  這一崗一崗的,毫無變化的,綠秧子,使老人頭暈。在往年,每一出城,看見各種的農作物,他便感到高興。那高高的高粱與玉米,那矮的小米子,那黑綠的毛豆,都發著甜味,給他一些希望——這是給他與大家吃的糧食。特別是在下過大雨以後,在兩旁都是青苗的大道中,他不單聞見香甜的青氣,而且聽到高粱玉米狂喜的往上拔節子,咯吱咯吱的輕響。這使他感到生趣,覺得年輕了幾歲。

  現在,他只好半閉著眼走。那些白薯秧子沒有香味,沒有紅的纓,沒有由白而黃而紅的穗子,而只那麼一行行的爬伏在地上,使他頭暈心焦。有時候,他幾乎忘了方向。

  而且,看到那些綠而不美的秧蔓,他馬上便想到白薯是怎樣的不磁實:吃少了,一會兒就餓;吃多了,胃中就冒酸shui。他是七十多歲的人了,白薯不能給他飽暖與康健之感。

  在這些零七八碎的雜感而外,他還有更痛心的事呢。自從他作了副裏長,隨著白巡長挨家按戶的收取銅鐵,他的美譽便降落了許多。誰都知道他是好人,可是又有一種不合邏輯的邏輯——不敢反抗日本人,又不甘毫無表示,所以只好拿李老人殺氣!

  現在就更好了,他須挨著家去通告:“喝過了的茶葉可別扔了,每家得按月獻茶葉!”

  “幹什麼用呢?”人家問他。

  “我知道才怪!”老人急扯白臉的說。

  “嘔,”白巡長上來敷衍:“聽說,舊茶葉拌在草料裏,給日本的馬吃;敗火!敗火!又聽說,在茶葉裏可以榨出油來。

  嘔,我也說不十分清楚!”

  “我們已經喝不起茶,沒有茶葉!”有人這樣說。

  “那,也得想法子去弄點來!”白巡長的笑意僵在了臉上,變成要哭的樣子。

  過了幾天,他又須去告訴大家:“按月還得獻包香煙的錫紙啊!”老人急了,對白巡長沒有好氣的說:“我不能再去!我沒工夫再去跑tui,還得挨罵!你饒了我好不好?我不再作這個破裏長!”

  無論他怎說,白巡長不點頭:“老爺子!誰當裏長誰挨罵,只有你老人家挨得起罵!捧我這一場,他們罵什麼都算在我的身上,還不行嗎?”

  除了央告,白巡長還出了主意:冠曉荷既已下了獄,李四爺理應升爲正裏長,而請孫七作副。不久,他約同副裏長,從新調查戶口,以便發給領糧證。

  李老人不高興當這個差事,可是聽到發給大家領糧證,心中稍覺安頓了一點。他對自己說:“好喽,只要發給大家糧食,不管什麼糧食,就不至于挨餓喽!”一來二去的,他把這心中的話說了出來,爲是使大家安點心。大家聽了,果然面上都有了笑容,彼此安慰:“四爺說的不錯,只要還發糧,不管是什麼糧,就好歹的能夠活下去了!”這“好歹的能活下去”倒好象是什麼最理想的辦法!

  及至戶口調查過了,大家才知道六十歲以上的,六歲以下的,沒有領糧的資格!

  這不是任何中guo人所能受的!什麼,沒有老人和小孩子的糧?這簡直的是教中guo曆史整翻個筋鬥,頭朝下立著!中guo人最大的責任是養老撫幼;好,現在日本人要餓死他們的老幼;那麼,中年人還活著幹什麼呢?小羊圈的人一致以爲這是混蛋到底的“革命”,要把他們的曆史,倫理,道德,責任,一gu腦兒推翻。他們要是接受了這個“革命”的辦法,便是變成不慈不孝的野人!

  可是,怎麼辦呢?

  孫七雖然剛剛作了副裏長,可是決定表示不偏向著日本人。他主張搶糧造反!“他ma的,不給老人們糧食,咱們的孝道到哪兒去呢?不給孩子們糧食,教咱們斷子絕孫!這是絕戶主意,除非沒有屁眼兒的人,誰也不會這麼狠!他ma的,倉裏,大漢jian們家裏,有的是糧,搶啊!事到如今,誰還能顧什麼ti面嗎?”

  這套話,說得是那麼強硬,幹脆,而且有道理,使大家的腮上都發了紅,眼睛都亮起來。可是,他剛剛說完,連他帶他們便似乎已經看見了機關槍。大家都咽了口唾沫,沒有一個人敢擡起臂來,喊一聲:“搶啊!”他們是中guo人,北平的中guo人,相信慢慢的餓死,總會,若與因搶糧而被殺頭比起來,還落個全屍首!他們甯可餓死,也不敢造反!

  他們只好退一步想:“好啦,老的小的沒有糧食,就大家分勻一下吧;誰也吃不飽,可是誰也不至于馬上就餓死;不也是個辦法嗎?”

  這個“分而食之”的辦法,大家都看得出,比孫七的主張松軟的多,松軟得幾乎不象話。但是,在小羊圈的人們心中,這卻也含有不少的人情與智慧。

  在他們這樣紛紛議論之際,他們接到了傳單:“馬上決定吧,同胞們,是甘心餓死,還是起來應戰!活路須用我們的熱血沖開;死路是縮起脖子,閉上眼,等,等——餓死!”

  大家都猜得到,十之八九這是他們的老鄰居錢默吟給他們送來的。他們一致的同意錢先生的話,而又興奮起來。可是,不久,他們的“智慧”又占了上風。那“智慧”正象北平的古老的,無用的,城牆,雖然無用,而能使他們覺出點安全之感……

四世同堂第74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74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