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上演後,有勞不少朋友來信,打聽這出戲是怎麼寫的等等。因忙,不能一一回信,就在此擇要作簡單的答複。問:爲什麼要單單寫一個茶館呢?
答: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可以多容納各
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多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裏,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臺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麼,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裏,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麼?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問:你怎麼安排這些小人物與劇情的呢?
答:人物多,年代長,不易找到個中心故事。我采用了四個辦法:(一)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然松散,而中心人物有些著落,就不至于說來說去,離題太遠,不知所雲了。此劇的寫法是以人物帶動故事,近似活報劇,又不是活報劇。此劇以人爲主,而一般的活報劇往往以事爲主。(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員扮演。這樣也會幫助故事的聯續。這是一種手法,不是在理論上有何根據。在生活中,兒子不必繼承父業;可是在舞臺上,父子由同一演員扮演,就容易使觀衆看出故事是聯貫下來的,雖然一幕與一幕之間相隔許多年。(三)我沒法使每個角都說他們自己的事,可是又與時代發生關系。這麼一來,廚子就像廚子,說書的就像說書的了,因爲他們說的是自己的事。同時,把他們自己的事又和時代結合起來,像名廚而落得去包辦監獄的夥食,順口說出這年月就是監獄裏人多;說書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順口說出這年頭就是邪年頭,真玩藝兒要失傳……因此,人物雖各說各的,可是又都能幫助反映時代,就使觀衆既看見了各
的人,也順帶著看見了一點兒那個時代的面貌。這樣的人物雖然也許只說了三五句話,可是的確交代了他們的命運。(四)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這樣安排了人物,劇情就好辦了。有了人還怕無事可說嗎?有人認爲此劇的故事不強,並且建議:用康順子的遭遇和康大力的參加革命爲主,去發展劇情,可能比我寫的更像戲劇。我感謝這種建議,可是不能采用。因爲那麼一來,我的葬送三個時代的目的就難達到了。抱住一件事去發展,恐怕茶館不等被人霸占就已垮臺了。我的寫法多少有點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
問:請談談您的語言吧。
答:這沒有多少可談的。我只願指出:沒有生活,即沒有活的語言。我有一些舊社會的生活經驗,我認識茶館裏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們作什麼,所以也知道他們說什麼。以此爲基礎,我再給這裏誇大一些,那裏潤一下,人物的臺詞即成爲他們自己的,而又是我的。唐鐵嘴說:“已斷了大煙,改抽白面了。”這的確是他自己的話。他是個無恥的人。下面的:“大英帝
的香煙,日本的白面,兩大強
伺候我一個人,福氣不小吧?”便是我叫他說的了。一個這麼無恥的人可以說這麼無恥的話,在情理中。同時,我叫他說出那時代帝
主義是多麼狠毒,既拿走我們的錢,還要我們的命!
問:原諒我,再問一句:像劇中沈長,出的臺來,只說了幾個“好”字,也有生活中的根據嗎?
答:有!我看見過不少的民
的軍、政要人,他們的神氣頗似“孤哀子”裝模作樣,一臉的官司。他們不屑與人家握手,而只用冰涼的手指(因爲氣虧,所以冰涼)摸人家的手一下。他們裝腔作勢,自命不凡,和同等的人說起下流話來,口若懸河,可是對下級說話就只由口中擠出那麼一半個字來,強調個人的高貴身份。是的,那幾個“好”字也有根據。沒有生活,掌握不了語言。
載一九五八年《劇本》第五期
《雜文集第十六卷》答複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大家合作”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