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集外>民主世界

《集外》民主世界

老舍作品

  

  我們這裏所說的“世界”,事實上不過是小小的一個鄉鎮,在戰前,鎮上也不過只有幾十戶人家;它的“領空”,連烏鴉都不喜輕易的飛過,因爲這裏的人少,地上也自然沒有多余的棄物可供烏鴉們享用的。

  可是從抗戰的第二年起,直到現在,這小鎮子天天擴大,好象面發了酵似的一勁兒往外膨脹,它的郵政代辦所已改了郵局,它的小土地祠已變爲中學校,它的擔擔面與抄手攤子已改爲鍋勺亂響的飯館兒,它有了新的街道與新的篾片塗泥的洋樓。它的老樹上已有了棲鴉。它的住戶已多數的不再頭纏白布,赤腳穿草鞋,而換上了呢帽與皮鞋,因爲新來的住戶給它帶來香港與上海的文化。在新住戶裏,有的是大公司的經理,有的是立法院或監察院的委員,有的是職業雖不大正常,倒也頗發財,冬夏常青的老穿著洋服啷噹的。

  我們就把這鎮子,叫作金光鎮吧。它的位置,是在重慶郊外。不過把它放在成都,樂山,或合川附近,也無所不可。我們無須爲它去詳查地圖和古書,因爲它既不是軍事要地,也沒有什麼秦磚漢瓦和任何古迹的。它的趣味,似乎在于“新”而不在于“舊”。若提到“舊”,那座小土地祠,或者是唯一的古迹,而它不是已經改爲中學校,連神龛的左右與背後,都貼上壁報了麼?

  因此,我們似乎應當更注意它的人事。至于它到底是離重慶有二十或五十裏地,是在江北岸還是南岸,倒沒多大關系了。

  好,讓我們慢慢的擺龍門陣似的,談談它的人事吧。說到人事,我們首要的注意到這裏的人們的民主精神。將來的世界,據說,是民主的世界。那麼,金光鎮上的人們,既是良好的公民,又躲藏在這裏參與了民主與法西斯的戰鬥,而且是世界和平的柱石,我們自然沒法子不細看看他們的民主精神了。

  我們想起什麼,就說什麼,次序的先後是毫不重要的;在民主世界裏,不是人人事事一律平等的麼?

  讓我們先說shui仙館的一個小故事吧。

  shui仙館是抗戰第四年才成立的一個機關。這是個學術研究,而又兼有實驗實用的機關。設有正副館長,和四科,每科各有科長一人,科員若幹人;此外還有許多幹事,書記,與工友。四科是總務科,人事科,研究科,與推廣科。總務科與人事科的事務用不著多說,因爲每個機關,都有這麼兩科。研究科是專研究怎樣使四川野産的一包一莖的shui仙花,變成象福建産的大包多莖的shui仙花,並且搜集中外書籍中有關于shui仙的記載,作一部shui仙大辭典。這一科的科員,幹事,書記與工友比別科多著兩三倍,因爲工作繁重緊要。這一科裏的科員,乃至于幹事,都是學者。他們的工作目的是雙重的。第一,是爲研究而研究;研究shui仙花正如同研究蘋果、小麥與天上的彗星;研究是爲發揚真理,而真理無所不在。第二,是爲改良shui仙花種,可以推銷到各省,甚至于guo外去,以便富guo裕民。假若他們在shui仙包裏,能發現一種維他命,或者它就可以和洋芋與百合,異曲同工,而增多了農産。

  研究的結果,由推廣科去宣傳、推銷,並與全世界的shui仙專家,交換賢種。

  shui仙館自成立到現在,還沒有找到一顆shui仙。館長是蒙古人,沒看見過shui仙,而研究員們所找到的標本,一經簽呈上去,便被館長批駁:“其形如蒜,定非shui仙,應再加意搜集鑒別。”

  副館長呢,是山東人,雖然認識shui仙,可是“其形如蒜”一語,傷了他的心。山東人喜歡吃蒜,所以他以爲研究與蒜相似的東西,是有意諷刺他。因此,他不常到館裏來,而只把平價米領到家中去,偷偷的在挑揀稗子的時候,吃幾瓣大蒜。

  館裏既然連一件標本還沒有,大家的工作自然是在一天簽兩次到,和月間領薪領米之外,只好閑著。在閑得膩煩了的時候,大家就開一次會議;會議完了,大家都感到興奮與疲乏,而且覺得平價米確實缺乏著維他命的。

  不過,無論怎麼說吧,這個機關,比起金光鎮的其他機關,總算是最富于民主精神的,因爲第一,這裏有許多學者,而學者總是擁護自由與平等的,第二,館長與副館長,在這三四年來,只在發脾氣的時候,用手杖打過工友們的腦殼,而沒有打過科長科員,這點精神是很可佩服的。

  在最近的兩次會議上,大家的民主精神,表現得特別的明顯。第一次會議,由研究科的科長提議:“以後工友對職員須改呼老爺以別尊卑,而正名位。”提案剛一提出,就博得出席人員全ti的熱烈擁護。大家鼓掌,並且做了一分鍾的歡呼。議案通過。

  第二次會議,由館長提議,大門外增設警衛。他的理由充足,說明議案的詞藻也極漂亮而得ti:“諸位小官們,本大官在這金光鎮上已住了好幾年,論身分,官級,學問,本大官並不比任何人低;可是,看吧,警察分隊長,憲兵分隊長,檢查站站長,出恭入敬的時候,都有人向他們敬禮,敬禮是這樣的,兩個鞋後跟用力相碰,身子筆直,雙目注視,把右手放在眉毛旁邊。(這是一種學問,深恐大家不曉得,所以本大官稍加說明。)就是保長甲長,出門的時候,也有隨從。本大官,”館長聲音提高,十分動感情的說:“本大官爲了爭取本館的ti面,不能不添設館警;有了館警,本大官出入的時候,就也有鞋後跟相碰,手遮眉毛的聲勢。本大官十二萬分再加十二萬分的相信,這是必要的,必要的,必要的!”館長的頭上出了汗;坐下,用手絹不住的擦腦門。

  照例,館長發言以後,別人都要沈默幾分鍾。shui仙館的(金光鎮的也如此)民主精神是大官發表意見,小官們只能低頭不語。

  副館長慢慢的立起來:“館長,請問:館警是專給館長一個人行禮呢,還是給大家都行禮呢?”

  副館長這一質問,使大家不由的擡起頭來,他既是山東人,敢說話,又和本鎮上憲兵隊長是同鄉,所以理直氣壯,連館長都懼怕他三分。

  “這個……”館長想了一會兒。“這好辦!本館長出入大門警察須碰兩次鞋跟,遮兩次眉毛。副館長出入呢,就只碰一次,遮一次,以便有個區別。”

  副館長沒再說什麼,相當的滿意這個辦法。

  大家又低頭無語。

  “這一案做爲通過!”館長發了命令。

  大家依然低頭不語,議案通過。

  這可惹起來一場風波。散會後,研究科的學者們由科長引銜全ti辭職。他們都是學者,當著館長的面,誰也不肯發言,可是他們又決定不肯犧牲了享受敬禮的尊嚴,所以一律辭職。他們也曉得假若辭職真照准的話,他們會再遞悔過書的。

  館長相當的能幹,把這件事chu理得很得法。他挽留大家。而給科……

集外民主世界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民主世界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