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門》的主要情節是:戀愛與複仇。作者雷馬克在另外一部小說《流亡曲》中,借一個人物的口說過:“戀愛與複仇是人生最快意的兩件事。”但讀完《凱旋門》後,卻沒有使人感到快意,充溢和籠罩著全書的是低沈傷感的氣氛。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雷維克是作者的英雄。他是一個德人,一個有名的外科醫生,善良,正直,勇敢,慷慨。在納粹初上臺時,他幫助過幾個受通緝追捕的人,因此自己被關進了監獄,經受了酷刑。妻子遭牽累也被捉了去,受盡折磨後自殺了。雷維克經過極大的艱危越獄出來,逃亡到巴黎,沒有護照,非法地過著極不安定、毫無保障的生活。他從前曾經有過的很多東西——安全、希望、信仰、抱負……現在都沒有了。他自己說:“至多有一點兒絕望,一點兒勇氣,否則便是內在和外在的生疏。”他只能隨遇而安,得過且過,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也從一些還算正直、善良的人那裏,從一些與他
境相同或類似的人那裏,得到一點兒溫暖和幫助。他將這樣生活下去——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在他的非法
境中,這種意外出現的可能是太多了),一直到他的暮年,到死。不,連這些都是他很少想到的:沒有明天。
但一個女人撞進他的生活中來。在寒冷的黑夜中,在賽納河邊,他同一個剛到巴黎的女子邂逅。一個偶然的意外,使這個意大利籍的女子孤獨無倚。雷維克出于同情幫助了她,一如他幫助任何人。那個女子瓊恩,出身于小資産階級家庭,受過一點教育,憑著她的美麗和一點小的才能,在繁華而又黑暗的大都市中出沒,在人生的海洋上浮沈。她漸漸地愛上了雷維克。雷維克意識到自己的境,一向將愛情當作負擔,卻也漸漸愛上了她。瓊恩對雷維克有著真實的感情,在生活上卻是比較隨便的。雷維克並不追究她的過去,但當他發覺,彼此相愛後她還與人同居,他的心靈就受到深重的損傷了。不過,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她,這是由于雷維克在一次意外的放逐中所引起的。誰讓他在街頭去搶救一個因偶然事故受傷的老太婆呢。他被帶到警察局去做見證人,卻暴露了非法的難民身份,以致被驅逐出境。瓊恩焦急地等待了幾個月,毫無音訊,以爲他不會回來了。
雷維克真心愛著她。他是先感覺到真正爲她所愛,因而漸漸地愛上她的。在動蕩的艱難的生涯中,能夠真正爲人所愛是一種幸福,一種慰藉,一種溫暖;是夜行中的星光,是風雪中的茅屋,是沙漠中的清泉。那個女子雖然過著放蕩的生活,卻有著一顆還算是純潔的心。而雷維克在玩世不恭的掩蓋下也還有著一顆熱切的心。由于他是認真愛著,因而對那個他認爲是損傷了他的女子就采取了抗拒的態度。這不是嫉妒。他自己也有過露似的情誼,隨風而逝的愛情。只是由于他現在是認真地愛著,于是他要求完整的愛:全或無。
幾乎與這一場慘淡的戀愛進行的同時,他遇到了那個在德曾審訊他,對他施過毒刑,逼死了他妻子的納粹軍官。那個人負著秘密任務被派到巴黎來。這次偶遇使雷維克熱血沸騰,複仇的渴望甚至超過了戀愛的激情。魯迅先生在他譯的契诃夫的小說《壞孩子》的後記中就說過,複仇的歡樂是大過愛情的歡樂的。愛情是對寂寞的心的一種安慰。而複仇也是一種安慰:對帶創的心,對屈辱的靈魂;而且不僅對受難的生者,也對含冤懷恨的死者。他將愛的糾葛推在一邊,集中全部精力,作出種種努力,經過煞費苦心的安排,經過坐臥不安的焦躁的期待和守候,而且冒著極大的風險,終于將那個納粹軍官暗殺了。
他享受了複仇的歡樂,但這不是興奮和狂熱,而是心靈得到了某種平靜。也許,他甚至感到有一點茫然和空虛吧。事情往往是如此的,奔赴目標時的激動,甚至超過了到達目標以後。對于雷維克來說,他手殺死了敵人,卻在生活中失去了目標。而另外,他還沒有——至少暫時沒有別的什麼目標可以奔赴。
而這時,給予他複仇的勝利以嘲笑似的,在烏雲翻滾的歐洲,納粹德將戰神的車輪轉向了巴黎。他殺死了一個納粹,但依然沒有逃
納粹的魔影。殺死了一個敵人,但一個強大得無比的敵人又逼近了。
不久,又一個人死在他的懷中。這一次是他的情人。瓊恩被與她同居的那個男子開槍打傷了。瓊恩帶著傷打電話請雷維克去。雷維克以爲她又和以前一樣在玩鬼把戲,想騙他到她身邊。但是,當他一知道情況屬實以後,就立即改變了冷淡的、抗拒的態度,顯得十分慌亂了。他急急忙忙地趕了去。愛者在血泊中。他是一個高明的外科醫生,曾經救活過許多人,在這最需要他的能力的時候,他卻束手無策了,情況實在太嚴重。在垂危中,她喃喃地說:“我還不夠好——配你。我愛你。”雷維克一向是不大透露自己的感情的,而此刻在深深的悲痛中也向她傾吐了自己的愛。他說:“你使我活著。我本來只是一塊頑石,是你使我活著的——沒有了你,我什麼都完了。你是一切的光明、甜蜜和苦澀——你震撼了我,你給了我你自個兒和我自個兒——。”他經曆了死別。在他的飄泊、艱難、寂寞、無望的生活中,他失去了曾經溫暖過他、他雖然抗拒著但卻震撼了他的生命的愛。
雷維克和瓊恩的愛情是與一般的愛情很不同的。在浮華的巴黎,兩個飄泊的異邦人,他們的愛情不可能籠罩在詩意的光華中,不可能是充滿歡快的夜曲。它的滋味苦澀,情調淒涼,氣氛哀愁,但卻比一般幸福的愛情更觸動人心,因爲它更能引起同情。事實上,即使瓊恩不死于意外,他們的愛情也不會有一個幸福的結局的。不僅因爲飄流不定的生活不容許他們有一個真正的家,還因爲他們不同的格。瓊恩不能夠,也不會安于作一個家庭主婦。她是一個從生活到靈魂都受到大都市腐蝕的女子,她只能自得其樂地沈醉在、也自我毀滅地浮沈在糜爛的生活中。只是她總還算是比較單純,即使她做出不對的事,似乎也完全出于自然,使人不忍深責她。正因爲她的這種單純,她才愛上了雷維克。她感覺得到與她所遇到的那些花花公子比起來,雷維克是不同得多的人。她對雷維克的真實的愛是她破損的心中的一線生機,一片光輝。至于雷維克,他的思想修養和人格修養都達到了一定高度,雖然那當然也帶著資産階級的烙印。由于他的遭遇,他憤世嫉俗,而這種態度對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會多少是一副防腐劑。他在無可執著中執著于愛情,在對于愛的抗拒中
驗著愛的激動。雷維克不僅與瓊恩所遇到的那些花花公子不同,而且與她本人也很不同吧。如果他……
曾卓散文陰影中的《凱旋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