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裏揣著苦難,
卻背著希望上路。
靠一絲不滅的信念,
更靠一副壓不彎的脊梁。
那天夜裏,孫浩在何山貴家的石頭院整整呆了一個通宵,仔細傾聽著鄉們揭發石成虎的樁樁劣迹,聲聲控訴。
天快亮了,他再也聽不下去了,騰地跳起來,望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咬牙切齒地罵:“敗類!徹頭徹尾的敗類!這種敗類不鏟除,共産的政權非敗在他們手中不可!”
他說這話時,周身散發出一寒氣,連坐在身邊的段鄉長都不由發出一陣寒栗。他似乎想到了更深一層的東西,交代由鄉秘書老張當組長,成立了月牙溝村支部整頓小組,進一步調查落實石成虎的問題,同時要把村
支部這個基層堡壘重新組建起來。接著,他安慰了川柱子,又安慰了在場的群衆,便和段鄉長匆匆回到鄉裏去。
鄉幹部們並沒有按照會議精神那樣,立即分赴到各自的點上去,他看著心裏火氣便不打一來。但他沒有發作,也不聽老段向他解釋的一大堆理由,沒顧上洗臉,也沒顧上吃飯,到夥房拿了兩個饅頭,便匆匆朝山路走去了。
依舊是翻山越嶺爬九九八十一道山彎,又登上高聳入雲的跑馬嶺。他感到格外費力,因爲心裏又多了一重愧疚和自責,腳步便沈重。
沿途,他看到山崖嶺尖上都有劈山修路的身影,傳來一陣陣叮叮當當的鑿石聲,那些蠕動的黑點子在龐大而又崔鬼的大自然面前,顯得渺小而又可憐。他心中更添加一層憂慮,這不是如同螞蟻搬山的行爲嗎?可又一想,只要有了這種螞蟻搬山的精神,還有什麼征服不了呢?但是,從務實的角度講,用原始的工具、原始的辦法,去進行一場現代化的開拓,能如期完成那個宏偉的規劃嗎?當然,老前輩們用小米加步槍最終戰勝了用美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對手,奪取了江山,建立起人民政權,靠的是堅定不移的信念,靠的是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更靠著一副壓不彎的脊梁!可是,從南灣鄉這個領導班子來看,缺的就是這種信念、這種精神,少的就是帶領群衆去艱苦創業的脊梁哪!所以,越往山裏走,他的腳步就顯得越發沈重。他思索著,看來從鄉裏抽調幹部到各村蹲點分段包幹的工作一定要下決心落到實。目前這種散兵遊勇、零敲碎打的幹法必須調整,應當集中人力物力大幹一冬,先將輻射全鄉的幾條幹線開通,將阻礙山區發展的山門早一天打,後面的支線岔路就不在話下了。想到這裏,他便朝工程量最大、難度系數最大的九
山走去。
一陣驚天動地的開山炮打斷了他的思路,擡頭一看,已是峭壁參天的九山腳下。炮火卷起的硝煙蘑菇雲一般在山腰上升騰,山谷裏蕩起一片問聲,也彌漫起一片煙雲。煙雲中騰起的石頭漫空飛舞,轟隆隆墜落在峽谷裏,好似一陣天雨,爆豆似地炸響一片。等到雲開霧散,山崖削去一半,亮出一道斜度不小的白線。峭壁上一拉溜掏開幾個小窟窿,如同洞開的天窗,有人在裏面擁動,還發出幾聲撕心裂肺的歡呼。
孫浩沿著石梯瞪道爬上山頂,高高低低的石頭村寂然無聲。沿著七八岔的石板路尋尋覓覓,村裏找不到人的蹤影,最後在那片發生過爭鬥的岸頭上看到一片熱鬧景象。靠著石壁搭著半爿草棚,砌起一盤上竈,支起大鍋,幾個女人正在抱柴燒火,竈裏升起幾縷青煙,鍋裏冒出一片融融熱氣。何大娘拄著拐杖盤坐在竈邊,一邊添柴架火,一邊和女人們逗樂。
孫浩打著招呼走過去,何大娘一撐拐杖站起來,用大碗臼了開,顫顫巍巍遞過去,說:“哎呀,孫書記,俺正在念叨你哩!你快去工地瞅瞅,俺的路快修了一半了!”
孫浩笑道:“老,我只聽見炮聲找不到人哪!”
何大娘拉著他站到崖頭上,手指劈開的石頭花,樂呵呵說:“你瞧瞧,這路有五幅土布寬,正月說,大汽車都能開到山上來咧!”
孫浩看去,路基恰好沿著架纜繩的山口拓展,沿著萬丈石壁鑿開一道老虎口,連接起一排半山洞,樓窗似地排開去,果然修到半山腰了,便興奮地說:“老,你們村的進度果真不慢哪!”
老翕動著沒牙的癟嘴格格笑道:“大夥聽說鄉裏撥款撥炸葯幫俺修路哩,黃豆蹦到熱鍋裏,全村炸了營!外出的人收心了,正月帶著閨女們也上陣了,沒明沒夜幹哪,兩個多月了,都變成石頭人了,俺這路可離南灣越走越近了!孫書記,鄉
們急著坐汽車逛縣城去哩!”
狗旦湊上來
話說:“何支書把自家的一群羊賣了,買成糧食,支起大鍋,把鄉
們的心勁攏成一盆火,熱騰騰的有奔頭了!”
孫浩聽了,心頭的沈重便卸去一半,暗歎:好你個何山貴,只要你能先邁出一步,我就好在全鄉幹部面前說話!只要你能替我爭這口氣,我就給你披紅戴花!他把碗朝老
手裏一塞,沿著坑坑窪窪的石頭茬,朝開山炸路的工作面上大步走去。
剛剛走出幾步遠,就聽到前邊一陣悶響,緊接著一片驚心動魄的呼叫聲。他不由心口一震,腳下一晃,打個趔趄,倒在亂石堆上,頭上也磕出血來。他忍著疼,撐腰站起身,匆匆朝前邊跑去。
一群蓬頭垢面的山裏漢子和遍沾滿石屑的女人們在驚慌失措地嘶喊著,亂成一窩蜂,撲到一堆石碴上,用手扒著石塊,摳著石末,硬是從石頭堆裏扒出一具血肉模糊看不清面孔的人
來!男人們七手八腳把傷員挪出洞口,女人們便擠著擁著尖叫著,失魂落魄地嘶號著,不知該如何應付面前發生的慘景。
孫浩撥開人群,搶上前去,用手絹輕輕抹去鮮血和石屑塗了一層的面孔,認出是何正月!又用手在她鼻息上試了試,來不及問明情由,毫不遲疑地大聲喊道:“趕快找副擔架,送鄉衛生院搶救!”
他的出現使慌亂的人群如同天上落下救星,連摟著何正月血迹斑斑的身軀、哭得呼天搶地的山菊也陡然噎住悲聲。何山貴一臉枯霜,趕緊吆喝衆人,七手八腳用棍棒藤條紮成一副擔架。山菊扒下棉襖鋪在上面,把何正月小心翼翼地放上去。
孫浩又了軍大
蓋在她身上,一聲呼叫:“快走!”
狗旦和幾條漢子應聲把擔架擡上肩。
孫浩交代山貴說:“今天暫時停工!”
他匆匆追上擔架,朝下山的蹬道匆匆趕路。看見驚煞煞的老周身打顫守在路口上,他安慰說:“老
,甭擔心,正月受了點傷,我和大夥送她去醫院。你老人家千萬甭著急!”說著,扶著擔架匆匆上路。
蹬道狹窄,七回八折,如一條蟒蛇懸挂在石頭縫裏,山裏人平常肩挑驢馱,挑百斤擔子,不喘氣也能在一袋煙工……
好風好雨第9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