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曾卓>曾卓詩論>《惡之花》印象

《曾卓詩論》《惡之花》印象

曾卓作品

  不僅這本詩集,寫出這本詩集的詩人,也可以說是“惡之花”——病態的花。

  在世界文學史上,很少有人如波特萊爾引起了這樣激烈的爭論,在評價上有這樣大的差距了。

  波特萊爾也的確具有複雜的xing格。從幼小時就失去了家庭的溫暖,一生窮愁潦倒,形成了他憂郁、孤獨、憤世嫉俗和敏感的個xing。他在資産階級社會中浮沈,而又厭惡那個社會,他往往沈溺在聲se婬樂中——或者那也是憤世嫉俗的一種表現,而又有著對善對美的追求。他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然而,他不能爲自己的理想找到植根的土壤。“我愛雲……匆匆飄過的浮雲……那邊……奇妙的雲!”

  如果說他在生活中不免放蕩,在藝術中卻是真誠的。他在詩中傾瀉他的感情、感受,追求,從而使自己得到慰藉,得到安身立命之地。《惡之花》是一本真誠的詩,顯露了他的靈魂——閃著光輝,也有yin影和斑點的靈魂。《惡之花》也顯示了他非凡的藝術才華,那影響波及到法guo之外,一直延續到今天。

  人們認爲他的詩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但不能說他完全沒有受到lang漫主義的影響(他自己就談到過所受到的雨果的影響)。他的突破或創新主要在于,不是站在高chu,以號召人們走向進步的精神爲使命(在lang漫主義末期,往往流爲空洞的虛浮的呼喊),他正視而且深刻地表現了那些醜惡、罪孽、不公……。“透過粉飾,掘出地獄”,這是他以前和同時的詩人和小說家也做到的。“給我以糞土,變它爲黃金”,即將醜化爲美,他則是第一個人,從而爲詩(爲藝術)開拓了新的領域,在美學上也有新的創造,帶來了新的方法。

  能將醜化爲美,是由于他是置身在深淵中,有著直接的ti驗和痛苦的思考,同時,他又懷著向善、向美的心,如同高爾基所說的:“生活在邪惡中而熱愛著善良”。雨果贊賞他,認爲他“把未知的yin冷的光賜給藝術的天空,創造出了新的顫栗”,我想,那是由于他在詩中所表現的那些生活現象,也由于他的具有現代意識的思考,和他的痛苦、憂郁、追求……這些融合在一起,比某些站在高chu或站在一邊抨擊那些醜惡的詩,更能刺中讀者的心,引起讀者心的顫栗。

  文學史家公認波特萊爾是現代詩歌的創始者。他的美學觀點和創作方法在繼之而起的現代派詩人中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並有所發展和變化。但是,我感到,也應該強調他作爲詩人的真誠、熱情、有所追求的心。

《曾卓詩論》《惡之花》印象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在人生中追求藝術”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曾卓詩論》在人生中追求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