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興本在s市生活了將近三十個年頭。他是1964年從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畢業的,到s市就在東建,幹了大半輩子。中人總是在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呆著不動不愛動不能動動不了。小農經濟戀土重遷尚有一句老話叫“人挪活樹挪死”,這其中的經驗
實踐
哲理
並不能鼓勵人們改變居住的城市工作的單位,只是人們被迫改變怨天尤人之時的自我解
自我安慰。陶興本如果年輕,他會到深圳海南膠東浦東去闖一闖。他欣賞潘廷俊小兒子的勁頭,自己幹獨樹一幟獨擋一面。只能在東建幹,這一輩子離不開s市。在s市生活的年頭超過在家鄉的年頭,一個29年,一個24年,加起來超過50已知天命。很難說清對s市的看法。這裏是北方重鎮,全
頭五名大城市,重工業基地,中
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發祥地,地域之大,人口之多,交通之繁忙,市井之繁華,是東北任何一個城市不能比的。他初到s市正年輕,心懷大志希望在東建顯露才華英雄有用武之地,又要牢記
的教導與工人相結合加強改造刻苦鍛煉甘當普通螺絲釘。他對s市的印象並不好,城市太大太髒太陳舊。60年代s市的汙染在全
是數得著的,冶金工廠、軍械工廠、化工廠、發電廠、重型機械加工廠數千個大小工廠無數煙囪林立一年到頭濃煙滾滾。工業汙染加上人的汙染到
是廢紙煙蒂痰迹在最繁華的太原街上居然有新鮮的大便使你永生不忘。東北的氣候一年有半年是冬季,因此形成特有的景觀:積雪在街頭在屋頂在河灘在湖面變成黑灰的一片,好像天上下的不是白雪本來就是黑雪。s市人不如哈爾濱人長得好,s市人的地區
相貌是被大氣的汙染生活的重擔曆史的負載熏黑了壓扁了扭彎了。s市人的口音不如哈爾濱好聽,那種下沈的尾音讓你想起這個城市幾百年的滄桑:異族入侵,軍閥混戰,土匪當朝,鬼子橫行。城市是曆史的結合:舊城是中
式的井字型布局,東市西關南街北巷;新城是西式的放射型布局,又有經街緯路穿
其間。所謂新城,也已有了上百年的曆史。舊時代建築留給人灰暗殘破混雜零亂的印象,皇城低矮狹小,毫無至尊的軒昂與廓大,同堂皇氣派的北京紫禁城相比,如微縮景觀一般令人啞然失笑。新城的代表建築是二、三十年代興建的西洋樓,遍布于要道街口,大多顔
灰暗型製古怪駁然雜陳了無情趣,同上海天津那個時代的洋房相比,一如猥瑣的車夫馬弁之于傲慢的紳士大佬。文化大革命中,城市面貌更是慘不忍睹。直到最近十年才有了根本的改變,這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最直接的表現,其中有作爲建設者的陶興本的一份功勞。寬展的沈大高速公路、沈本高速公路、沈撫高速公路、環城高速公路和現代化的桃仙
際機場、新建北火車站突出了城市的東北交通樞紐地位,無數高層建築拔地而起,電視塔、五裏河
育場、夏宮、帶狀公園增加了城市的
彩。姑娘變漂亮了,女人變
媚了,小夥子變潇灑了。在改革開放的年代,s市向現代化的東方大都會邁進。陶興本已經習慣了這個城市,已經把青春年華半生心血貢獻給這個城市,在這裏安身立命生兒育女,這個城市已經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七月的一個星期六,陶興本下班回家。一進門就感受到新鮮的氣息。
“爸,我回來了!”
末雨跳過來抓住爸爸的手臂。
陶興本見到小女兒很高興。末雨到大連拍戲,一去一個月。她沒有過這麼長時間離開家。她在海濱城市曬黑了,長發散在肩頭,穿一件白和尚領短袖衫,上面寫著“槐花城劇組”五個大字。她的慣常的纖弱憂郁的表情換成了帶有陽光和海
氣息的笑容。
末雨拉著爸爸走到客廳。錢芳芳和初雲在廚房做晚飯。陶家這套房子是兩年前搬進的,是東建爲領導幹部買的一批商品房。這套房子三室一廳,一間客廳兼起居室25平方米,其余三間不大,廚房衛生間倒也齊全。本來行政要爲他買四室一廳的房子,他沒有要,因此只買了一套四室一廳給了老書記,他則同副職住同樣的房子。三個房間,一間是他和錢芳芳的臥室,一間是書房,一間是初雲的閨房。末雨上藝術學院星期六回來在書房裏支行軍
。後來錢芳芳搬進書房住,末雨回來住初雲屋裏。這房子沒搞什麼裝修,房間布置家具選擇是初雲
辦,素雅大方毫無奢華之氣。
陶興本坐到沙發上就拿起香煙。
“雨雨,去大連怎麼樣?講講你的明星生活!”
“爸,看你說的,我還沒成明星呢!”
末雨擠在陶興本身上。
“拍完戲不就是明星了嗎?”
“爸,拍戲可遭罪呢!吃不好睡不好,沒白沒夜的于,這麼熱的天,大燈烤著,肉皮都烤焦了!下半夜兩、三點鍾,好容易躺下,蚊子又來了。你看,你看!”
末雨翻轉胳膊給陶興本看。
“說啥好玩的?我也聽聽!”
初雲走過來,用紮在腰間的花布圍裙擦著手。
“爸問我拍戲的事兒呢。”末雨說道。“爸,我給你帶來一件禮物!”
末雨從地上的手提包裹翻出一條領帶。
“還給我買領帶!領帶幾十條了!”
“那是啥破領帶!都該扔了。這是登喜路,300多呢!”
這條真絲碎花領帶太秀氣了。
“好,好!掙了錢存起來,別亂花!”
“給她們一人買個手袋。”
“好,好。今天有什麼好吃的?”陶興本問初雲。
“今天是周末,雨雨也回來了,當然有好吃的!”初雲穩穩當當的,在末雨面前像個。“聽說你和翟乃社配戲呢!”
“聽誰說?”末雨說道。
“還用聽誰說,晚報都登了!雨雨這回真是明星了!我好忌妒你!”初雲說著就現了原形。
“誰是翟乃社?”陶興本問道。
“翟乃社是大名星呀!爸,你真是孤陋寡聞!”初雲筋筋鼻子。“雨雨,有沒有劇照呀?給咱們看看。”
末雨拿出一疊照片,好家夥,有一百多張!陶興本揿滅香煙接過照片。有末雨的,也有別人的,也有許多人的;有劇照,也有生活照,洋相照。
“我照的好嗎?”末雨是求人誇獎的語氣。
“好極了!”陶興本不擡頭地看。“演員都會照相,照出來就和別人不一樣!”
“爸,你看這張,夠上《大衆電影》封面了!比趙明明強!”
初雲遞過來一張末雨的特寫照。末雨化了妝,穿著戲中角的紗裙,和她
年輕時候簡直一模一樣。陶興本不看電視劇,更不看
産電視劇,不知道翟乃社、趙明明。
“,人家說我和趙明明各有千秋!”末雨露……
太陽雪第22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