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汪精衛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了僞中央政府。蔣介石也開始了反共活動,1939年6月發生了“平江事件”,民
軍公開襲擊平江新四軍留守部隊。1940年10月,
民
反動派以何應欽、白崇禧的正副參謀總長的名義致電朱德等人,強迫命令八路軍、新四軍在一月之內集中于所謂“中央指示案”指定之地區,從而掀起了反共gāo cháo。在全民抗戰中,
民
反動派始終未放棄對共産
和愛
進步力量的扼殺鎮壓政策,不過,現在已由隱蔽變得公開了。
立劇校,盡管遠離重慶,但
民
還是沒有放過這個小小的學校。他們把一個叫張秉鈞的人派來做訓育主任,此人是陳立夫、陳果夫所謂cc派的特務。劇校早就有共産
的支部,如方琯德、蔡松齡、劉厚生都是
員,遷到江安,劇校
支部歸由江安縣委領導。這些熱血青年,一方面領著學生同
民
進行鬥爭,同時,也愛護著老師,遵照
的指示,團結老師,幫助老師。曹禺正是他們所敬愛的老師,也是他們保護的對象。
曹禺同這些年輕人在一起是十分愉快的,他喜歡這些學生,學生也敬愛著他。
“萬老師是最沒有架子的。”這是學生對他的評價。他常同學生們一起散步。江安雖沒有什麼名勝古迹,但春天來了,田野盡是惹人喜愛的菜花,金黃萬點,令人心醉。而綠油油的稻田,更使人心曠神怡。在川江邊上,師生間談笑風生。江風徐徐吹來,蕩入懷,給人以無限樂趣。
學生們經常跑到他的家裏,吃著泡菜、臘腸、糖果,聽著曹禺海闊天空地談文學、戲劇。曹禺,在學生眼裏,是一個很隨便很隨便的人。劇校沒有什麼籃球場,一個小小的場地,有時一二十人玩一個籃球,大家爭啊搶啊!曹禺也下他的長袍,和學生們一起去搶去爭,搞得渾身是土,玩得開心極了。在生活中,學生從來不怕他,因爲他個子矮,還叫他“萬dwarf”。
他是很疼愛學生的,他自己年輕,也更能貼年輕人。他的學生呂恩說:“萬先生的
格是很開朗的。我們進劇校都要有保證人,我是上海來的流亡學生,找不到保證人,就通過一些
友找曹禺當保證人,他慨然應下。我過去演過戲,一進劇校有些優越感,同學們對我有看法,我不想讀下去了,就去找萬先生,他是保證人,得跟他講嘛。我說:‘萬先生,我不幹了,我把鋪蓋都打好了,別人那樣看我,哪裏不能念書,何必在這裏受氣。’我一邊說一邊流淚。萬先生一邊聽我說,一邊幫我擦眼淚。他把鋪蓋卷打開,送我回宿舍,他說:‘還是不走吧!沒有關系的,會好起來的。’萬先生很愛護學生。”曹禺是不願把她放走的,他不願意把有才能的學生放走。
有一次,學生鬧起風來,有個學生把訓育主任張秉鈞打了。這個學生叫張正安,是班長,打了張秉鈞一個嘴巴,學校要開除他。曹禺很同情他,就和陳治策一起爲他說情,終于免去了開除的
分。張正安現在已經是70歲的老人了,他寫信給曹禺說,“幸虧萬老師陳治策老師幫助弄了個留校察看”,“幾十年來,我沒有忘記過萬老師一天。一則是萬老師的教誨,再就是對我的愛護”。
曹禺最感興趣的,是江安的茶樓。坐在茶樓裏,要上一壺茶,在那裏觀察著茶樓裏進進出出的形形的人物,還有在街上過往的人們。
觀察生活是他的習慣。他懷中總是揣著一個小本子,隨時把觀察到的種種生活景象,人物的言談動作筆記下來。每逢江安縣城趕集的日子,他就到茶館裏去,這樣的機會,他是從不放過的。有一次,他看到一個打扮得冠楚楚的人物,使他發生了興趣,就尾隨在這個人的後邊。這個人原來是江安的一個大地主,叫黃久安。黃久安發現有人在後面盯住他,人又不認識,很奇怪,有點害怕了,就鑽進一個小巷子裏,跑到他的一個
戚家躲藏起來。黃久安的
戚認識曹禺,就告訴黃久安說,“那是劇專的教授萬家寶先生,他在觀察人物呢!”這才使黃久安放下心來。有一次,他對西街一位做豆腐的老婆婆發生了興趣,看她怎樣推磨,怎麼做漿,又怎樣點鹵,怎樣把豆腐壓出來。這樣,接連觀察了三天,天天在那裏細細地看著、琢磨著,有時還問問這位老婆婆。似乎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臨走時,他給了老婆婆一些錢作爲酬謝。
他對人物是最有興趣的,只要引起他的興趣,他就設法了解和接近。張安回憶說:“《北京人》中的人物是有模特兒的,江安有個知名人物,叫趙子钊,在北京當過
會議員,抗戰時回到江安。他的女婿周寶韓,是個留德的學生,什麼本事也沒有,好吃懶做,就住在老丈人家裏。周寶韓的祖父是李鴻章手下的一員提督,太平天
時,在清朝軍隊裏。周寶韓是個公子哥,他留學是學工程的,學的也不怎麼樣,連個職業也找不到。可是,他那種公子哥的脾氣習
卻依然保留著,後來,才通過同學關系在昆明空軍軍官學校當了一個總務
的小科員。他很像江泰。還有一個清朝的秀才,也是江安的士紳,他叫黃荃齋,是個廪生。他和我父
相識,曹禺就通過我的父
找到他,向他打聽舊式婚姻的禮儀、習俗,問得十分仔細,訂婚是怎麼一個規矩,結婚儀式又是怎麼樣啊!怎麼鬧洞房啊!這恐怕同他准備《家》的創作有些關系。他把這些都記到他的本子上。至今,江安的一些老人中間還流傳著曹禺的一些故事。”①在江安,最使曹禺感到厭惡的是耗子。四川的老鼠是很有名的,人稱“川耗子”。江安的耗子是夠厲害的,一是個大,二是多,到
都有。在辦公室,在家裏,都有耗子出沒,可謂無孔不入。吳祖光曾專門寫過一篇曹禺和耗子的故事,他說:“曹禺最憎惡、最怕的是什麼?是耗子。”“耗子給他這麼大的刺激不是沒有原因的。前兩年在一個小城裏教書的時候,曹禺已在著手彙集他的曆史劇《三人行》的材料,足足有一個厚本子。可是有一天他偶而打開抽屜時,那本冊子被耗子啃得粉碎了。只要我們懂得一個作家怎樣珍惜自己的心血,我們自然也會擔負一半對耗子的忿恨吧?”“又一回,很冷的一天,早晨在路上碰到曹禺,便一同到學校去。他說胃病又犯了,犯得特別凶,右肩上時時發抖,這病象的確是不尋常的。下了課我回到休息室。他已經坐在那裏,說肩上抖得很凶,心裏也不好過。所以告訴學生說胃病犯了,早點下了課。說著說著又抖起來了。他用力一按——‘哎呀!’他臉白了,大喊:‘耗子!’不用說我們有多麼驚奇!他匆忙把棉袍
下扔在地上,掩……
曹禺傳(田本相)第19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