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曾卓>曾卓詩論>往事與未來第2小節

《曾卓詩論》往事與未來

第2小節
曾卓作品

  [續曾卓詩論往事與未來上一小節]懷;他還關心著文藝現狀,閱讀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藝作品。他自己也可能感到這只是夢想,但這夢想是支撐他的一種力量。

  所以,當他被迫離開北京,認爲因而喪失了這一可能時,他是那樣痛苦,那樣沮喪。臨行的前一天晚上,他爲現身居顯要的幾位老朋友各寫了一封告別信。他稱他們爲“足下”,而自稱是“階下之人”、“面壁之人”,訴說了“糊塗人對階級事業的理想,對dang,總有一種糊塗的自信或癡想。”他常常瞻望他們的“紅旗所向”,“遙望高旗飄揚,朝陽吐采”,而自己則感到“往事曆曆,前途渺渺”,“即日遠戌,後會無期”。心情是悲痛的,詞句是淒楚的,因爲他究竟具有“不能太上忘情的血肉之身”。

  在回憶這一段往事時,梅志當然也會寫到自己的情況和自己的心情。雖然十分簡略,但從中也多少反映出了她自己的身影。

  她整整坐了70個月監獄,因辦理母qin的喪事才得以出獄。雖然後來“免予起訴”,但“帽子”還戴著。這個也是在30年代參加了“左聯”的,曾協助胡風做了大量工作的作家,要與別的“五類分子”一道學習,要盡量表現得好一些以爭取“摘帽”。

  家破人亡,陪伴她的只有一個還在中學念書的小兒子。她惦念還在獄中的人,不知道他的生死。她沒有可以談談心的人。沒有人與她來往,她也不願與人來往。因爲她意識到自己的chu境,意識到自己的住所是受到注意的“是非之地”。當她在街上遇到熟人時總是有意地回避,偶爾在僻chu與熟人講幾句話,心裏就感到不安。很難想象她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和憑著怎樣的精神力量熬過了那幾年的。當她得到探監的機會後,她的生活才找到了一個支撐點,她忙碌著准備了qin人所喜愛的吃食,終夜難寐,趕最早的車去到監獄,辛苦的旅程在她是希望之路。

  她不能不對qin人說一些要“加強思想改造”之類的話,因爲要她幫助做好胡風的思想工作是交給她的任務;但她又唯恐傷害了qin人,因爲她知道他是無罪的,而他又有著“火烈的xing格”。她的要求很單純:“我所要的僅僅是一個妻子、一個母qin所要求的,讓我們一家團聚!”但是,她也認定,“家破人亡的十年都過去了,還有什麼好怕的?不能拿原則做交易。今後我們的生活困難重重,但我能忍受。”擲地有聲的這幾句話,要能付諸實現,需要多強的毅力,而且後來的情況比她可能設想的要艱難、險惡得多,而她的確忍受,不,承擔下來了。

  胡風在當時曾說過,他已爲“人神共棄”。當時除了討伐、批判外,也的確難以聽到別樣的聲音。但是,也並非沒有仗義之士。如前面所提到的熊子民。再如聶绀弩和周穎夫婦。在30年代留日時,因從事進步的文化活動,聶绀弩和胡風一同被日本警方監禁過。被驅逐回到祖guo後,他們又在“左聯”共同戰鬥過。55年的那一場大風暴,绀弩自然無法幸免,他被關押審查了一年,雖沒有被算作是“分子”,卻被開除了dang籍。57年他們夫婦都被打成“右派”,罪名之一就是爲胡風鳴冤叫屈。聶绀弩被流放到北大荒。勞動了好幾年後回到北京。而他居然敢于又一次cha手胡風問題,敢于又闖進胡風的家——那是非之地。而且,當胡風將去成都時,他還敢于qin筆書寫條幅,以詩相贈:“武鄉涕淚雙雄志,杜甫乾坤一腐儒,爾去成都兼兩述,爲攜三十萬言書。”至于具有北guo婦女的豪爽精神的周穎,雖然自己也蒙受過沈重的打擊,依然沒有泯滅憨厚、正直的心,沒有去適應那千變萬化的情況。她自己的chu境不佳,但多次去梅志家,有時和她徹夜長談,分擔她的痛苦,爲她出主意,想辦法,給了她極大的安慰和鼓舞。——原來,即使是那麼嚴密的禁锢,也難以一一撲滅星星之火——正義之火的。

  梅志還在繼續寫有關胡風的回憶,前不久,爲了搜集材料,她曾到過胡風的家鄉湖北蕲春縣。她也是74歲的老人了。

  還在勤勞地工作,不遠千裏地奔波。

  如果說,那一年他們遷家到成都時,她不可能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那樣險惡的命運;在“四人幫”橫行時期,胡風又被改判爲無期判刑,而且受盡了折磨,使這樣一個堅強的人也得了恐懼症,她自己也備受磨難;那麼,她當然更不可能想到在“四人幫”覆滅後的第四年,在新的政治情勢下面,他們的問題終于得到了適當的chu理。胡風得以享受一個平安的晚年,並繼續從事文藝工作,從他所寫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這個衰弱老人還依然有著一顆健旺的心,豪氣不減當年。在1979年10月25日,他在寫給一個友人的信中這樣說:“關于文藝見解,基本上如前,只因生活經曆,也許多少還比以前更固執一點。借用一位英雄的話:‘觀點不變’。”而在胡風去世以後,梅志也能夠從容地寫她的回憶錄。

  曆史可以是一個嚴厲的審判者,也可以是一個公正善良的長者。他是無情而又有情的。歸根結底,要看你怎樣以生命來表達自己,看你心中有著怎樣的光和熱,看你追求的目的和朝向。

  從梅志的回憶錄中,我們看到胡風和她,是付出了多少血和淚,是付出了多少沈重的代價,是經曆了怎樣慘烈的鬥爭(包括自我鬥爭),在無望中又滿懷希望,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走過了那漫長的道路,熬過了那漫長的歲月,最後從烈火中飛騰而出。而從那中間,我們也看到了時代的艱難的步伐,聽到了未來的嘹亮的呼喚。

  呵,如煙的往事!

  呵,累人的明天!

……

《曾卓詩論》往事與未來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一個人和他的海”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曾卓詩論》一個人和他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