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關中學教室
學生們指點著《南洲晚報》在熱烈地討論。
王新成老成地聽了一會兒學生們熱烈的爭論,並不加入,笑著搖搖頭從教室出來。在走廊上王新成碰見艾雨。倆人一同向辦公室走去。
艾雨:“討論得很熱鬧啊!”
王新成:“比討論課堂內容熱鬧多了!”
艾雨:“是嗎?正准備問你呢,聽說你的課最近越來越沈悶。能說說原因嗎?”
王新成:“原因?原因很簡單。知識是枯燥的,當然沒有打架、炒作新聞這類事情刺激。”
艾雨:“王老師,我喜歡聽老實話。”
王新成愣了一下,意識到什麼。他看了一眼艾雨,沒做聲。
艾雨:“王老師,最近很忙?”
王新成:“不是,噢,是。很忙。”
艾雨:“忙什麼?”
王新成:“瞎忙、瞎忙,沒什麼成果。”
艾雨:“王老師,你也知道,盡管是個代課老師,爭取到這個位置也不容易。你是老教師了,應該比我更懂得爲人師表的含意。”
王新成:“哎……是。
艾雨:“我呢,還想早點把你的代課二字拿掉。”
王新成:“非常感謝。”
艾雨:“可你得給我一些理由,你說是嗎?”
王新成:“對對,艾老師,你放心,我不會總讓你爲難的。”
甘家
小保姆往桌上擺放餐具。
甘玫出來:“爸,吃飯了!”
正在池邊洗著一雙布鞋的甘紹伍答應了一聲。
甘玫走過來:“爸,鞋子讓小袁洗嘛!”
甘紹伍把洗好的鞋放在窗臺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幾十年已經習慣了!”
甘玫:“你以爲是好習慣啊?這都是單身漢的習慣!以後,丟到洗機邊上就行了。找個保姆,就是讓她來幹活的嘛!”
甘紹伍:“不能這麼說!這就不像勞動人民了!”
甘玫:“勞動人民也有分工不同啊!爸,昨晚上我和通電話,我讓她提前退休得了,現在回來,好歹還可以撿個第二青春呢!再晚就什麼都沒有了!”
甘紹伍笑:“怎麼叫什麼都沒有?胡說嘛!嗯,那你怎麼說?”
幾人在飯桌前坐下。
甘玫:“說,你問你爸,他讓我提前退休,我就退!”
田志傑:“哈,還是會踢皮球!”
甘玫:“爸,你就索一聲令下,讓
馬上退休回來!”
甘紹伍:“你們以爲我的話就那麼靈啊?你現在是卓有成就的火箭專家,她要退休,要經過上級同意。”
田志傑:“啊,這一輩子的事業,是太輝煌了!”
甘玫:“光有事業有什麼意思?還不是一個人過了一輩子!”
甘紹伍:“我離退休,也沒幾年了。到我退休的時候,就讓你一起退。到時候,我們老倆口一起周遊世界去!”
甘紹伍臉上現出興奮的表情。
牆上的全家福上,甘紹伍伉俪幸福的笑臉。
田志傑向甘玫使了個眼。
甘玫:“爸,看我們前天的報紙了嗎?”
甘紹伍:“認真拜讀了。”
甘孜等著甘紹伍往下說,田志傑亦集中起注意力觀察著甘紹伍的態度。甘紹伍卻沒有往下說的意思,只顧埋頭吃飯。
甘玫:“爸,你到底怎麼看嘛。”
甘紹伍:“討論還在進行,就要我表態啊?”
甘玫:“誰要你表態啦?在家你是父,又不是領導。”
她撒地:“現在,我是領導!”
甘紹伍溫和地:“自欺欺人嘛。我要不是領導,幹嘛還要我表態呀?志傑在一線,多聽聽一線的看法有好。志傑你說說?”
田志傑:“我覺得,現在的討論,有點偏離了問題的實質。很多人都陷進了見義勇爲的熱情裏,或者道德倫理的爭辯裏,而忽視了對學生的保護。更有的人借此高談闊論,打自己的政治牌。”
甘紹伍:“哦,又是一種聲音!好了,家庭晚餐,應該談點有家庭氣氛的話題。”
甘玫:“什麼話題有家庭氣氛?”
甘紹伍:“比如,你們幾時讓我抱外孫,別讓我每天下班回到家裏,就知道讀報批文件!”
甘玫和田志傑對視無語。
德正中學
小禮堂門前貼著一幅大海報:
徐智事件辯論寒
論題:徐智抓小偷有價值
正方:高二代表隊
反方:高一代表隊
主辦單位:學生會
各個年級的學生陸續湧進禮堂。
禮堂的舞臺上,正方4個隊員、反方4個隊員成八字分坐兩邊。臺下坐滿了人,不少人站在走道上。前排坐著評委,評委同樣是由學生組成。
辯論正在進行。臺上臺下氣氛熱烈。
反方正在發言:“我想作兩點設想。第一,徐智,當然,我說的不是具的徐智,而是一個中學生。他將來會考上大學,考上碩士、博士,會成爲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或者,成爲重要的領導者,乃至
和
家領導人。”
下面一陣笑聲。
反方繼續發言:“他將對祖乃至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第二個設想是,徐智完全可能在抓小偷時被一刀殺死。請問,徐智,他是爲人類作出貢獻更有價值呢,還是爲抓一個小偷而獻身更有價值?”
臺下響應者衆。反方的雄辯産生了效果。
正方隊員劉宏力站起來:“反方隊員作了一個無謂的假設。”
反方隊員:“這決不是無謂的假設。請正方回答提問。”
劉宏力:“反方的提問似乎十分雄辯,其實這個問題在老黑格爾那兒早已得到了解決。黑格爾認爲一個人的自我實現是一種價值。這種價值,用反方的話說,就是他取得了成就。但黑格爾同時認爲,一個人的道德完成同樣是一種價值。當一位科學家碰到一位溺兒童時,在救與不救之間出現了兩難。這種兩難是因爲他被夾在兩種有價值的事情之中,作任何選擇都是有道理的。但黑格爾認爲,即使那個溺
兒童將來是個白癡,而這個科學家肯定可以作出驚世的成就,即使科學家不會遊泳,明知他去救兒童可能被淹死,他還是應該義無反顧地去救那個溺
兒童。因爲一個人最高的自我實現,是道德價值的完成。對一個社會人來說,道德比成就更有價值。”
臺下出現了掌聲。
反方另一隊員站起來:“正方隊員擡出了老黑格爾,遺憾的是,黑格爾幫不了他們的忙。不錯,在兩種價值之間,一個人應該選擇道德完成。但這只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的。這並不是誰一的角度。我們觀察問題應該有更高的角度,比如社會、曆史。道德,從來不是推動曆史前進的動力。道德向善,可……
千秋之約第13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