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曾卓>曾卓散文>無愧于“人”的人

《曾卓散文》無愧于“人”的人

曾卓作品

  我最初讀到尤利烏斯·伏契克(1903—1943)的《絞刑架下的報告》①,是在一九四八年的秋天。這是一個人在死獄中的手記。他幸運地從一個事實上是“自己人”的看守那裏得到了紙筆,有機會時就偷偷地寫幾行。他要說的話是那樣多,而死神隨時可以抓住他,所以他常常耽心自己不能寫完。在他寫了最後一頁不久,就被chu決了。

  這是名符其實的絞刑架下的報告。

  然而,令人驚異的是,這是激蕩著歡樂的書:生命的歡樂,戰鬥的歡樂。作者自己就正是這樣說的:“我們爲歡樂而生,爲歡樂而戰鬥,我們也爲歡樂而死。因此,永遠也不要讓悲哀同我們的名字聯系在一起。”他純真而樸實的歡樂情緒是浸潤在全書中間。當我們讀的時候,不能不滿含眼淚——不是由于悲哀,而是真誠的感動,感到自己是在生命的祭壇前受著洗禮,一gu聖潔的熱流在內心迸湧,鼓舞著自己向前奔去。伏契克說:“我愛你們,人們,當你們也以同樣的愛回答我的時候,我是幸福的……”

  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本書,看我們能不能以同樣的愛來回答。

  伏契克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德guo法西斯占領後,作爲捷共的中央委員,轉入地下堅持著鬥爭。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被德guo秘密警察逮捕,犧牲于一九四三年九月八日。

  在這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中,他從生被帶到死亡的邊緣,又漸漸複生,而後重新面向死亡。在這中間,備受苦刑和折磨。

  如果他被捕的當時拒捕(當時他身上帶有手槍),他就可以僅僅一死,而不致遭受酷刑和折磨。但是,考慮到在場的五位同志(在敵人眼中,他們不是問題那麼嚴重的人物)的安全,他沒有這樣做。他被捕後,遭受多次的毒打和重刑,眼看必死,連敵人也說,“夠他受的了!”同牢的難友爲他唱起了挽歌。然而,他又奇迹般地慢慢活了過來。這不僅僅是因爲他的ti質好,也因爲他有堅強的生活意志。雖然這“生”,不過是使他又一次經受苦難,面向死亡。

  而他原是熱愛生活,渴求著日常的自由的生活的。當熬受著苦刑,一步一步迫近死亡的深淵時,在昏迷中他卻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獄外的生活的節奏,想象著獄外的生活的洪流。當他從彌留中慢慢醒過來時,他說:“我希望再過一過自由的生活,再能多多地工作,多多地愛,多多地唱,多多地在世上遊逛。要知道我現在才剛剛成熟,我曾有過這麼多的力量。”而且,正由于是從死亡的邊緣回來,他是如此強烈地感受到生活的美麗和幸福,在最普通的事物和現象上都能發現迷人之chu

  他在黑暗的獄中感歎著:“多麼想看一次日出呵!”

  審訊他的特務在知道酷刑不能使他屈服後,想到多彩的生活可能對他是有力的誘惑,因而把他帶到城裏,坐在公園中,對他說:“我知道你愛布拉格,你看看它吧,你難道不想回到這兒來嗎?”

  當然想的。夏天的傍晚,已經有點秋意的布拉格被淡藍的輕煙籠罩著,像是成熟了的葡萄,又像葡萄酒那樣的醉人,令人想看它,擁抱它,一直到世界的終止日……。然而,回答是:“如果這兒沒有你們,它會變得更美麗。”

  這種力量:從生到死,死而複活又重新面對死亡,忍受幾乎不能忍受的肉ti上的折磨,抵抗那種爲自己所熱愛的生活的誘惑——這種力量從何而來呢?

  伏契克說:“我清白地活到現在,我願意至死都做一個清白的人。”

  ——力量來自人的尊嚴。

  他說:“千百萬人正在爲爭取人類自由而進行最後的鬥爭,成千上萬的人在鬥爭中倒下了。我就是其中的一個,而作爲這最後鬥爭的戰士的一個,這是多麼壯麗呵!”——力量來自爲自由而鬥爭的戰士的自豪感。

  那個審訊他的特務對他說:“你們輸了,你們所有的人都輸了。”

  “只有我一個人輸了。”他回答。

  “你還相信共産dang會勝利嗎?”

  “當然相信!”

  ——力量來自對信仰、對勝利的堅定的信心。

  是的,人的尊嚴,爲自由而鬥爭的戰士的自豪感,對信仰和勝利的堅定的信心,這就是他的力量的源泉;這就是他面向死亡而滿懷歡樂的原因。

  伏契克寫到在獄中與他的夫人古絲妲兩次的相見。她是他艱難而不安定的生活中的忠貞的伴侶。地下鬥爭和經常的離別使他們永遠保持著初婚的感情。在伏契克被捕後,她也被捕了。

  第一次是在伏契克被捕的當晚。秘密警察領她去對質,要她承認那個人是她的丈夫。面對著已被蹂躏得不成人形的最qin愛的人,她連眼神都沒有流露出一點恐懼,斷然地說:“不,不認識!”

  可以想象,她要以怎樣大的毅力,才能承擔巨大的痛苦,才能忍住自己的眼淚,才能克製沖向前去的激動。

  另一次是秘密警察企圖讓古絲妲去“影響”伏契克。敵人告訴她,如果伏契克還“執迷不悟,今天晚上把你們倆都槍斃。”

  古絲妲用溫柔的眼光注視著伏契克,這樣回答敵人:“這對于我不是恐嚇。這正是我的請求:如果你們把他打死,就請你們把我也打死吧。”

  兩次相見中的不同的表現,表現的是同樣堅貞的愛。而且這不只是一個qin愛的伴侶的形象,也是一個堅定的戰士的形象。

  伏契克還一個一個地刻畫了監獄中其他英雄們的形象。他懇切地希望將來的人們記住他們,希望大家知道:“沒有名字的英雄是沒有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面貌,自己的幻想和希望。因此,其中任何一個最不著名的人的痛苦,也不比那些曆史名人的痛苦更少些。”

  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話。只有真正關懷人、尊重人、懷著真正同志愛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伏契克就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一個一個地寫著他所接觸到的難友們,這些人在平時是平平常常、默默無聞的,然而在那最黑暗的煉獄中,他們的生命發出了強烈的光輝。

  叛徒也總是有的。譬如米列克,他也是捷共中央委員。伏契克曾以爲他不致叛變。然而正是他,被捕後就供出了所有的他知道的同志。對于伏契克,這是比敵人最殘酷的毒刑還要沈重的打擊,使他感到無比的痛心。值得注意的是,談到米列克時,他沒有責罵,只是指出米列克的信仰和勇敢都同樣是淺薄的,經不住幾下鞭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指出米列克不理解,懦弱能夠損失比生命本身更多的東西。他的語調是平靜的,然而這是最大的輕蔑——一個song懷寬闊的戰士對一個叛徒的輕蔑。

  那麼敵人如何呢?那個平時溫順的瑪麗亞被捕的時候,帶著幾乎驚奇而又不無幽默的語調對那個打她的秘密警察說:“這麼漂亮的小……

曾卓散文無愧于“人”的人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無愧于“人”的人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