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詩人之死五、向南進了余子期家的門,喝了余子期的茶上一小節]。簡直是多余了。
他們現在坐在曉海的房間裏,也就是他和如梅原來的臥室裏。房間裏的一切都留著女主人的痕迹,大櫥上的那件外套依然披著黑紗巾挂在那裏。余子期在這裏接待向南,而且沒想到把這些痕迹抹去,這使向南十分感激。因爲她正希望他們的愛是他與如梅的愛的延續。
余子期給向南用的是一只白的高腳細瓷茶杯,茶杯上稀稀朗朗的印著幾片青
的竹葉。向南愛喝茶,也愛看茶杯,所以喝了一口茶,就欣賞起茶杯來了。余子期對她說:“喜歡這個杯子嗎?以後歸你專用。”向南一聽就笑了:“你不會像超群一樣叫我喝了茶把茶杯帶著走吧?”余子期說:“不,就在家裏用。”說了,兩眼坦率地對著她。向南不再說話,但是她的兩只眼睛更黑、更亮了。她從書包裏拿出余子期的詩集放在曉海的小寫字臺上,同樣坦然地看著他。
“看過了?”他問。
“全看了。”她回答。
“曉海的詩也看了?”他問。
“我留下了。”她回答。
“還要我說些什麼吧?”他問。
“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吧!”她回答。
他拉起她的一只手放在自己手裏握著,把她端詳了很久很久,才輕輕地說出一句話:“二十五年過去了。”
“二十五年?”她問。
“是的,二十五年了。”他回答。接著,他就告訴她,二十五年前,在延安,在中秋節的聯歡會上,他看到一個美麗端莊的姑娘
余子期說話的時候,一直把向南的手緊緊握在自己手裏,眼看著窗外。向南覺得,在他的心裏,已經分不出死去的如梅和活著的向南。他用愛把生者和死者聯結在一起,融化在一起了。直到講完了自己的故事,他才把目光轉向向南,眼裏充滿淚。他對她說:
“你懂嗎?二十五年前,我看上了一個,現在……”
向南覺得,好像有一巨大的旋風把她一下子卷了進去,她不能控製自己,甚至完全失去了自己。她從他手裏抽出手,抹去他眼角的眼淚,輕輕地對他說:“這不是已經來了?”他猛然張開雙臂,把她緊緊地抱在懷裏:
“小向呀,小鬼!我闖進你的生活,會給你帶來什麼呢?”
她輕輕地回答他:“不知道。”
“定了?”他放開她,攀住她的雙肩,沈靜地問。
“定了。”她並不回避他的目光,沈靜地答。
“不變心?”他又問。
“不變心。”她回答。
他又緊緊抱住了她。她輕輕地問:“你不嫌我長的醜?”他捧起她的臉細細地看:“但願你長得再醜一點!”
“爸爸!還不燒晚飯嗎?吃了飯我要到榮榮家去玩,她哥哥從黑龍江回來了!”曉海的喊聲把余子期和向南從沈醉中驚醒。可不是!已經五點半了。余子期在房裏愉快地大聲回答女兒說:“不伯,今天有小向阿姨幫忙!”
“哪個小向阿姨?”曉海說著就朝裏屋裏看。向南走到外面來了。她有點羞澀地問曉海:“是我呀,歡迎嗎?”曉海高興地說:“昨天你爲什麼不講今天來呢?講了我好去買菜呀!”余子期笑著說:“不用擔心,小管家,爸爸都買好了。”
余子期把向南領進廚房,指著買來的菜蔬說:“動手吧!”向南對著余家父女爲難地攤開雙手:“我會做什麼呀!”余子期笑了:“我忘了你是個爛糊面專家了。‘五分錢的青菜一斤面,牛肉羊肉一鍋煮’,對吧?”向南看看曉海,難爲情地笑了。余子期挽挽袖子,充滿信心地說:“那就看我的吧!”他讓向南和曉海把葷菜、素菜一起洗好、切好,然後統統放進一只大鋼精鍋子裏,滿滿兌上一鍋,再放進各種佐料,把大火一開,成了。他得意地對向南說:“你欣賞欣賞我燒的一鍋湯!”曉海嘻嘻笑著說:“阿姨,爸爸是一鍋湯主義!”
三個人面對一鍋湯。還有幾只醬油碟子,可以隨時調劑口味。余子期拿出一瓶酒,還是那天程思遠來時沒喝成的那一瓶。他擺上酒杯對女兒笑笑說:“今天爸爸開開戒。好嗎?”曉海看看向南,點點頭。余子期斟上滿滿一杯酒,先送到曉海嘴邊,溫和地說:“只喝一口,歡迎小向阿姨到我們家裏來,好嗎?”曉海真的抿了一小口,辣得直伸頭。向南趕緊從湯裏撈起一筷子菜來送到曉海嘴裏。余子期又把酒杯送到向南面前,眼睛閃著光說:“你也喝一口!”向南順從地喝了。最後,余子期把杯中剩下的酒一飲而盡。他把酒杯伸給向南和曉海看看,嘴裏大聲吟誦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吃過晚飯,曉海和爸爸阿姨一起分吃了月餅,曉海到榮榮家裏去了。馮文家裏也空無一人。整個樓上只有他和她。
迷人的中秋之夜降臨了。他們一起坐到窗口。窗外明月高懸,清光一瀉如,把一切都罩上一層柔和的顔
。他們在窗口承受著這樣的月光。
我問明月:“明月呀明月!你一年一度向人們顯示你的全部豐姿,那麼完美無缺,那麼明亮光潔,那麼恬靜坦率。你以博大而溫柔的懷,擁抱著人間的一切,你以無限關注的眼睛,探察著千家萬戶,五湖四海。告訴我,今天,有多少人向你誇耀自己的家庭幸福,又有多少人向你哀歎自己的形單影孤?今天,你讓多少人心頭浮起美好的心願,又把多少動人的詩篇送上詩人的筆端?”
明月微笑了。她回答:“這叫我怎麼說得出?我只知道有人歡樂有人愁。”
我問明月:“那麼,今天晚上,余子期和向南的幸福你總該看見了,記住了吧?因爲他們一直在看著你,談著你,他們的一切都沒有回避你呀!按說,你應該是他們的媒證呢。”
明月微笑了。她回答:“都看見了,都記下了。都刻在我院子裏那棵老桂樹上了。熱烈的愛情不需要別人作媒。忠貞的愛情不需要別人作證。他們根本沒有什麼秘密,不過是對我敘了一些家常話,平平常常。你有興趣,就請走近我,仔細在老桂樹上看看吧!”
于是,我走近明月,湊近老桂樹身邊,看到一份忠實的記錄,了解到余子期和向南怎樣過了這個中秋之夜:
他們一直坐在窗口,靜靜地坐著,談話很少,斷斷續續。
“多好啊!二十五年前,是一個中秋的夜晚,今天又是一個中秋的夜晚。”他撫著她的肩,自言自語。
“今天的向南怎麼比得上二十五年前的如梅?”她也自言自語,把頭靠在他的前。
“會有人反對我們的結合嗎?”他突然抓住她的手。
“不會。人們只應該爲我們祝福。”她把頭投進他的懷裏。
“我要把這件事告訴所有的友,讓他們高興高興。”他撫著她的頭發。
“我要寫信告訴,不要爲我
心啦!”她把臉埋在他的手裏。
“來,讓我對你說,我們一共有幾家戚,多少朋友。”他扶起她的臉,一個一個扳著她的手指頭……
“還有一個馬大海師傅。他一直關心我。”她補充一句,他又扳開她的一個指頭……
明月在這裏加上一段按語:“我不願打攪幸福的人們,就別轉臉,穿過一片輕飄的白雲,往別巡視去了。”
他們看著緩緩西移的月影,想起一首又一首古往今來描繪明月的詩篇。他離開窗前,拉亮電燈,從書櫥上抽下一本《宋詞選》,翻到一頁,送到她手裏。她只看了一眼,便合上書,輕聲地背誦起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官阈,今夕是何年。我慾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
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我最喜歡這兩句,你給我寫在什麼地方上好嗎?”他在她背誦完了的時候對她說。她從袋裏掏出一只小小的皮夾,從中抽出一張二寸的照片。是她大學畢業時照的。照片上是一張年輕、坦率、無憂無慮的臉。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所以常帶在身上。她從他的
前撥下鋼筆,在照片後面寫下了蘇東坡的這兩句詩,又加上幾個小字:“記住中秋之夜。”他接過照片,也從
袋裏掏出一只皮夾來,把她的照片放進去,又取出一張只有半寸大小的照片遞給她。照片上是年輕時的如梅。他對她說:“我的全部照片都被抄家抄去,丟失了。我要爲你去專門照一張。如梅的這張照片,二十五來我一直珍藏著,所以沒有被抄去。現在交給你,她已經是我們共同的朋友和
人了,不是嗎?”她用熱烈地擁抱回答了他。
月亮已經走得很遠了。曉海也該回來了。她不情願地站起身對他說:“現在,該走了。”他站起來送她:“明天來吃早飯。”她挽起他的臂膀,踏著月光,一直走回到她的宿舍門前。他臨走的時候,只說了一句話:“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月亮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他們,這一夜,他們誰也沒有入睡,都沈浸在幸福的回憶裏了。剛剛過去的事,他們卻要回憶……
……《詩人之死》五、向南進了余子期家的門,喝了余子期的茶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六、向南和曉海之間經過一點小小的曲折”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