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雜文集第十四卷>悼于非閛的畫

《雜文集第十四卷》悼于非閛的畫

老舍作品

  畫師在施彩運墨方面,多遵宋元秘法,可是構圖狀物,一本真實,所以他筆下的一花一木既饒古趣,又有所創造。他極重寫生。即在晚年,雖已成名,可是還時刻留神觀察百卉蟲鳥,以求精確。每逢公園牡丹盛開,或聞某chu有菊花展覽,他必去詳爲賞覽,勾畫底稿多幅。每值我家菊開,畫師必來,徘徊花間,見細瓣如針,或se嫩韻秀,雖謂“這怎麼畫呢?”事實上,他並不畏難;他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把最不易摹擬的畫了出來。這便是創造,因爲前人沒有這麼畫過。

  他善養鴿,著有專書。爲了保衛世界和平的宣傳,他畫過各種各式的鴿子。對鴿子的姿態,他有多年的觀察。可是,有一次朋友們求他作大幅的翔鴿圖,他爲了難。平日放鴿,他只能仰觀。他沒從上俯視過鴿子如何飛翔。于是,他就到城樓上去俯視鴿群的起落,而後動筆描畫。這種嚴肅的態度,使許多青年畫家受到感動。

  他堅持日課,每日必畫。他畫工筆畫,費時間較多。可是在解放後,他有多少作品啊。這證明他是如何精勤,至老不懈。他只住著三間小屋,但是他不因環境局促,而稍弛怠。繪畫就是他的生命,一拿起筆來,他就得到無窮的樂趣,日夕不息地把春花秋卉贈給廣大群衆。是的,他的作品是雅俗共賞,受到普遍稱贊的。到了晚年,他筆下的群芳特別明豔。他說:萬紫千紅,爭奇鬥豔,才足以配合新社會的新氣象。

  是的,他熱愛新社會。他衷心感激dang對他個人與對傳統繪畫的關切與愛護。爲表示他個人對dang的感激,他刻了一塊圖章,文曰“再生”。當他臥病醫院的時候,他還念念不忘的就是畫家要靠近dang,在dang的領導下發展guo畫事業。

  入醫院之後,他極爲樂觀。他相信自己會恢複健康,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來。可是,病痛奪去了他的生命,現在正在畫舫齋展出的他的那幅極精采的“牡丹鴿子”遂成絕筆!

  非閛先生,安息吧!您的獨具風格的作品會流傳下去,非的徒弟們不但會繼承您的畫法成爲流派,而且也會發揚您的勤學苦練的精神,畢生不懈地爭取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成就。您的畫界朋友們現在團結得很好,而且會更好,guo畫的發展的確可以作到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安息吧,非閛先生,我們的guo家正在百廢俱興,日趨富強,我們的美術事業也因之而欣欣向榮,生機活躍!

  載一九五九年七月七日《人民日報》

《雜文集第十四卷》全本在線閱讀完畢..
如果喜歡本書或本作者,您可以:
▷ 下載雜文集第十四卷TXT全本
▷ 浏覽老舍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